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軒的離職在HBD內部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作為公司的核心骨干和高層領導,他的離開無疑是顆重磅炸彈。一時間,各種關于他離職原因的猜測甚囂塵上;有人說是高層內斗;有人說是跳槽去了更好的公司;甚至還有些捕風捉影的流言,將他的離職與某些私人生活聯(lián)系起來。
這天上午,葉晴去前臺取快遞,正巧碰到前臺小妹。小妹是個八卦的性子,一見葉晴便湊了上來,壓低聲音,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
“葉晴姐,聽說楊總離職了?”她眨著眼睛,臉上寫滿了好奇。
葉晴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卻裝作不經(jīng)意地“嗯”了一聲。
“哎呀,楊總怎么突然就走了啊?”小妹緊追不舍,“他不是才跟你們一起出了趟遠門嗎?是不是在外面發(fā)生了什么事,回來就決定不干了?感覺好突然啊!”
葉晴聞言,心里一緊。她想起在回程的車上,楊子軒臨別前輕描淡寫地囑咐她的話:“關于我的離職,暫時不用對外面說太多,尤其是細節(jié)。這是一種保護,對你自己的保護。一個小職員知道太多領導的八卦,會被人非議的。”
當時她只是懵懵懂懂地應下,現(xiàn)在才明白楊子軒的用意。公司里最不缺的就是流言蜚語,尤其是關于高層的。如果她這個小職員,因為知道太多而顯得“與眾不同”,只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她看著前臺小妹充滿求知欲的眼神,心中權衡利弊。最終,她選擇了沉默。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領導的決定嘛,我們做下屬的怎么會知道得那么詳細?”葉晴支支吾吾地回答,語氣含糊,試圖蒙混過去。她低頭假裝整理快遞,希望盡快結束這場“審問”。
小妹見她不肯多說,雖然有些失望,但也沒再繼續(xù)追問,只是撇了撇嘴:“好吧,真是可惜了,楊總人那么好,公司又少了一個大帥哥。”
楊子軒離職后,接替他位置的是之前的項目總負責人,名叫李明浩。與楊子軒的沉穩(wěn)內斂不同,李明浩是個雷厲風行、強調效率和數(shù)據(jù)的“狼性”管理者。他上任伊始便大刀闊斧地進行部門改革,對下屬的要求近乎嚴苛。
“小張,這個數(shù)據(jù)模型你再跑一遍,我要看到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四位的誤差率!”
“這份品牌分析報告邏輯性不夠強,下午三點前給我修改好,不需要冗余的文字,直接上結論和數(shù)據(jù)!”
李明浩的聲音總是帶著不容置疑的果斷,讓葉晴感到前所未有的緊繃。她常常加班到深夜,對著電腦屏幕反復修改報告,卻總覺得難以達到李明浩的標準。挫敗感像潮水般襲來,讓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一天下班,葉晴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她的小公寓。她癱倒在沙發(fā)上,連鞋都懶得脫,直接拿起手機,點開微信,找到張歌的對話框。
她飛快地打字,指尖帶著一股被壓抑了一天的怨氣:
葉晴:【抓狂】我跟你說,我最近要瘋了!
葉晴:【生無可戀】我們新來的那個李總,簡直是個數(shù)據(jù)狂魔!什么東西都要數(shù)據(jù),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四位,我上哪給他變出來那么多精準數(shù)據(jù)啊?!
葉晴:【大哭】以前楊子軒在的時候,雖然也看重數(shù)據(jù),但他更注重整體邏輯和戰(zhàn)略方向,會給我很多自主發(fā)揮的空間。現(xiàn)在這個李總,就是個復讀機,報告不滿意就讓你改,改了再改,改到最后我感覺我的腦子都要變成數(shù)據(jù)模型了!
葉晴:【怒火中燒】還有,他特別喜歡開會!一開就是幾個小時,講的都是那些車轱轆話,毫無意義!我感覺我的時間都被浪費在無休止的匯報和修改上了,根本沒有時間去真正做事情!
過了幾秒,張歌的消息回了過來,帶著安慰和一貫的調侃:
張歌:【拍肩】哎喲,我的大小姐,我猜你這黑眼圈,一定跟國寶似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嘛。他剛來,肯定想樹立威威信,而且每個人管理風格都不同。你以為誰都跟你家楊大領導那樣呀?
葉晴看著“你家楊大領導”六個字,臉頰微微泛紅。她故作鎮(zhèn)定地打字回復:
葉晴::【狗頭】哦
張歌:【切】我告訴你,你現(xiàn)在面對這種工作壓力,反而是好事。能讓你更快成長,也能讓你看清楚,誰才是真正關心你的人。
葉晴:【嘆氣】我知道啦,我現(xiàn)在只想把報告改好,然后睡個好覺。
幾天后,HBD公司會議室的氣氛格外凝重。這是新任副總裁李明浩上任后的第一次董事會工作匯報,他將展示近期部門改革的成果,以及未來幾個季度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會議室里,除了公司董事會成員,還有各部門總監(jiān)以及部分核心骨干,楊子軒也以股東身份出席了會議。
李明浩站在講臺前,PPT翻頁的聲音在安靜的會議室里顯得格外清晰。他神采奕奕,語氣洪亮,數(shù)據(jù)和圖表在他口中變得充滿力量。他詳細闡述了上任以來如何優(yōu)化流程、提升效率、削減成本,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數(shù)字仿佛都在昭示著他的“狼性”管理卓有成效。
匯報進行到核心部分——品牌形象設計板塊時,李明浩的語調明顯高昂起來。
“接下來,請各位董事觀看我們最新完成的IK EG品牌形象策劃方案。這是我們部門近期整合資源、高效運作的杰出成果!”
他自信滿滿地按下遙控器,會議室中央的大屏幕上,赫然展示出PPT的封面:IK EG品牌形象策劃。緊接著,頁面翻轉,詳細介紹了項目的背景、設計理念和具體方案。整個策劃案從視覺呈現(xiàn)到文案都顯得大氣且富有創(chuàng)意,與李明浩平時強調的“數(shù)據(jù)”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倒有幾分楊子軒在職時注重美學和創(chuàng)意的影子。
楊子軒坐在董事席位上,眼神平靜地看著屏幕。當他看到IK EG品牌形象策劃方案的演示時,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不易察覺的微笑。這個微笑中,似乎帶著一絲玩味,一絲了然,又或許,還藏著一絲他才懂的驕傲。
大屏幕上的畫面再次切換,展示的是項目團隊成員名單:
團隊成員:劉婷、張穎華、葉晴……
當“葉晴”的名字映入眼簾時,楊子軒的目光在她名字上多停留了一瞬。這個項目是李明浩上任后主抓的重點項目,而葉晴作為團隊成員,她的貢獻不言而喻。楊子軒的微笑更深了一些。
李明浩滔滔不絕地繼續(xù)著匯報,會議室里不時響起董事們肯定的低語。沒有人注意到楊子軒那意味深長的微笑,也沒有人知道,這個看似完全由李明浩主導的項目成果中,其實蘊含著怎樣的“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微妙。
一條來自“Yang”的消息
就在李明浩的匯報接近尾聲,會議室里響起零星掌聲的時候,坐在旁聽席的葉晴放在腿上的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她偷偷瞥了一眼,屏幕上亮起一條微信提示:
Yang:做得挺不錯的。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沒有多余的表情,卻像一道暖流,瞬間熨帖了葉晴因為新上司的嚴苛而積累的所有疲憊和委屈。她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在這個充滿數(shù)據(jù)和壓力的職場,來自楊子軒這樣一句簡短而精準的肯定,仿佛比任何嘉獎都更能觸及她的內心。
她抬頭,悄悄看向董事席位的楊子軒。他依然端坐在那里,面色平靜,似乎只是在專注地聽著匯報。但他唇邊那抹若有似無的笑意,此刻在葉晴眼中,卻變得格外清晰而溫柔。
葉晴握緊手機,指尖輕輕摩挲著屏幕上的文字。她知道,這句評價的意義遠不止于工作本身。它像一根無形的線,將他們之間那份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再次輕輕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