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教書先生 算命道士
- 扶搖
- 墨跡成灰
- 3067字
- 2023-06-14 15:28:12
春秋學堂,桃李小院。
呂先生一手捧著一本古籍,卻沒有在看書,正低著頭看著空無一物的石桌,眉頭擰成了一個結,好像陷入了沉思。倆人一進到院里,呂先生就發現了,招手示意他們過來。
姜塵和婷婷先向先生問好,而后婷婷把那摞宣紙交到先生手里。在先生面前,婷婷明顯老實多了,乖乖說道:“先生,您讓我抄寫的一百遍‘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已經抄寫完了。”
呂先生點頭,問道:“現在對這句話,有沒有一些新的理解?”
婷婷抬頭看了一眼姜塵,收到了一個鼓勵的眼神,她鼓起勇氣,聲音清脆道:“先生,這句話的原意應該是人的毛病在于總喜歡當別人的老師,去指責、批評別人。”
聽到婷婷說出正確的解釋,呂先生露出一絲意外的神色,旋即看了一眼姜塵,姜塵臉不紅心不跳,目光平視前方。
看破不說破,教學多年的先生怎會不曉得其中脈絡,他稍稍頷首,緩聲道:“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得多了,書中的道理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而且抄寫經義還能練習書法,對一個人修身養性有莫大裨益,很多儒家大學士,對書中道理理解極為通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勤耕筆綴,明白嗎?”
這番話說得高深了,才七八歲的小丫頭聽得不是很明白,但她聽出來先生是要她以后多多抄寫經義,臉色瞬間就垮了,一雙靈動的眸子眨巴眨巴,擺出一幅苦兮兮的模樣。
對于婷婷的性子,先生是了解的,不管小丫頭做出如何哀求的神情,把目光放在姜塵身上,問道:“你呢?周禮注解看的怎么樣?”
周禮注解是上一次姜塵向呂先生借來的一本典籍,借了有一個多月了,已經快要看完了,他以為呂先生需要用到這本書了,便回道:“先生,周禮注解我已經快看完了,您如果需要的話,我明天把書送回來。”
“沒看完就接著看,看完了,看懂了,再送回來不遲。”呂先生稍稍皺眉,續道:“讀書最忌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周禮是儒家十三經之一,書中學問深奧,道理清晰,而周禮注解這本書,是前朝一位大儒所著,里面寫了他對周禮這本儒家經典的注釋和感悟,看的同時要學會自己去思考,不必偏信一家之言,圣賢說過的話未必就是正確的道理,要學會與先賢的想法做比較,哪一處見解不同,哪一種見解更為合適,這些都需要你自己動動腦筋細細衡量。”
一番話說完后,姜塵不由臉色一僵,心里叫苦不迭。
不知怎的,平日里與呂先生見面次數不多,但每次見面,呂先生總會對他有一番訓導,說話相當嚴肅,讓他有一種自己成了學堂的一名稚童學生,在面對一位嚴厲的老師的錯覺。
一旁的婷婷見大哥哥遇到了和自己同樣的遭遇,差點憋不住,笑出了聲,可見先生在場,又不敢放肆,免得又招來一番訓導,只能強忍笑意,暗中偷樂。
少年雖然不是先生的學生,但他也清楚,呂先生的這番訓導說得在理,也是出于好心,所以他只好恭敬回話:“先生所言,我會牢記于心。”
“嗯。”
呂先生點點頭,深深地看了一眼舉止恭謹的少年,臉上神情捉摸不透,“時間不早了,回家去吧。”
兩人如獲大赦,拜別先生,匆匆轉身離去。
微風吹拂,桃枝搖曳。
儒衫文士站在樹下,遙望著那遠方的高山,眼里充滿了滄桑感,許久,忽然嘆道:“廟堂之高,豈知蒼生之苦?社稷之遠,豈知百姓之憂?”
言畢,教書的先生似乎想到了什么,自嘲一笑,再度坐下,拿起了古籍。
小院里,滿腹經綸的長衫儒士穩坐石凳,一手捧書,看的很慢,桃枝為他添香,清風為他翻頁,落日的最后一絲余暉偏愛地傾瀉在儒士身上,好像在為他照明書上的文字。
——
街頭,一位頭戴蓮花冠的年輕道士擺攤算命,使勁吆喝生意,然而,正值傍晚時分,路上行人行色匆匆,趕著回家吃飯,沒幾個搭理他。
年輕道士顯然是外鄉人,來到扶搖鎮擺攤算命也有一段時日了,可惜生意慘淡,無人問津。
正巧,姜塵領著婷婷經過這個算命攤,唉聲嘆氣的年輕道士眼睛猛一下發亮,像是見著了一屋子黃金,興沖沖地喊道:“這位小兄弟,請留步。”
姜塵側頭一看,頓時心頭雪亮,婉拒道:“不好意思,我不算命。”
“可千萬別這么說……”
年輕道士急匆匆走出攤位,走到姜塵跟前,“施主,相見即是有緣,貧道為你算上一卦,如何?一卦只收你三文錢,天底下再沒有這樣的良心價了。”
“道長,我們趕時間呢,實在抱歉。”
姜塵一再婉拒,然而那道士像狗皮膏藥一樣始終跟在倆人后面,嘴上嘰嘰喳喳,猶如麻雀亂叫。直到走出了一百多步,姜塵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心頭冒火,身邊小丫頭更是氣得不行,憤憤道:“走開!我們要回家了,你不要跟著我們。”
年輕道士蹲下身子,目光平視婷婷,嬉皮笑臉道:“小姑娘,不如貧道為你也算上一卦?貧道觀你天庭飽滿,紫氣東來,定是富貴之相,不如算上一卦,預知吉兇禍福,日后命途更加順遂,如何?”
姜塵瞠目結舌,這廝臉皮厚得也是前無古人了,眼看婷婷就要徹底發火了,他急忙出言安撫小丫頭,然后轉過身嘆道:“道長,行行行!我算,我算一卦。”
“好,好,好,小施主,這邊請。”
年輕道士咧嘴一笑,興沖沖拉著姜塵快步回到攤位。
待三人坐下,年輕道士挽起袖子,問道:“小兄弟,是抽簽算卦呢,還是測字算命?”
“抽簽吧。”
“是算姻緣,還是算前程,抑或是其它呢?”
姜塵猶豫了一下,答:“算……算我今年的運程吧。”
“好咧!”
道士遞過簽筒,姜塵雙手捧著簽筒,閉上眼睛,誰料,還未等他做好心誠求簽的準備,頭頂突然飛過一只黃鳥,一坨黑乎乎的鳥糞巧而巧之滴在了他的手上,他猛地一驚,導致兩手晃動,簽筒突然掉下了一支竹簽。
“這——”
姜塵尷尬不已,急忙甩掉手上沾到的鳥糞,望著停落在屋檐上的黃鳥,心里暗道晦氣。
道士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訝異之色,深深看了姜塵一眼,拿起簽條。
“待貧道算上一算……”算命道士雙手捧起簽條,低垂著頭,裝模作樣,時而點頭,時而搖頭,看得姜塵也不禁心里犯嘀咕,婷婷在一旁鼓著圓臉生悶氣,氣鼓鼓地盯著年輕道士。
“唔……”算命道士終于開口了,“詩酒琴棋可解愁,座中無客樂難休。或彈或唱誰知美,冷飲雖多亦是憂。這首簽詩說的是詩酒琴棋可以解人憂愁,然而無人客知己,獨彈獨唱頗是冷清,雖有悶酒為伴,仍是憂也。年輕人,根據這首簽詩,貧道算出你今年上半年雖然平順度過,但下半年怕是運勢多有阻滯,劫數纏身,這是一支下下簽啊。”
“你胡說什么,塵哥哥才不會像你說的這樣!”
不待姜塵出聲,婷婷先是不滿了,睜大著圓鼓鼓的大眼睛,狠狠地瞪了道士一眼。那道士像是遇著了克星,被婷婷這樣瞪著,臉色登時一垮,神情有些畏縮。
聽到這番話,姜塵的臉色也變幻了些許。
算命道士見對面倆人臉色不佳,急忙扭轉話鋒,“且待貧道道來,雖然是下下簽,但并非是大兇之兆,只要你在下半年多多積善修緣,修身養性,謹防身邊小人,運勢自會上升,劫數亦可平安度過,若是下半年安穩度過,來年還可增添福緣,可保運勢順遂,所以此簽是禍福相依,全憑個人作為啊。”
雖然算命道士再三言明這絕非大兇大禍,但姜塵仍是被這一支下下簽打擊到了。
少年沉默了一會,不知在想些什么,隨后回神,頷首道:“謝謝道長解惑。”他取出三文錢放在桌面。
算命道士一看到錢,眼睛立馬亮了,急忙抓起三文銅錢放進袋口,動作快得晃花眼,然后笑瞇瞇地盯著一旁早已不耐煩的婷婷,干咳了兩聲,“小姑娘,不如……”
不待他說完,姜塵微帶怒意地看了年輕道士一眼。
算命道士這次還算識相,不再糾纏下去,尷尬地伸手捋了一下實際并不存在的胡須。
“咳咳……無妨無妨。”
終于擺脫了道士的糾纏,姜塵領著婷婷匆匆離開,三步化兩步,腳步匆匆,生怕那道士追上。
“眾生皆苦啊。”
望著一大一小兩個背影消失在眼簾之中,算命道士忽然低頭感慨一句,隨后,看了一眼手中握著的竹簽,眸中掠過一絲疑惑,抬頭望著天空,大皺眉頭,忽然,扭頭又朝那屋檐上的黃鳥叱道:“孽畜,還不快滾!”
“嘰嘰喳喳!”
那只黃鳥在屋頂蹦蹦跳跳,受了驚嚇便展翅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