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孔子世家》載,孔門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孔子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十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并據此進行分類教學。按照學生不同的品行和專長,孔子曾把他們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孔門四科”只是表明孔子十分重視這四種能力,而其所教授的,則遠不止這四門。而四科中德行列在首位,足見圣人的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光明一個人的德行,在此基礎上發展好其他三科,此人定成國之重器,此謂德才兼備;德行缺損,卻有...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史記·孔子世家》載,孔門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孔子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十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并據此進行分類教學。按照學生不同的品行和專長,孔子曾把他們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孔門四科”只是表明孔子十分重視這四種能力,而其所教授的,則遠不止這四門。而四科中德行列在首位,足見圣人的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光明一個人的德行,在此基礎上發展好其他三科,此人定成國之重器,此謂德才兼備;德行缺損,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