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過年

  • 90后的鄉村記憶
  • 不醉不會
  • 2771字
  • 2023-06-11 21:08:36

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候恐怕要屬過年了。

隨時時間進入臘月二十八左右,年味就越來越濃了。二十八,貼嘎嘎,這一天一般就要把春聯貼上了。這一天父親會做好漿糊,我打下手,分好對聯,然后放好梯子,從大門開始,到客廳正門,再到其他廂房,炮樓(二樓頂上建的一間房)等;有時候豬圈、手扶拖拉機的車廂也會貼上,廚房一般則是貼著小心火燭之類的。記得有一年寒假作業里面是要抄寫春聯的,于是我就帶支筆和一個小本本,先把自家的抄完,有又去到幾個要好的伙伴家里去抄寫。記得有這么一幅:好年好景好運氣,多才多福多吉利。等到這天,各家的包子也基本都蒸好了,常見的有紅豆包、紅棗包,菜包,有時也會做些糖包。放在蒸籠上,用柴火燒上個把小時左右。蒸饅頭是件技術活,要蒸出又白又松軟的饅頭不容易,從發面,到醒面,再到對火候的掌握,都需要比較精準的把握。經過一番辛苦,熱氣騰騰的饅頭或包子出爐,這個時候是最是香甜,不需要配菜,一口氣吃個三四個大饅頭都沒問題的。

春節里面的除夕夜可以說是一年的高潮。在老家的習俗里,年三十晚上,吃晚飯前首先是要放鞭炮,拜神的人家還要燒香拜一拜,然后開始吃餃子。就拿放鞭炮而言,家家戶戶都還不太一樣。一些家境好的人家,多選擇一萬響以上的炮仗,是那種圓盤狀的,拆開大概可以滾兩三米長,能響給三五鐘左右。而家境一般的人家可能就放個一千響左右的,大概是米左右,不到一分鐘就結束了。我家多是放個一千響的。再往后幾天有時甚至會把一千響的還要截成兩截分兩次來放。而我們小孩子,待吃完餃子后就出來相互串門,其中重要的活動內容之一就是去地上撿沒有響完全的零星的鞭炮,再拿出來零星的去放。如果是沒捻的則會從中間掰開,這種就不是聽響了,而是看其噴出短短的煙花,我們當地叫做“刺梨花”。

就放炮這件事而言,有些孩子膽子是比較大的,一只手拿著一根點著的煙或者打火機,另一只手拿一只炮仗,點完馬上扔掉。膽子比較小的,不敢說拿著放,要把炮找個地方插著,然后用一根玉米桿,先把玉米桿點著了,然后再拿玉米桿去點炮仗,有時候一次不行,還是試試探探的幾次。這些小朋友在伙伴中是被嘲笑的。而我是屬于膽子比較小的這類。除了去撿地上的炮仗,大家也會選擇去小賣鋪買小孩專用的更加安全一些的,例如呲炮,這種炮是沒有炮捻的,頂端是引藥,在火柴盒的皮上擦一下就能點燃;再比如摔炮,就是將炮找個硬的地方摔下去就可會響;還有一中是叫“魚雷”的,是專門往水溝里扔的,用來炸魚的。

待鞭炮放完,餃子吃完之后,有一部分比較富裕的人家會在樓頂放煙花。記得當時我家鄰居屬于這類,每年這個時候我們就去到自己房頂觀看他們放煙花。而鄰居也很樂意,因為有觀眾的情況下,他們放起來興致也更高一些。

煙花看完了,小伙伴就又要找節目了。那時我們最興奮的要屬打麻將了。而這個不太容易,因為本身村里麻將的數量有限,又大部分被大人們占用了。記得有一年我們終于有麻將打了,大家在討論贏什么比較好,當時大家都沒什么零花錢,于是決定贏書本紙。大家每人帶了幾本不用的課本,以此作為支付憑證。除了贏紙外,后來還試過贏玻璃彈珠,再后來大家有些零花錢了,大家開始贏錢,但玩的很好我記得計量單位是以分來作為計量單位的。有一次我們竟然玩了一個通宵,由于是寒冬臘月,沒有暖氣,也沒有其他取暖的裝備,到了后半也感覺快要凍僵了。于是大家去到外面的一片空地上,拿了兩捆玉米桿升起一堆火,大家把手放上去,暖和了一陣,回去繼續奮戰。直到早上,聽到公雞打鳴了,部分人家已經開始放初一早上的鞭炮了,大家這才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回到家里。家長們看到小孩在完了一夜回去,即便想罵兩句,但看在正月初一的份上,一般也都會忍兩天再罵。后來慢慢大了,就不太出去玩很長時間了,一般都是在家里和爸媽妹妹幾個人玩下紙牌,邊看春晚。那時最期待的節目是本山大叔的小品,最期待的主持人是周濤,喜歡她的端莊而不失靈動,大氣而不失嫵媚。

初一早上放完鞭炮,吃完餃子后,家家戶戶一個重要的安排就是要去給先人們上墳。上墳前要準備祭品,包十個饅頭,煮過的豬肉等,還要準備紙錢,要用人民幣的正面和背面分別對著紙錢敲打;一串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都是父親、大伯帶著我,有時妹妹也會跟著,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先拿出幾張火紙鋪好,把饅頭放兩層,每堆底層正放,放三個,第二層在第一層中間倒放一個,第三層再正放一個,再兩堆饅頭中間放塊豬肉,有時會再放些油條。祭品擺放后之后要把火紙點上,老爺老奶的墳頭、三爺三奶的墳頭以及其他幾位親人的墳頭各方一碟點著的火紙。然后就是要放鞭炮。最后要向先人下跪,對先人說今天過年了,給他們送來吃的和紙錢等等。

從初二開始便是串親戚的時候了。那時候路況沒那么好,又沒有汽車,一天只能串一兩家親戚,從初二開始,往往到正月十五前后才能把親戚串完。記得有一年父親騎一輛黑色帶橫梁的自行車,我坐在橫梁上,媽媽坐在后面還要抱著禮物,騎行五十里地左右到山里的一個姨家。眼看快到了,在經過一片稻田的時候,那段路凹凸不平的,一不小心我們三人便倒在旁邊的稻田里了,稻田剛好還有水,又是寒冬臘月的,于是我們瑟瑟發抖的到了姨家。姨看此情景,趕緊給我們各找了一套衣服換上,又升起一堆火,我們一邊烤火一遍烤衣服。后來有了手扶拖拉機,父親就開著手扶拖拉機,帶我們去,中間要經過一段河流,里面的水還不淺,記得有一次開到中間拖拉機熄火了,找了另外一輛車把我們拖出去。那次天上還飄灑著雪花,等到了姨家,我們三人都快成為雪人了。

有一年春節期間有些小伙伴有了玩具槍,在村里到處跑,一會要崩鳥,一會要崩地上的雞,弄得雞飛狗跳的,看著羨慕的不行,就跟父母提出想要買槍,我知道價格還是比較貴的,其實也沒抱多大的希望,果不其然被拒絕了。后來實在心里癢癢,于是在家里父親的口袋翻出了五塊錢,去到隔壁村小賣店買了槍,在外面興奮地玩了一會,懷著一顆忐忑的心回了家。很快父親發現丟了五塊錢,問我拿了沒有,我剛開始還不承認,但明顯表情出賣了自己。父親說,你跪下。我撲通一聲跪下,就招了所有的事情。結果被父親狠狠揍了一頓,從那以后再也不敢私自從家拿錢出來了。

正月初二以后節日氛圍便一天淡過一天,直到正月十五迎來春節最后一個高潮。在老家這些年,去城里看花燈只有一次。村里有位被稱為“大司機”的師傅,是開那種十幾米長的大卡車的。那天晚上,“大司機”開上那輛大卡車,拉著村里的幾十戶人家去市里看花燈。印象中燈火輝煌,人潮涌動。那時去城里的機會很少,又恰逢在這盛大的節日里,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印象最深的是賣棉花糖的攤位,在燈光的照耀下,有各種造型的棉花糖,例如孫悟空、豬八戒等等,栩栩如生。父親也難得狠狠心給我買了一個孫悟空造型的棉花糖,我一點一點地舔進嘴巴里,甜到心間。到了凌晨一兩點的時候,“大司機”又開著大卡車載著幾十戶人家,伴著皎潔的月光,回到寂靜的村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武汉市| 佛教| 丹棱县| 麻栗坡县| 曲周县| 江源县| 秦皇岛市| 涪陵区| 章丘市| 嘉荫县| 阳泉市| 肃南| 会东县| 临桂县| 庐江县| 鹤岗市| 杨浦区| 江华| 吉木萨尔县| 师宗县| 沁水县| 滨州市| 德清县| 武宣县| 城固县| 安塞县| 吉林市| 东山县| 确山县| 武平县| 安达市| 正定县| 囊谦县| 望谟县| 丹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汝南县| 临朐县| 铁力市|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