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乘“十一”長假的余暇,拜讀了作者給我發來的電子版《人本:從工業互聯網走向數字文明》一書。細讀之下,深深感到這是一本近年來難得的關于工業互聯網和工業發展的戰略、方向與路徑方面,做出重大理論創新的好書。

百年巨變,朝向數字經濟、智能時代、數字文明這是歷史的必然。如何從今天工業經濟、工業文明科學穩健地走向新的時代,該書力圖回答這個問題,開創性地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模型(IIEM)及其實現的路徑和方法。

在逐步理解這個模型產生過程和詳細的解析之后,我感到這個模型是在全面分析并吸取了既往各個關于智能制造、工業(產業)互聯網模型長處之后,以作者長期研究和實踐成果為基礎,經過艱苦的研究分析后提出來的,至少具有以下五個特征:一是以工業為基礎,二是以人為本,三是以實現工業價值為目的,四是將工業要素納入分析框架,五是綜合貫通的系統能力,是一本符合中國國情、具有全球價值的理論創新作品。

一是以工業為基礎。作者指出,本書的主線是以工業為主體,強調了工業互聯網的工業屬性,是工業屬性賦予了工業互聯網的關鍵性、基礎性、先導性、決定性作用。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模型中的實體維描述了由企業實體和產品實體組成的工業實體,資源維則描述了“產品-人-機-料-法-環-測”等企業資源,數智維則描述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ICT)如何為上述兩個維度賦能,實現工業及工業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以工業為基礎,而不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強調數智維的存在價值是賦能實體維和資源維。這是該模型區別于其他工業(產業)互聯網模型最突出的亮點,恰當地區分了“體”與“用”的關系,這是具有認識論意義的創新。

二是以人為本。既往關于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的參考模型,大多將信息網絡、數字、算法、算力等技術因素作為重心,很少或沒有將人和企業置于這次歷史性變革的中心位置。理解本書的討論,以人為本,在工業互聯網中至少有兩層重要的含義:首先是人的主導作用,作者指出,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線,人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以人為本是智能制造戰略落地之道。其次,經人工智能、算法、算力等元素展示出來的機器智能是以人的智能為基礎的,作者指出,“人智”是“機智”源泉,應用“人智”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全書用兩章的篇幅,專門闡述資源維上“產品-人-機-料-法-環-測”中的“人”這個特殊資源,描述人的智力資源如何聯入工業互聯網,特別指出,在全社會數字化轉型歷史關頭,人作為企業中最核心資源必須得到真正重視。見物不見人或重視“機智”甚于“人智”是不符合工業互聯網發展本質屬性的,這不是彎道超車,而是走彎路。

三是以實現工業價值為目的。作者提出的工業互聯網生態模型“四流”以動態價值流驅動。這個結論既符合工業的基本屬性,更體現了新技術、新模式的本質功能。工業互聯網四個流(實體流、資源流、數智流、動態價值流)最終要落實到價值流上,企業最終是以從市場獲取回報為宗旨,企業內部考核是以各部門(各環節)創造的可監測、可核算的價值為基準。作者指出:企業實體之間業務往來、需求傳遞、訂單驅動、供應鏈互動,形成了實體流,并沿實體維流動;承載市場需求的產品,以訂單積聚,驅動“產品-人-機-料-法-環-測”資源流,沿資源維流動;穿透企業實體壁壘的數字化數據、信息、知識匯聚成數智流,沿數智維流動;三流合一匯聚成動態價值流。動態價值流以數據形式穿透了企業邊界,交匯了不同生命周期,拓寬了價值覆蓋范圍,映射了實體關系網絡、資源網絡和數據網絡的運行,為企業的管理優化和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基礎。

四是將工業全要素納入分析框架。作者提出的工業互聯網生態模型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將工業或工業企業運營和發展的所有要素納入,這是其他相關模型所沒有嘗試的或沒有達到的寬度和廣度,是又一個重要的創新。模型貫穿供應商(原材料)、制造商(產成品)、銷售商(商品)、客戶/維修商(在用品)四種復合型企業與產品實體;模型囊括制造過程的“產品-人-機-料-法-環-測”全部環節;模型融入穿透實體流和資源流的數字、信息網絡、算法和算力。一個統一的、貫穿全要素的模型對分析和提升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構造適應發展趨勢和企業實情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戰略,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五是綜合貫通的系統能力。從作者過往的研究成果和著作看,他們對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具有良好的造詣。在他們提出的模型中,將工業全部要素融合在一起,將商業過程和制造過程綜合在一起,將工業技術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匯在一起,將人智、機智和數智的互動發展歸納為四種智能范式,將理論產品——工業物聯網生態模型及其實現路徑一并討論,將碳基智能與硅基智能、工業文明與數字文明、歷史和現實有機整合到一個模型、一本著作中。正是這種扎實的跨領域多學科素養、豐富的工業領域知識和實踐,構成了作者挑戰這個戰略前沿課題的能力并形成了綜合性的、開創性的研究成果。

本書討論的是工業問題,但這樣的思維模式和方法論,同樣適用于農業、服務業。

人類歷史正面臨歷史上最重大的歷史變革,這次變革以技術和資源的新發展為契機,以偉大的中華民族重新走向世界中心舞臺為焦點,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民族的崛起、產業的振興,需要技術創新,更需要理論創新。三位作者以自己的努力,為在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的理論和模式創新寫下了濃厚的一筆,為此點贊。

是以為序。

楊學山

2022年10月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东县| 乌拉特中旗| 栾城县| 汝城县| 宜君县| 宜兰市| 镇沅| 子洲县| 凤庆县| 东平县| 阜城县| 刚察县| 华坪县| 阜阳市| 平顺县| 固阳县| 八宿县| 池州市| 波密县| 绩溪县| 娄底市| 曲松县| 尚志市| 新郑市| 合阳县| 垣曲县| 凤阳县| 太湖县| 梅州市| 乌兰县| 芮城县| 大同市| 绥滨县| 阿巴嘎旗| 文昌市| 内乡县| 高唐县| 长海县| 丰宁| 灵寿县|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