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你們在教朕做事?
書名: 大明朱見深:太上皇何故造反?作者名: 魁首九千歲本章字數: 2153字更新時間: 2023-08-30 12:30:00
朱見深頗為贊賞的看了胡濙一眼。
胡濙這個人,在朝堂上站穩腳跟幾十年,從未有過挫折,威望十足。
此時有了胡濙開口,眾多官員們心里松了口氣。
“為父皇下葬一事,禮部就按照禮制準備吧。”
朱見深點點頭,而后看向禮部,開口說道:“務必要風光大葬,不可失了皇家禮儀。尤其是謚號方面,禮部盡快挑選幾個,呈上來給朕看看,由朕來拍板決定。”
禮部官員上前應諾,之后便開始商議封賞功臣一事了。
“眾愛卿接旨!”
朱見深身旁的宦官站了出來,站在上方高聲呼喝。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成國公朱勇,忠誠任事,品德純良,不懼艱險,瓦剌進犯之時,率領大軍拖住瓦剌軍隊,守大義于社稷,扶保涉社稷之謀,加封成國公朱勇為太傅,欽此。”
這賞賜,可謂不低。
太傅,太師,太保,并稱三公,為正一品。
自周朝開始,三公有實權,但是從秦漢之后,基本就變成了虛職,尊稱。
太傅的主要職責,是皇帝在軍政方面的老師,負責教授皇帝行軍打仗之策,在皇帝有需要時,代替皇帝出征打仗。
太師的主要職責,是皇帝在課業上的老師,培養,教育,引導皇帝,教導皇帝學習四書五經,被尊稱為五經師。
太保,有監護和輔助皇帝的一種官員,是治國興邦的重要官職,是皇帝的政治保姆,負責皇帝執政之初的政治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各種政治手段和政務處理。)
依照大明的規矩,三公三孤,只有見到皇帝才需要行禮,而其他人則不用。
可見殊榮之高,一般是輕易不授予給臣子的。
這道圣旨剛剛宣完,滿朝文武官員震動。
成國公朱勇卻站了出來,跪倒在地道:“請陛下降罪!”
他覺得自己配不上太傅這個職位。
因為吃呢經在大同重鎮公然抗旨不尊,導致太上皇在土木堡之變被俘虜,而后太上皇又被瓦剌刺殺身亡。
即便成國公朱勇知曉太上皇并沒有死,但此時此刻也不得不站出來。
因為陛下,給的太多了!
“太傅,何罪之有?”朱見深突然被打斷,倒也沒生氣,反而安撫道:“若非太傅千里馳援,京師保衛戰不會那么快結束的。”
若非成國公朱勇保存了大明的大部分軍隊,只怕此番大明絕對不會殺了也先,也不會讓朱祁鎮變成太監,更不要提給朱見深留下那么多的成果了。
況且,朱勇在出征之前,便得到了便宜行事之權,而后又因為朱勇穩定了大同的局勢,千里馳援京師,殺了瓦剌也先,埋葬了瓦剌數萬大軍。
完全可以說,非但沒有任何錯,反而有滔天大功。
“太傅快快起身吧,以后還要靠太傅教授朕軍國經驗呢。”
成國公朱勇松了一口氣,而后起身回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朱見深笑著點點頭。
早在正統年間,朱勇就統兵出喜峰口,兩次擊敗蒙古,已經被奉為了太保。
對于此次加封朱勇為太傅,他其實沒什么意見的。
昨日他讓于謙帶著密詔前往京師城外,除了送太上皇上路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為了拉攏朱勇。
畢竟朱勇在大明軍隊中的威望極高,拉攏朱勇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好處。
圣旨還在繼續往下念,全部都是關于此次賞賜的人物名單。
“京師石亨,在京師保衛戰中首當其沖,與瓦剌決戰,殺之甚多,武清侯!”
“宣府楊洪,鎮守邊境多年,堅守城池,使宣府不受兵亂之禍,賜封昌平侯!”
“大同郭登,適逢打亂,大同兵員不足數千,郭登修城池,凝聚諸將之心,延緩也先大軍步伐,并固守大同,賜封武定伯。”
……
“戶部尚書胡濙,器識厚重,恭敬溫和,授太師。”
“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最后一個,便是封胡濙為太師。
作為臣子,能讓皇帝對其有好印象,就能在朝堂上站穩腳跟。
不知道胡濙真正的能力如何,但是胡嫈能在朝堂上站穩幾十年,一路升官,絕對是揣摩圣意的好手,這一點就很符合朱見深的需求。
因為他剛剛登基,最需要臣子們的支持,尤其是朝堂重臣的支持。
有時候皇帝想做的事情,很容易招來天下人的謾罵,所以不能親自下場,于是就在臣子中挑出來一個人幫自己去做。
而胡嫈就是朱見深目前考慮的幾個人之一。
胡嫈在朝堂上站了幾十年,這意味著他不僅有龐大的人脈,還有很大的威望,若是這樣的人能站在朱見深這邊,來對抗勛貴。
當然,為了給胡嫈找個臺前的對手,為了防止朱見深親政的時候,朝堂已經被胡嫈搞得形成鐵桶,就是給胡嫈找一個對手。
那就是于謙。
于謙這個人貪圖身后名聲,忠于大明江山社稷,忠于百姓,為了大明的太平,他是絕對不允許胡嫈胡搞亂搞的。
早就做好這個打算的朱見深,當即下定主意,清了清嗓子,掃視全場官員,示意身旁宦官繼續宣讀圣旨。
他知道,一旦于謙的封賞圣旨念出,必然引起朝堂官員爭論,甚至要掀翻奉天殿。
“兵部尚書于謙,氣稟剛明,才優經濟,兼資文武,茂著聲猷,當太上皇北狩之時,正國步難危之日,乃能殫竭心膂,保障家邦,選將練兵,摧鋒破敵,中外賴以寧謐,人心為之晏然,回鑾有期,論功應賞,特授兵部尚書于謙為忠肅侯,加封太保,總督軍務,賜世券!”
剛開始文臣的封賞,大家還都沒意見,結果突然陛下封于謙為忠肅侯。
這意味著于謙會從文臣轉為勛貴,自此以后站在勛貴武將一方。
然后又給于謙封賞了太保,還賞賜了世券,這一下就讓文臣們無法接受了。
什么是世券?
世券就是后世經常聽到的丹書鐵券,如果子孫犯罪,取出來和皇宮保留的那個對上,就可以根據功勞減免一定的罪責。
即便于謙在京師保衛戰中的功勞最大,但也不至于賞賜世券吧?!
文臣當下就跳出來進諫。
“陛下,侯爵之位豈可輕賞,臣請陛下三思!”
“此戰能勝,全賴陛下英明睿智,明斷千里,朝廷上下同仇敵愾之故,故臣以為陛下封賞過重。”
“還請陛下仔細斟酌啊!”
朱見深聽完,當即冷笑一聲:“你們在教朕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