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第13版)作者名: (美)保羅·海恩等本章字數: 1354字更新時間: 2023-06-16 10:58:04
1.8 產權是一種游戲規則
在大部分日常社會互動中,游戲規則的重頭戲是產權。產權是游戲規則。私有產權是市場交換型經濟體的根基。所謂“私有產權”,是指法律以所有權的形式將權利明確分配給具體的個人。私有產權清楚界定了誰在法律上擁有什么。如果你對某項財物擁有私有產權,那么任何其他人都無權未經你同意就使用這些財物,或者改變其物理性質。未經你的同意,住在同一條街上的鄰居無權駕駛你的車,無權在你的車上蹦跳,無權重新油漆你的車,無權放掉車輪胎里的氣,甚至也無權給你的車裝一套更好的音響。(當然,未經鄰居的同意,你也無權駕駛你的車軋過他前院的漂亮草坪。)此外,人們可以自愿地買賣或交換私有產權,即放棄自己的產權,換取對其他商品或服務的類似產權。因此,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下,不管是買下一輛汽車還是買下一袋食品都屬于產權的交換。在交易完成之后,你便擁有了這輛汽車或者這袋食品的所有權,而賣家則擁有了你付出的那筆現金的所有權。
在前社會主義經濟體中,公民通常可以享有消費商品(比如衣服、食品、收音機等)的私有產權,但是生產資料(比如自然資源、土地、工廠、機器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其他生產原料)通常只具有社會產權。在這種情況下,法律將這些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分配給整個社會,而不給任何一個特定的個人。在這種游戲規則下,因為這些生產資料由全社會共同所有,所以法律沒有清楚地界定誰有權對這些生產資料做什么。一家由全社會共同所有的工廠究竟應該生產汽車、卡車、輪船還是炸彈?這家工廠是應該將規模翻倍,還是應該縮小規模,甚至究竟應不應該繼續經營下去?這些問題應該由誰來決定(以及應該通過何種方式協商)?我們真的能指望整個社會對上述問題做出有利于經濟發展和財富增長的決策嗎?注意,社會可不是只需要對某一家具體的工廠進行上述決策,社會必須對所有由社會所有的生產資料進行上述決策。
私有產權能夠準確地界定誰在何種情況下擁有什么。私有產權能為社會成員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激勵機制。但是,要建立一個清晰明確、令人滿意的私有產權系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個系統幾乎一定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演化才可能成形。在這個演化的過程中,法律、風俗、道德、技術和日常習慣共同作用,建立起穩定的模式。當這些國家放棄社會主義制度時,舊的產權被摒棄,但是新的產權不一定能及時建立起來。因此我們看到的結果可能不是市場協作,而是混亂。對于前社會主義國家而言,從由政府控制的經濟模式向由市場控制的經濟模式轉型的過程并不是一條康莊大道。在過去那段歷史中,他們在這條道路上經歷了許多坑洼、沖潰、滑坡,也走進過許多藍圖上沒有標明的區域。
根據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界定清晰、能被有效執行的產權確實能夠鼓勵人們合理高效地使用已經存在的稀缺資源。清晰的產權還能激勵人們努力尋找新的資源,積極創新,引入降低成本的新科技,以及發展新的才能和技術。在本書的下一章中,我們還會說明這樣一條規律:允許人們在自愿前提下交換產權能夠提高交易各方的財富水平,增加交易各方的機會數量。當然,經濟衰退現象仍有可能出現。當資源數量明顯減少時,一個國家的生產能力有可能因此降低(我們可以考慮以下例子:比如2003年伊朗的地震,同年巴格達遭遇的轟炸,2005年給美國帶來史無前例的損失的卡特里娜颶風,2011年襲擊日本的海嘯,這些都對人身和財產造成了巨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