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三書
- 首輔嬌娘:我在古代農村燒大席
- 渦渦R
- 2178字
- 2023-06-15 11:00:32
唐母也是慈愛地走過來摸著她的臉蛋,語氣有了些哽咽,“我的老四就要嫁人了,為娘的這心里真是又欣慰又煩憂。欣慰的是顧先生對你極為上心,煩憂的便是日后想見你就難了。”
天底下有哪個當娘的愿意沒心沒肺地看著閨女嫁人呢,一把屎一把尿地撫養長大,即便遇不上好人家,也是不希望她受欺負的。
唐元元更是覺著不是滋味,回身緊緊擁抱住唐母,悶悶地道:“顧先生雖是性子冷了些,對我倒是三番五次地救命于危難,與我說話也不與旁人那般寡言,他即是待我上心,那我即便嫁人也是能來看望你和爹的,他不會在這方面苛待我。”
這話倒也不假,樁樁件件,唐父母也是看在眼里的,從一開始的身份不對等,產生的對讀書人的怯懦,再到現在的平順接受,唐母也算是跟著閨女切身見識了幾回顧七郎是如何捧著她。
只是顧先生暫且不提,他家爹娘還是要重視兒媳婦的方方面面的,就怕顧夫人重視規矩,雖是看著為人謙和,但那都是與人交往的外象,嫁過去可能就是另一幅做派。
唐母不由得握住她的手,提前做思想工作,讓她記到心里。
“娘知道你現在與顧先生兩情相悅,倒也說不出什么,只是你可要走點心,阿姑阿翁的身份向來與兒媳看的重視,咱村有些人家,便是兒媳早晨稍微起的比長輩遲一點,就會被一頓打罵,你日后進了顧家門,如若顧夫人在這方面拿捏你,以你的性子必定不會像你三個姐姐們那樣溫吞,凡事都講究規矩,有些事情你便是看在顧先生臉面上也要忍忍,叫他念著你的好。”
話到這里,唐母便是連公婆的稱呼都變了,又是語重情深,又是款語溫言,擔心自個閨女哪里做的不好,她又不在跟前,受了氣去。她是過來人,只好提前與她說道,總好過在日后沒有娘家人護著的日子里,自己吃了悶虧。
即便對顧先生再滿意,她是生怕顧家這種讀書人的家風瞧不上一介草民的唐家,對著閨女千叮嚀萬囑咐的,甚至帶了些俯仰的卑微。
唐元元可就不干了,她自己活著好好的,錢也賺著紅火,也沒見不受人推崇的,怎么到了嫁人上,就要看人臉色。
只是她知道爹娘是為她著想,便是點點頭,真的記在心里,“娘,你說的女兒都記住呢。”
嘴上這么答應著,卻在心里想,待她把生意越做越大,名氣越來越響后,唐父母的地位也會抬著水漲船高,倒叫旁人看了羨慕,不會存了這種俯仰由人的卑怯心理。
一家人聚著閑話,濟世堂內堂門口來了一個小童,說是有拜帖交予唐父手上。
唐父哪里識字,最后又過到唐元元手上。
內容則是顧懷之夫婦倆言語懇切地問詢唐父的病情,若是能出的來,便由他們來擇一個好日頭,聚在一起喝茶,聊聊兩個孩子的親事事宜。
唐父的身體已是將養的能走動了,不必成日里都在齊老這里,只是還不能操心太過,還需得在濟世堂在養一段時間才可,面見顧氏夫婦倒是沒問題。
“老四不是說,顧先生一月內都不會與她見面,這倒是禮數周全了,不像前些時候,只恨不得將人搶了去,便是我們做爹娘的都不能活著似的。”
對于顧先生這次的做法,傳統重禮教的唐母甚為滿意。
她笑著看向唐父,說道:“你是咱家拿話的,這日子你定吧。”
唐父也是點點頭,已是進入初夏,六月的天兒不似盛夏那般熱得人發慌,還裹著些春日的涼爽,倒是個嫁娶的好月份。
仔細想了想,他道:“這月初一是個好日子,就定在五日后吧,既然顧家有意,我們也該隨著便是。”
下聘書的日子就這樣定下,唐父并不是那么蠻憨的,給了小童十文錢,讓他帶著答復回去了。
這邊話了,唐元元則是從濟世堂出來。
她事兒還挺多的,明日便是王大人的家宴,四千文一桌的預定宴,對一個八品小官來說,其實花銷甚大,人又是正經的官,她需得格外重視。
若是這次借助王大人把名聲打響,倒也不愁在縣城的官家里接不到宴席。
她去找汪子安商議菜蔬的采買,沒想到他也正要來找她,兩個人在半路碰個正著。
“這是王大人定的菜品,還有一件事……”汪子安做事利索,絲毫不拖沓,直接開門見山,把定好的菜品叫她看。
頓了頓,他又道:“咱衙門不是新上任的縣丞方祿方大人,剛安頓好住處,就聽說他的好友同夫子想要為他辦一場燒尾宴,慶賀方大人寂寂無名這么多年,終于提攜升官,這場宴席將會宴請衙門所有官員,屆時怕是縣太爺也會出席,咱們是不是應該爭取一下?”
唐元元明白他的意思,養著廚師隊伍就要不斷承接各種宴席,才能長久。
當即,她點點頭,“所以這次王大人的家宴我們不能出任何岔子,這便是打通日后的關鍵。”
“嗯。”汪子安贊同這話,與她趕著兩個驢車一同去采買。
王大人所指定的菜品種類不會重樣,有少刺的清江魚,石花菜,裹了蜜油的栗子,剛出窩三月不到的走地雞,琥珀香的燒酒,這時節剛落枝頭的青李子與沙瓤西瓜。
還有許多其他的蔬果,待全都采購回來,一輛車被裝滿了,便是兩壇酒就占了好些地方。
緊接著便是先把各種需得先處理的食材提早備好,眼下沒有地方,她只好先把所有東西放在小庫房里。
這間小柴房當真是在這階段給她提供了不少便利,若是沒有庫房一類的屋子,她都不知道在沒有充足財帛的支撐下,要如何承接城里的宴席。
一夜無話,轉眼來到王大人家開宴的日子。
唐元元天不亮,便帶著人從不起眼的角門進入,來到王家的廚房。
王大人家是出三進的小宅院,院子雖小,廚房也不大,倒也能容納她們這老些人。
里頭正忙著,就從廚房門口投進來一道纖細的人影。
唐元元抬頭一瞧,就見一位身穿翠色襦裙,外罩月白色坦領襦衫的華貴婦人站在門外,她水蔥似的素手抬起,輕輕掩住口鼻,纏繞在兩臂間的水綠披帛隨著她輕柔的動作,搖搖曳曳,姣姣生輝。
可是眼神卻極為傲氣的,瞧著唐元元她們,極為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