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賢臨證醫案選萃
- 李龑 楊舒淳 李政主編
- 662字
- 2023-09-15 15:23:15
驗案4 肝郁血虛案
張某,男,44歲。就診日期:2015年5月12日。
主訴:入睡困難3個月,加重1周。
現病史:患者自訴,3個月前長期夜間工作后逐漸出現入睡困難,未予重視,后病情加重,經多方治療,效果欠佳,故尋李玉賢診治??滔禄颊呷胨щy,心悸、心煩,二便尚調。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
辨證:肝郁血虛。
法治:清肝解郁,寧心安神。
處方:清半夏12g,黃芩15g,柴胡24g,黃連12g,大黃15g(后下),赤芍12g,炒枳實15g,炒麥芽30g,生地黃30g,炒酸棗仁60g,首烏藤30g,遠志12g,琥珀粉12g(沖服),阿膠6g(烊化),珍珠母30g,大棗12枚。3劑,每日1劑,分兩次水煎,濾渣取湯汁450mL,每次150mL,1日3次,餐后30分鐘溫服。
二診:2015年5月18日。舌質紅,舌苔白膩,脈弦滑,夜寐欠安,不服安眠藥可入睡5~6小時,心情向安,心悸愈,前方加茯苓15g,減珍珠母,繼服5劑而愈。
按語:不寐一證,輕則入睡困難,重則徹夜難眠,病位在心,涉及肝膽、脾胃、腎,病理變化總屬陽盛陰衰,陰陽失交,陽不入陰。其病或由心脾兩虛、氣血不足,肝郁化火、陰虛火旺所致,虛證多而實證少,兼有虛實夾雜之證。本患者因勞累過度而發,結合癥、舌、脈象,辨證為肝郁血虛,肝陽上亢,心神失寧,實證多,虛證少,以大柴胡湯加減。
大柴胡湯疏肝氣、清肝熱,加珍珠母平肝潛陽,再用大劑生地黃、炒酸棗仁補肝血、斂肝陰、養心血。阿膠配黃連引陽入陰,琥珀寧心安神兼化瘀通心脈。首烏藤、遠志安神寧心。諸藥合用,養心調肝,使患者肝清神寧,睡眠改善。后經養心調肝之品繼續調養,患者病情漸以痊愈。本例辨為肝郁血虛,以大柴胡湯疏肝,又有黃連阿膠雞子黃湯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