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明朝最后的一位皇帝, 明思宗朱由檢
- 一個偉大王朝的誕生和衰敗
- 是他釀就春色
- 960字
- 2023-05-29 12:12:01
他是大明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勤政節(jié)儉,不好女色,在位十七年沒有任何營建,可以說沒有享受過一天福,他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在位期間沒有一年不天降災禍,他就是貫徹了,君王死社稷的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檢。
公元1627年,沒有子嗣的天啟皇帝朱由校在駕崩前,遺命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檢,17歲的朱由檢即位后改元崇禎,當時宦官魏忠賢權(quán)傾朝野,就連皇宮里也遍布是他的爪牙,因懼怕魏忠賢,朱由檢即位之初,甚至連宮中食物都不敢吃,只吃自己的私藏麥餅,但隨后不久朱由檢便抓住了時機,鏟除了魏忠賢的羽翼,魏忠賢最終親黨散盡,自縊而亡,魏忠賢死后朱由檢立刻將朝野上下開始清算閹黨的行動,并重新起動遭受閹黨迫害的大臣,他派大將袁崇煥鎮(zhèn)守遼東抵御后金,又派參政洪承疇鎮(zhèn)壓陜西農(nóng)民起義,明朝自朱由檢即位以后,開始進入小冰河時期,連年天災不短大旱,饑荒,水災蝗災,瘟疫橫行,糧食連年歉收,百姓食不果腹,民間盜匪,起義軍四起。
公元1642年滿清皇太極進攻遼東,松山錦州失手,大獎洪承疇降清,北方只剩山海關(guān)最后一道屏障,第二年李自成又攻下大同,直逼北京,朱由檢封遼東大將吳三桂為平西伯王進京勤王,可半個月吳三桂等來的卻是氣勢洶洶的起義軍。
公元1644年三月九日,紫禁城外火光四起,朱由檢來到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可偌大的皇宮卻無一人前來,朱由檢感嘆大勢已去,在衣服上用血寫下遺言,朕死無面目去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fā)覆面,認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隨后就在煤山一顆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個十分勤政的皇帝,他每天都帶著心急如焚的狀態(tài)下終日處理大量政務(wù),宮中從無宴樂之事,他努力的程度堪比太祖朱元璋,但由于他性格刻薄且多疑,在位十七年間刑部尚書就換了十七個,又大肆誅殺大臣,相比魏忠賢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朝中無人可用,再加上明朝末年災荒不斷,百姓忍饑挨餓,民不聊生,而朱由檢不但不賑濟災民,反而加大稅收來作為遼東戰(zhàn)場的糧餉,致使大量義軍揭竿而起,舉國動蕩,當滿清扣關(guān)之時,即使只有袁崇煥,孫傳庭等名臣,也不能善加任用,這終國破身亡。將大好山河拱手讓人。
清軍入關(guān)后,為他上廟號懷宗(后取消),謚號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端皇帝(后改愍皇帝),葬于思陵。南明弘光政權(quán)上廟號思宗(后改毅宗),謚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隆武政權(quán)改廟號為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