當然。
段引鶴耐心的繼續安撫,“你還可以來啊,考研考我們學校,開學之后我幫你問問研究生學姐學長,看看他們有沒有復習資料,往后幾屆我都幫你要,讓李齊瀾也去他們學校要。”
秦湘想起他倆的截圖,明明他們可以同一所學校的,還是分開報,“對哦,你們為什么不報同一個學校。”
段引鶴看似漫不經心地說道,“他想做第一名。”
他看著秦湘,過了片刻后補充,“我也想。”
“真好。”
“帶你出去轉轉?”
秦湘坐在原地,沉默不語。
“如果復讀再來一次呢?藝考的人還是有很多為了進自己理想的學校選擇復讀的。”
秦湘搖了搖頭,“壓力太大了,不確定因素也很多。”
段引鶴看了一眼手機,快速的回復了幾個字,“你已經很棒了,你可是藝術生爆改純理。”
“我沒得選。”
“你現在的學校,專業都很好。我用文化分去報還考不進你這。”
“你有更好的選擇呀。”
“你也同樣做出了最好的選擇,沒有為了去朔北而放棄更好的選擇,你一定不會后悔的。”
但愿吧。
“我餓了。”
“走吧,我帶你去吃點東西,小李和小葛在西餐廳等我們,小李請客呢。”
在段引鶴半拖半拽下,好說歹說終于是出門了,他示意秦湘媽媽沒事,已經哄的差不多了。
李齊瀾服務也很是周到,那時候叫車軟件還在推廣中,他也算是緊跟潮流,直接叫了輛車到他們小區門口。
約莫半個小時后,四個人整整齊齊的坐在店里。
李齊瀾上來就直接邀功,“怎么說,小的是不是服務的很到位。”
葛予晴一邊翻閱菜單,一邊漫不經心的回,“李總今天很闊綽,我想先來一份128的龍蝦湯可以嗎?”
段引鶴也一樣,“你太保守了,我要一份599的干式熟成西冷。”
李齊瀾咬牙切齒,“我是讓你們來吃飯的,不是來殺豬的。”
秦湘:“m9的菲力可以嗎,李少。”
如果可以時光倒流,他一定不會說今天自己請客,本來剛從香港回來就窮酸的很了。
李齊瀾舉手示意服務員,“好的姐。您好,一份m9菲力5分,一份干式熟成西冷5分,兩份m3眼肉7分,一碗龍蝦湯,一份凱撒,一份蟹肉餅。還有兩個蘑菇湯一個羅宋湯,一塊黑森林蛋糕一塊芝士蛋糕。先這樣謝謝。”
這一套行云流水的點餐,幾人待服務員走之后豎起了大拇指。
葛予晴拿起水杯,“李總破費了,都在水里了。”抬頭一飲而盡。
段引鶴和秦湘見狀,也拿起茶杯。
段引鶴:“李總今天格外的帥。”
秦湘:“沾李總的光,我也是吃上細糠了。
說完,兩人一同飲盡。
“首先,哥一直都很帥,其次,你們正常點。”
服務員正好將點單的小票拿過來,段引鶴拿到手中仔細的端詳,“李總,你怎么知道我想吃黑森林。”
李齊瀾一把搶過小票,他太了解段引鶴了,他只是表面斯文,實際上腹黑的很,眼睛一轉就沒憋什么好屁,“上一邊去,那是哥給兩位美女點的,你想吃自己買。”
段引鶴抬頭看向天花板,佯裝嘆氣。
葛予晴:“你今天是我認識你這么多年來最帥的一天。”
話還沒說完,就瘋狂沖李齊瀾使眼色。
李齊瀾自然是心領神會,“段哥說,你也去京南了?”
該來的還是會來的,總歸是要坦白的。
“嗯,京南科大。”
李齊瀾抬起雙手就是一頓鼓掌,“牛啊湘姐,不鳴則已,一鳴就是985。”
葛予晴立馬拿起手機,在地圖上搜索起來,一邊打字一邊雀躍,“太好了!你也在京南!我搜一下咱倆學校有多遠,又可以一起玩了嘿嘿。我還以為我得一個人孤獨的在京南,還怕你們四年再創個小群呢。很近誒想想!我們中間就隔了一個學校。”
李齊瀾:“你倆到底是好姐妹啊,都不用約好還能一起到一個地方。不像我跟某位老狗,二選一都能分道揚鑣。”
其實葛予晴也沒想到自己會去京南,她原本的第一志愿是朔北經貿。直接報經貿也是能上的,臨報考了自己把志愿改了,不知道從哪兒看來說京南財經今年有希望撿漏,她想著,朔北經貿就是個普通的大學,但是京南財經高低是個雙一流,她這點分按往年來說是沒有一丁點機會的,那報了就當玩玩。
誰知道最后還真的被錄取了,她想再去找到自己當時看的帖子都找不到了。
段引鶴:“沒辦法,有的人怕被我比下去,愣是不敢問我怎么填的。”
李齊瀾:“我誒,我什么人會怕被你比下去。別到時候我進步的太快,你這位天才被我比下去了,心理落差太大一蹶不振。”
段引鶴:“你要是長得有你想的一半好,也不至于只會做夢。”
李齊瀾:“行了,什么都別說了,你的那份自己付錢。”
秦湘:“你倆學校也就相距30公里,都在朔北能遠到哪里去。”
李齊瀾附和:“嗯,也就地鐵一個多小時。”
段引鶴:“挺好的,保持適度的距離。避免我們相看兩生厭。”
李齊瀾:“你最好大學四年都別找我。”
葛予晴:“上大學之后,我們就南北兩地分開了。大家都會有新的社交圈,新的朋友,新的故事。不知道我們四年之后會怎么樣,借此機會,祝我們,前程似錦。”
秦湘:“當然!在哪里我們都是朋友!”
李齊瀾:“別搞得這么悲傷,又不是以后橋歸橋路歸路真這么分道揚鑣了。咱們應該高高興興的,寒暑假還回杭城呢!”
作為準大學生,大家都很期待未來的故事,新的學校,新的專業,新的朋友,新的一切。這是一個嶄新的開端,也是每個人生命中第二章節的序曲。
京南距離杭城并不遠,坐高鐵也就兩個小時,同樣的杭城到朔北飛機也是兩個小時。
在某種層面上,他們去的地方和杭城的距離都是兩個小時。其實他們從未分開。
正式進入大學校園后,一開始他們還是會熱絡的聯系,像是有分享不完的新鮮事,但這也只是一開始。
朔北和京南就連城市調性都不一樣,他們又怎么可能還和高中時期步調一致那般無話不談。
秦湘和葛予晴從一周一聚到了一月一聚,段引鶴和李齊瀾雖然學校相距甚遠,但是能經常混在一起,美其名曰交流心得。
大數據的課比秦湘想象中的要難很多,靠努力就可以學好的東西很少,很多都是需要有一定的天賦去帶動理解的,她好像沒有這種天賦。
為了追趕上同學的進度,她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在專業上。入學時為了自己的履歷更漂亮,她毅然加入了學生會,每天就學習和學生會兩個事情她都有些忙不過來。
社團納新日她詫異的發現,這里根本沒有話劇社。她熱愛的事情正在一點點從她的生活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斷的各種瑣事。
她好像逐漸被同化了。
她不再能迅速理解到朔北組的生活,不再積極的想要去探索。
每天看似不同卻又重復的生活令她變得麻木,就好像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每天都在過著流水線般的生活。
他們會約著寒暑假要見面,但大三開始,朔北組要準備作品,京南組也在努力考學,他們的聯絡越來越少。
大三那年,正式成為黨員之后,在家人的建議下,秦湘決定嘗試一下選調生考試。
本來就因為壓力大、事情多,鮮少在群里說話的她,這一回是徹底不說話了。
一整年,她除了上課就是泡在圖書館,所幸有個室友要考研,她們倆一起去圖書館也不算孤單。
她不太清楚選調生究竟是要做什么,但這對于她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葛予晴在同學的刺激下,下定決心要出國讀研,做了半年的背提,考了5次雅思終于是刷到了6.5分。
段引鶴此時已在電影上嶄露頭角,一部《大雪將至時》讓他在微博熱搜上掛了好些天,那一條“段引鶴,杭城人。朔北電影學院導演系第一名,朔北傳媒大學導演系第二名。”也再一次被送上熱門。
李齊瀾也一樣。他和段引鶴同期發布的《東逝水》也極具影響力,剛上線就獲得了數千萬播放量。
他們各自人生的軌道似乎都在朝著最好的下一站前進,一路上風光無限。
畢業前,秦湘如愿考上了選調,在街道下沉兩年后調到了區委宣傳部。
同時,葛予晴碩士畢業后又申請了博士,繼續留在海外再肝幾年學術,按照她的話來說,反正現在的就業風氣也不好,碩士也難找工作,她直接去申請了經濟學博士,還能在學校多待幾年。
萬一自己不能按時畢業,那就呆的更久了。
段引鶴和李齊瀾一起注冊了公司,本就小有名氣的他們更是被大家看好,他們一定會成為新一代導演的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