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睡房頂
- 90后的鄉村記憶
- 不醉不會
- 1242字
- 2023-06-11 21:07:36
自打我記事起,村里大部分人家住的都是平房。那時空調在農村還比較稀少,到了炎炎夏日,解暑的電器主要靠吊扇或是蒲扇。但真正到了很熱的天氣,風扇吹出的風也基本變成了熱風。再加上蚊子的騷擾,在房間想睡一個好覺真不容易。
于是,便有了晚上去房頂睡這一不錯的選擇。那時晚上大人們從飯場散了回到家之后,就開始把睡覺的裝備拿到房頂上。房頂被陽光照射了一天,地面是比較熱的。要先鋪一層用麥秸桿編織成的簡易床墊,然后再鋪上涼席,再放上枕頭、被單,這樣最基本的裝備就齊了。如果想再舒服一點,可以拿一個小風扇到屋頂上吹著。
那時每次躺在屋頂上睡,就感覺好自由,好興奮。因為鄉村沒有路燈,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真的是一片漆黑,沒有一點光亮,是那種深邃的黑。黑的讓人會有恐懼之感,尤其是半夜醒來,看不到一絲光亮,真的是讓人絕望。而睡在房頂上,尤其是明月當空或者漫天繁星的時候,感覺到好不愜意,有種滿船清夢壓星河的感覺。此外,在屋里睡的時候是一個人睡一間屋子,而在房頂的時候爸媽都在身邊,那種深夜的恐懼之感一下子就就沒了。
睡屋頂的另一樂趣是,躺在涼席上,當自然風吹來的時候,簡直舒服極了,這種風是吹風扇永遠體會不到的。記得那時東邊的鄰居家里有一棵大樹,高度超過一層樓高。躺在屋頂上剛好可以看到整個樹冠。那時喜歡做的事情之一是盯著樹枝展開無數的遐想:時而會覺得這幾個枝條像是一頭牛,時而覺得那幾個枝條像是一頭羊,時而覺得像是兩個小朋友在打架等等,經常就在這些不著邊際的遐想中睡著了。
那時大家的房屋高度都差不多,這便有了屋頂對話的條件。大人們從飯場散后,有些話題意猶未盡的,就會在房頂上接著聊。如果說大人們一般是跟隔壁人家聊,小孩的聊天范圍更廣,只要是吼一聲能聽得到的,都可以成為聊天對象。所以有時便出現了村子南邊的與村子北邊的小孩,隔著幾百米扯著嗓子對話的情景。但是往往家長看不下去了,就會對著自己孩子批評幾句。這個時候,另一個還沒挨批的小朋友則興奮地看笑話。但往往過不了不久,也會被自家父母批評。
睡屋頂的季節,有相當一段時間是和糧食睡在一起的,因為玉米和花生往往是這個季節收獲的。這些糧食從地里運到家里之后,要拿到房頂晾曬。于是屋頂白天用來曬糧食,晚上還要兼顧人睡覺。睡覺前,大人們會用木锨把糧食推到一邊,騰出睡覺的地方。我最喜歡的是屋頂曬花生的時候。這樣晚上睡覺的時候除了可以聞著糧食特有的芳香,更重要的是,可以隨時吃花生。尤其是還帶著水分的花生,真的是美味極了。
睡屋頂固然帶來了很多美好,也往往會伴隨一些煩惱。最惱人的是睡到半夜下雨。剛開始下的時候,往往伴有幻想,希望很快就會停下來。有時候真的是沒下大就停了,但更多時候還是要卷鋪蓋到屋里睡。這個時候真的是傷心極了。還有一個煩惱是,氣溫過高的天氣,屋頂經過一年的暴曬,晚上躺在鋪蓋上,也是感到火辣辣的燙。往往等到后半夜才會真正睡的舒服。
睡屋頂雖說有一些煩惱,但整體上還是快樂比較多。如今躺在空調房里,還是時不時會想念屋頂的月亮,屋頂的星星,屋頂的風,屋頂的雞犬相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