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明世宗、穆宗先后逝世,張居正賦役制度改革由盛轉衰,寧夏之役和朝鮮之役相繼發生,誠可謂多事之秋。呂坤這一年28歲,作為心懷家國天下的傳統知識分子,此情此景無疑讓他痛心疾首。雖則未及而立之年,然經歷過喪父失母,為官清廉有異政,學問淵博有奇文的人生蛻變,他開始有意識地沉淀自己,隨得隨錄地創作一本名為《呻吟語》的書,此后的三十年,他的呻吟之語不斷地閃現出哲理的火花,對衰落政...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明世宗、穆宗先后逝世,張居正賦役制度改革由盛轉衰,寧夏之役和朝鮮之役相繼發生,誠可謂多事之秋。呂坤這一年28歲,作為心懷家國天下的傳統知識分子,此情此景無疑讓他痛心疾首。雖則未及而立之年,然經歷過喪父失母,為官清廉有異政,學問淵博有奇文的人生蛻變,他開始有意識地沉淀自己,隨得隨錄地創作一本名為《呻吟語》的書,此后的三十年,他的呻吟之語不斷地閃現出哲理的火花,對衰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