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的年號(求追讀)
- 大明朱見深:太上皇何故造反?
- 魁首九千歲
- 2210字
- 2023-08-30 20:00:00
對于群臣的反應,朱見深早有預料。
仁宗皇帝和宣宗皇帝時期,封賞侯爵比較少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戰爭太少,甚至基本不打仗。
沒有戰爭的情況下,怎么可能會因為戰功而封賞侯爵呢?
朱見深倒是覺得,軍隊的戰斗力逐步下降,出現很多貪腐,甚至出現吃空餉的原因,就是因為年久不打仗。
常年不打仗,軍隊自然滋生出很多問題,不僅軍營靡費,更會導致戰斗力瘋狂下降。
如同后世的某個出名的軍事強國那樣,平時吹得震天響,一到戰場上就拉胯。
不過眼下不是說這個時候,朱見深很快將注意力重新放回到朝堂上。
看了看朝堂上質疑的文官們,朱見深瞇著眼睛說道:
“將士們出生入死,保家衛國,為的就是加官進爵。”
“于謙在此次京師保衛戰中,力挽狂瀾,將蒙古瓦剌首領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軍擊退的戰爭,取得了最終勝利。”
“京師保衛戰的勝利,不僅加強了軍營的戰斗力,組成了一支戰斗力較強的機動兵力,使瓦剌軍不敢窺視京師;而且還促進了邊防建設,收復了許多要塞和重鎮,大振我大明軍隊士氣,如此功勞如何不能獎賞。”
“諸位大臣認為朕封賞過甚,于尚書,其他人的意見暫且不論,你怎么說?”
“陛下,此戰乃我大明數十年之大勝,故臣認為,陛下后賞有功將士,有利于安定將士之心,也給百姓帶來信心,無有不妥!”
于謙拱手說道。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陛下給自己的賞賜這么豐厚。
封忠肅侯,從文臣轉為勛貴,這是陛下早就親口告訴他的,所以于謙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但是封了太保不說,還賞賜給了世券,這就完全超出于謙預料了。
他連忙俯首說道:“保衛大明天下安定,本就是臣子應盡的責任,怎么敢求取賞賜呢!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于太保莫要推辭,朕意已決。”
朱見深直接拍板,而后笑著說道:“在朕徹底親政之前,還要多仰仗于太保多多輔政呢,你是治國興邦的好手,可要好好教教朕。”
眾臣看皇帝決心已定,況且太保只是一個虛職,而于謙本就性格剛烈,不是揣摩迎合之徒,想了想也就沒有在反對什么。
“臣,遵旨!”
于謙聽完后,行禮謝恩。
作為一個從小讀圣賢書長大的文人,以讀書人自傲,但是皇帝偏偏給了他一個侯爵的位置,而且還是以京師保衛戰勝利的名義給的。
這是讓他從此歸屬勛貴一方!
讓他成為勛貴,徹底割裂與文官之間的關系!
不過好在做了太保,能夠教導年幼的皇帝。
這對于于謙來說,已經是最大的殊榮,更是一種莫大的責任。
為大明培養出一名好皇帝,這是會影響整個大明未來幾十年的國運,實在太過重要。
封賞各個臣子的事兒,到此結束。
朱見深正準備宣布就此退朝,卻看到于謙再度并未歸列,依舊身姿挺拔的站在大殿中央。
“于太保,還有何事?”朱見深疑惑問道。
“陛下眼下有兩件事,需要你來裁定。”
于謙十分鄭重的說道:“第一件事,自太上皇土木堡被俘,陛下繼承大統,登基為帝后,尚未取定年號。”
“此事禮部怎么說的?”
“陛下,禮部已經擬定好四個年號,景泰,成化,天武,永昌。”于謙深吸一口氣,再度說道:“定下年號本由太上皇決定,但太上皇已經殯天,臣派人問詢過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稱交由陛下決定。
“不知陛下準備選用哪一個年號,以便禮部張貼告示天下臣民。”
明朝在年號的制定程序上,通常是由翰林儒臣預先擬定幾個備選方案,而后呈奏新君從中選擇其一作為正式的年號。
每一位皇帝登基都有年號的,而且每個年號都有其寓意。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年號洪武。
洪武卻是少數的例外,它是由朱元璋本人親自創制的。
之所以取名洪武,是因為當初朱元璋尚未平定天下,而歷代開國初期兵事最盛,洪武含義是洪大的武功,有張顯武事之威的意思,從字面看亦不失淮右豪杰之氣。
而之后朱棣登基,年號永樂。
是因為朱棣期望國家經濟與社會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全國統一形勢更加拓展和穩固,國力達到鼎盛,百姓安樂。
甚至永樂皇帝曾言:“斯民小康,朕方與民同樂”,就是對大明未來的一種向往。
而禮部現在經由于謙呈上來的四個年號,也有各自的意思。
聽著于謙洋洋灑灑的話語,朱見深開口問道:“景泰,成化,天武,永昌,這四個年號是什么意思?誰來給朕解釋一下。”
朱見深說完之后,禮部官員很快站了出來解釋道:“景泰是希望陛下登基之后,國朝泰康,再無戰事……”
“太上皇被瓦剌敵人殺死,做兒子的哪有不為父皇報仇的道理?”他的話語還沒說完,就被朱見深直接打斷,“景泰就算了吧。”
別人不知道,朱見深可是知道,景泰是叔叔朱祁鈺登基之后的年號。
到了景泰八年,朱祁鈺因為奪門之變的緣故,暴斃于深宮之中,死后連個好聽的謚號都沒有。
朱見深想想都覺得晦氣,太不吉利了。
聽到陛下不準備采用景泰,禮部官員也不廢話,徑直解釋剩下的三個年號由來。
“年號天武,寓意陛下登基后,效仿永樂皇帝,將文治武功,其中武治方面稍微偏重一些。”禮部官員耐心解釋道。
朱見深聽到天武這個年號后,突然皺起了眉頭,“天武這個年號也算了,朕聽著很不舒服。”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天武這個年號,曾經在日本被某個天皇用過。
不過在如今這個時代,日本那座小島似乎還挺熱鬧,而且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尤其銀礦資源眾多,最適合當前大明所需。
看來得等到自己親政之后,找個恰當時機把那座島上面的生物,全部都給滅了,將歷史上的成化犁廷多增添一次到島國上面。
聽到小皇帝厭煩的語氣,禮部官員不敢耽擱,趕緊將最后的兩個年號由來解釋了一番。
“年號永昌,如同字面意思,表達陛下希望大明永遠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成化取自《文子道原》,天常之道,生化無窮。寓意陛下在國難之時繼承大統,在新的年間勵精圖治,建立太祖太宗那樣的功業!”
“不知陛下準備采用哪一個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