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魂》后記:
終于有時間坐下來寫一篇后記,這似乎是我為自己的書所寫的第一篇隨筆。《豹魂》歷時很久,終于面世了,作為《鳳龍決》的第一個片段。講的是大爭之世開始前的故事,大概在第一卷《史詩》的末尾處。
那個時候英雄們還在沉睡,這是他們中一個人的初醒。
如果單獨看此篇的話,那么主角毫無疑問是房九延房庭堅。他的名字是“九延”,但他只能保護昭陽到第八年的最后一天,這似乎也呼應著他自己選擇的命運。記得數年前坐在車上,我第一次從高中回家,車輛在黑夜的高架路上孤獨地疾馳。我看著窗外群山,低頭寫下一句話:“道路兩旁的群山隨烈風呼嘯逝去,連上遮蔽八方的黑黯,若說是夜幕銜住了遠山,不如說遠山沒入了夜幕,沉得越來越深,直至目不可及。”沒什么緣故,就只是一瞬間的靈感迸發。
然后我忽然想,是不是有的山它不愿意逝去呢?它也許不愿意沉入夜色,所以夕陽下就這么挺立在那里,任由黑暗一點點翻上自己,即便它知道不久以后還是會被黑夜籠罩。可惜我沒看到它抗爭的模樣。
我忽然覺得應該有這么一個人,它明知道命運如此,卻還是怒吼,還是留守。是的,這個世界上就該有這么一個人,如果沒有,那我就讓他活過來。我跟著再寫下一句略顯中二的話:“當夕陽遲暮,當英雄末路。這個老人如同黃泉的看門人,獨守著舊時代最后的榮光。”
于是房九延就這么誕生了。
其實全篇的題眼也就在那段話里,“但人明知命運如此,卻還是會在某一刻心中迸發出不甘,那就是你人生中最偉大的一次反抗。你將為了一件絕不可失去的東西,咆哮著對抗命運!嘲笑它的無知無用。那時你凌駕于它之上。”
房九延就是這樣的人,就像曾經被量子力學推翻了堅信一生東西的經典力學擁躉們,縱然知道是對的,也堅守著自己最后的信仰。
這是人的偉大,這是時代的悲哀。
其實這也是對魏醒舟影響巨大的一件事情,在結尾的“歷史”中已經隱隱透出了端倪——關于他最終的選擇。那個影響了天下結局的選擇。他完整地目睹了老師是怎么輝煌無限最終又是怎么慷慨赴死,晉州的這幾年把他從一個機會主義者變成了最堅實的虔誠者。或者說,很大程度上是房九延改變的。
也許人終究有一天會明白老師的教導,其實已經潛移默化地深入了你的人生信條中,可惜發現的時候,大多已經晚了。之于房、魏二人而言,他們的傳承就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
總而言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概念,于是作為第一個故事,拿出來呈現給諸位。他們在我筆下活得很好,這是他們第一次展現出來。我的張衍晟、聶天、高逸陽、魏醒舟、趙庭謙、葉淮、楚江渺、呂揚塵……中陸的故事還會繼續,很多很多年后他們中的有些人登上王座、有些人流落街頭、有些人的骨灰入海流。
房九延已經完成了他“最偉大的抗爭”,至于魏醒舟在我的設想中應當也是如此,但我越是寫作越是知道,真正好的作品寫到后來不是你能完全駕馭的,你筆下的那些人物會奮力掙脫你曾經安排好的命運,那種奇妙的感覺迸發的時候,你只能妥協,讓他們活過來,然后按照更合理地方式寫下去。這大概只有寫點東西的人才能明白。
希望我們都是命運的抗爭者。
最后用一首詞結束吧,靜安謂之有“人生第三重”境界,《藝蘅館詞選》乙卷評其“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我以為此詞的悲意婉轉,然其孤絕毅然、雖死亦往的氣魄,實與《豹魂》一篇的“魂”是內在相通的。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