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苗地多貧瘠,人人避之不及。
- 大明朱見深:太上皇何故造反?
- 魁首九千歲
- 2046字
- 2023-09-04 12:30:00
朱見深本來不想這么說的。
但是現如今的大明,已然走向了沒落的道路。
為了避免日后的大明,被外敵入侵,他只能警告胡濙和朱勇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若是你們兩位朝堂重臣,不想著為朕辦事,只想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那就趕緊滾蛋,讓愿意給朕辦事的人上來。
現如今的大明,不缺文臣武將。
“既然如此,那就命南和伯方瑛夷平苗地,從大明各地搬遷百姓過去。”朱見深回到龍椅坐下,朗聲說道:“錦衣衛徹查背后支持蒙能的人,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地主鄉紳。諸位可有意見?”
楊善當即站出來高呼道:“陛下圣明!”
“微臣聽從陛下旨意。”
于謙,胡嫈,朱勇三位朝堂重臣,相繼表態支持朱見深的決策。
胡濙心中嘆了口氣,他對陛下是又敬又畏。
但他還是覺得,陛下夷平苗地,只會有傷天和。
此外,徹查背后支持蒙能的人一案,只會給大明帶來動蕩。
但是眼下陛下旨意已決,鐵了心要辦這件事情,而且還挑選了一個人站出來當背鍋俠。
那就是楊善。
楊善在朝堂上就是一根攪屎棍。
說好聽點叫做能言善辯,說難聽點就是陰險小人。
胡濙心里清楚,若是這個時候依舊勸阻陛下,一定會被陛下所不喜,長此以往自己也別想善終了。
朱見深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自己只不過是把歷史上的成化犁庭,換了個地方而已。
雖然他知道不該將刀子對向內部,但他心中卻覺得不得不為。
雖然此時蒙能的腦袋正在被送往前往京師的路上,但是蒙能在苗地扎根多年,必然培養了大批的人脈,再加上背后有很多人支持,想要清除干凈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朱見深已經下定決心了。
不殺,不徹查,對不起那些死去的將士,也對不起自己一直想要建立起來的威望。
就讓這件事情,成為朕親政的第一案吧!
“諸位愛卿對朕的忠誠,朕都一直記在心里啊!朕在翻看歷朝歷代以來苗地的安置辦法,總覺得有些問題,若是懷柔政策真的有用,苗地又豈會動不動就叛亂?所以朕想了想,還是需要一些更加穩妥的法子。”
“楊善。”朱見深開口喊道。
“微臣在。”
“朕著升你為都察院左都御史,挑選幾個信得過的人秘密前往苗地,詳細調查蒙能背后的人究竟是誰,更要研究清楚那些人為何反叛,以及當初是誰將他們扶持上來的。”
“臣遵旨!”
楊善心中激動不已,他知道自己即將迎來飛黃騰達了。
“曹吉祥。”
“奴婢在。”曹吉祥回應道。
“你即刻帶著圣旨前往苗地告訴南和伯方瑛,朕只要苗地安穩,其中尺度由他自行把握。”朱見深冷聲說道:“沿途不允許貪墨,不允許飲酒,一路上都會有錦衣衛盯著你,好好完成差事。”
曹吉祥聞言,后背冒出冷汗,連忙道:“奴婢遵旨。”
“朕把差事交給你,完不成的話你自己掂量著辦吧。”
“記住,朕只給你一次機會。”
對于曹吉祥,朱見深依舊抱有戒心。
他說這些話,是在警告曹吉祥不要忘記自己的權力是皇帝賜給你的,若是你做的好了,朕自有賞賜。
曹吉祥自然也明白這個時候,心中對于小皇帝的敬畏,又加深了很多。
故而,在南和伯方瑛請他飲酒時,他果斷開口決絕。
兩人一飲而盡后。
曹吉祥這才開口說道:“南和伯,咱家代陛下前來苗地宣讀圣旨,雖然路上有些辛苦,但是陛下的旨意,還是要盡快完成,萬萬不可耽誤了時辰……”
“曹公公放心,身為陛下之臣子,本將自然知曉肩上的膽子,不敢有絲毫松懈之心。”方瑛雖然喝的是酒,但一飲而盡后,卻依舊面不改色的說道:“只希望早日清除苗地后續,早日回到京師得見天威啊!”
曹吉祥笑了笑,而后便又以茶代酒,一口氣喝完,這才突然說道:“此行,除了咱家宣讀圣旨之外,還有一位朝堂重臣……”
聽說還有朝堂重臣前來,南和伯方瑛頓時精神一振,放下手中的酒碗,抬起頭看向曹吉祥。
“不知是哪位朝堂重臣?”
曹吉祥聞言,笑瞇瞇道:“至于是哪位,南和伯就不用操心了,咱家只能告訴你,那位曾經跟隨過太上皇,曾經做過鴻臚寺卿。”
南和伯方瑛一聽到這話,頓時恍然大悟,而后神情有些詫異。
“連他都跟隨陛下了,陛下真是了得。”方瑛轉而又問道:“不知那位可需要本將做什么?”
“讓你盡快平叛殺人,配合他的差事,死的人越多越好。”
方瑛聞言頓時詫異問道:“這跟他的差事有什么關系?”
“自是有用。”
曹吉祥笑瞇瞇的回應道,實際上他的心里非常迷茫。
他也不知道楊善這個家伙跑到苗地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去調查叛賊蒙能背后的人是誰,而是鬼鬼祟祟的溜到了某個地方。
離開京城之日,于太保召來楊善,告訴了楊善一些事情。
在楊善的驚恐眼神中,交代他務必辦好某件事,同時讓楊善去某個地方辦一件事情。
某個地方具體在苗地的什么位置,曹吉祥不知道,也不敢多問。
他只知道,新年將至,自己要在苗地過年了。
而這個新年,將有無數人在苗地死去。
……
苗地多貧瘠,邊遠之民險惡,人人避之不及。
此時在某個荒野道路上,一陣嘈雜的馬蹄聲傳了過來,由遠及近。
而后,停在一處亂葬崗外。
亂葬崗周圍的密林里,隱藏著上百名大明的將士,這這片亂葬崗圍的嚴嚴實實,水泄不通。
這些大明將士躲在密林里,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響起馬蹄聲的地方,手中握著火銃,大有人影出現就將其擊斃的架勢。
而那來人,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楊善。
“我有于太保密信!”
楊善翻身下馬,連忙遞出手中密信,大聲說道:“我奉于太保密令,前來找太上皇,索要一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