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驗案1 肝膽郁火案

李某,女,47歲,漢族。就診日期:2014年3月。

主訴:反復偏頭痛半年余,加重1周伴脅脹不適。

現病史:患者近1年來月經不規律,常推遲,末次月經2013年1月9日,經量少、色暗紅,白帶無異常,易怒心煩,常有左側偏頭痛,發作無定時,情緒波動時明顯。頭顱CT掃描結果無明顯異常。刻下神志清,精神差,左側偏頭痛,口干口苦,兩脅脹滿,受風后加重,小便正常,大便略干。舌質偏紅,苔白,脈弦數。

辨證:肝膽郁火。

治法:解郁清火。

處方:柴胡9g,川芎12g,炙甘草9g,白芷12g,香附12g,白芥子6g,郁李仁9g,炒白芍12g,郁金12g,合歡皮12g。4劑,每日1劑,分兩次水煎,濾渣取湯汁450mL,每次150mL,1日3次,餐后30分鐘溫服。

二診:患者4日后復診,諸癥明顯減輕。前方川芎改為9g,繼服7劑。

三診:患者諸癥已愈,囑患者調暢情志,門診隨訪。

按語:患者為中年女性,適逢圍絕經期,情緒易于波動,且肝主疏泄,性喜條達惡抑郁,如果情志不遂,則易導致肝氣郁結,氣逆上犯可致頭痛,又兼引動少陽經氣,則發于兩側。肝脈布脅肋,肝氣逆亂,則導致胸脅脹滿。肝膽郁久化火,則口干口苦,午后加重。舌質偏紅,脈弦數,為肝膽經郁火之證。

方中川芎味辛,性溫,辛香走竄,上可通于顛頂,下可歸于血海,能行血中之氣,開竅通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為君藥。白芷辛溫升散上行,祛風散寒,加強川芎疏散止痛作用,為臣藥。香附、郁李仁入血分,可助川芎行氣活血,郁李仁又可潤腸通便、導熱下行;柴胡引藥入少陽經,并載藥升浮直達頭面,柴胡與香附同為苦寒之品,疏肝解郁、調節氣機,是治肝氣郁結的重要組對;白芥子引藥深入,直達膜原,可去皮里膜外之痰,起到通竅蠲痰作用;白芍斂陰而防此方辛散太過,又可疏肝解郁、緩急止痛;郁金調暢情志;合歡皮蠲憤、化郁解煩,皆為佐藥。使以甘草,調和諸藥,緩解急迫。方中諸藥相合,疏散風寒,并可通絡祛瘀,且發中有收,通中有斂,相互為用,各展其長。一診療效較好,恐川芎辛散太過,故二診減量。本方可應用在肝膽郁火的一些病例中,例如中醫之偏頭痛、西醫血管神經性頭痛等疾病,臨床較為常用。本方疏肝解郁、清熱瀉火,但兼患出血性疾病及陰虛者應慎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胶南市| 湛江市| 临江市| 淮安市| 山东| 大竹县| 潢川县| 汉沽区| 永德县| 清河县| 玉林市| 鲁甸县| 乌鲁木齐市| 屯门区| 彭州市| 抚宁县| 安徽省| 松溪县| 泸定县| 肃南| 页游| 英超| 昭平县| 开封县| 河池市| 澄江县| 华阴市| 台中县| 山阴县| 宝清县| 新建县| 锦州市| 清徐县| 凤台县| 繁昌县| 台州市| 呈贡县| 格尔木市| 广汉市|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