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中伏熱面湯(下)
- 首輔嬌娘:我在古代農(nóng)村燒大席
- 渦渦R
- 2096字
- 2023-07-19 05:20:31
兩個人結(jié)伴,來到宴豐食肆后,顧七郎把她送到門口,便說要去鴻居一趟,就獨自離開了。
鴻居買下來的時候,唐元元就給了他一把鑰匙,看著他轉(zhuǎn)身離去,她便推開角門進(jìn)去,準(zhǔn)備開市。
他們一路過來,直到現(xiàn)在,天色還是蒙蒙亮,等她把該準(zhǔn)備的工作都準(zhǔn)備好,正好跟上早市。
她今兒還要做一份傳統(tǒng)藥膳,四物湯給宴文珺送過去,時間很緊張,得抓緊干活。
四物湯的原材料是四味中藥,分別是—川芎、當(dāng)歸、熟地、白芍。
藥膳具有補(bǔ)養(yǎng)氣血,潤腸通便的作用。
昨日兩個人在一起膩歪時,唐元元偶然間聽顧七郎提了一嘴,說是宴文珺最近睡不好,頭也發(fā)昏。
興許是天氣炎熱的原因,她便想著去濟(jì)世堂那里開些四物湯的藥材來自己做,讓宴文珺喝了試試看有沒有效果。
此湯的做法也簡單,就是取一瓢井水,熱煎至井水熬煮出藥材的藥性來,然后空腹趁熱內(nèi)服即可。
唐元元只用一個時辰過點,就熬煮好了兩個瓷盅大小的四物湯,分別盛放在兩個保溫食盒里。
一個送去了牛家村,是留給唐母的,一個送去了漳逸書院,是宴文珺的。
至于唐元元的嫂子王豆花,她不能服用四物湯,因為此湯還另外具有一個活血止痛的藥性,對于懷胎的婦人來說,是禁忌。
就這樣忙活著,紅兒他們幾個跑堂的伙計這會子已經(jīng)起來,洗漱完畢后紛紛跑進(jìn)來干活。
他們分工各有不同,紅兒和小蓮是走前堂的,毛飛飛與包魚兒則是咋后堂忙活,這樣一來一回,加上有唐元元坐鎮(zhèn),宴豐食肆很快便開市,門口已經(jīng)等候了一圈食客,都是等著吃早飯的。
她一一把人引進(jìn)門,安排著落座后,招呼紅兒小蓮她們點菜。
后堂暫時沒有菜單子來,毛飛飛就扒在隔扇的門廊邊上眼不錯地瞅著紅兒忙碌的身影,少年獨有的容色透著些許希望被她看到的緋紅。
唐元元本來已經(jīng)走到柜臺邊上了,準(zhǔn)備打開賬本瞧,只是離得后堂近,眼尾就不可避免地瞧見了這一幕。
她不動聲色地看著這一幕,沒有出聲。
想不到在自己的店鋪內(nèi)部,伙計們也有這種奇妙的事情發(fā)生,她第一反應(yīng)倒還覺得挺美好的。
正看著,毛飛飛的肩膀突然被人從后面拍了一下。
是包魚兒,“嘿!眼珠子都要長在紅兒身上了,再看當(dāng)心瞎了!”
毛飛飛嚇得沒差點蹦起來,還以為是被掌柜的發(fā)現(xiàn)了,下意識反應(yīng)就是要維護(hù)紅兒的臉面,可是一見是包魚兒,這股氣瞬息間就泄了下去。
他沒好氣地瞪他,“你做什么,猛地來這么一下,嚇我一跳,我還以為是掌柜站在我身后。”
“掌柜的在柜臺那兒呢,一時半會不來后堂,瞧把你嚇得那樣兒!”
包魚兒努著嘴嫌棄他,瞥眼看見紅兒朝這邊走過來,立刻正色地拍了他肩膀,使個眼色,“她來了,我就不摻和了,你好好說話啊!”
說罷,頭也不回地走去了廚房。
紅兒沒聽見這兩人的對話,直接給毛飛飛說道:“四份牛脊湯,五個牛肉包子,六個饅頭,趕緊去,客人們還等著呢。”
毛飛飛看著她一張小嘴張張合合地叭叭,全都記下來,轉(zhuǎn)身就去后廚忙活,腳底下像生了風(fēng)一樣跑走。
唐元元在一旁瞧著,眼底浮現(xiàn)淡淡地笑意,看來是流水有意,落花還無知啊。
只要不妨礙店里的生意,伙計們的私事她不會過多干涉,于是不在留意他們,轉(zhuǎn)而開始招呼客人。
中午的時候,宴文珺來找她,一看見她便和藹可親地笑著。
“早晨我喝了一盅你為我煎的四物湯,想來該是對癥了,我竟然覺得身子沒那么乏重,頭也不昏沉,這都要多謝你啊。”
唐元元驚喜地笑道:“既然有效果,您就多喝幾日,一次把身子養(yǎng)過來,這可比什么都強(qiáng)。”
宴文珺慈愛地點頭,為她細(xì)心地拭去額際的薄汗,說道:“我過來還有一件事,七郎帶來的那包伏貼,他說是唐夫人特意為我們夫婦調(diào)配的,她真是有心,這樣熱的天,還要記得有我一份。”
“這件事您不用放在心上的,我娘他們就是覺得馬上要成為一家人了,與你們多走動走動總是好的…”
唐元元說這話時,臉蛋微紅,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但是即便沒有這層關(guān)系,我娘與您第一次見面,就覺得您和善,她非常喜歡您,定是有個好東西就要捎帶著給您備一份。”
“我也喜歡她啊,現(xiàn)在想想,與你家做親家,我顧家上輩子該是做了大善事,才會在這輩子修來這樣的好福氣,與你爹娘做了親家。”
宴文珺感慨地點頭,說完后,便以不影響食肆生意為由,沒有久留告辭離去了。
唐元元送她出門,又開始在店里繼續(xù)忙活。
就這樣連著四天,她都在店里親自盯著,沒了管房,店鋪的瑣事一大堆,算賬要她,客人要找她,后廚不能缺了她,總而言之,整個店鋪里里外外哪哪都離不開她。
這樣子持續(xù)四天,著實令人有些吃不消。
第五日,她便覺得身體有些乏累,忍著難受從家出來,準(zhǔn)備開市。
算算日子,明日便是中伏,三姐即將到來,她為了事先讓三姐一家子吃頓好的,早早采購了幾袋精細(xì)的新糧細(xì)面放在家中。
所謂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但這個也不是整齊劃一的,根據(jù)地域不同,人文環(huán)境變化,民間在三伏天所吃的也各有不同,比如除了吃面,還有餛飩,喝茶,或者把雞鴨做成菜品的。
而炎熱的露月正好是食湯餅的好時候,因為新糧營養(yǎng)豐富,吃后出一身汗,發(fā)汗后又可以去病,民間這么吃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了吃熱湯面,還可以吃過水面。
這也有個講究,便是將煮好的面條過一遍涼水,拌上蒜泥后澆上鹵子,不僅會在炎熱的夏季增加食欲,還會‘?dāng)⌒幕稹@就是所謂的消暑。
唐元元是打算兩樣都做的,因為唐家人口眾多,有的要吃熱面,有的就要吃過涼面。
因此,她今日提早閉市,趕回家中準(zhǔn)備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