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能遇見23°C教室
- 俞芬
- 1186字
- 2023-07-07 19:06:03
三色席卡助力開學
上屆接手新班,被孩子善意批評過:俞老師會犯迷糊病,稱呼同學名字常常張冠李戴。
自己的個性馬大哈,以前并不在意這事,認為剛開學叫錯情有可原。有了孩子這句話的提醒,我意識到小家伙們也挺在意,叫錯名字有失自己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就把叫名字的事看得認真起來。
暑假里,在于潔老師的文章里,看到他兒子新學期借用席卡認識新學生,我當時就覺得這一招挺好,比在講臺桌上貼座位表的方法好。好在哪里?我認為:
1.新任老師上課點名更方便
使用座位表,邀請學生回答問題時,老師還得走到講臺桌前低頭去尋找名字,這一過程既費時又會打斷上課的節奏。現在席卡一放,老師上課想邀請誰回答,只要余光掃一下就能輕松喊出孩子的名字。
2.更易把名字和人對應起來
席卡放在孩子面前,上課、下課無意間一遍遍看到,無形之中一次次把孩子和名字對應起來,這樣幫助新任老師盡快認識孩子。
3.孩子的自我感受不一樣
席卡相當于名片,有一種身份的象征,就像我們參加會議,若是會桌上放了寫有自己名字的席卡,隱隱有種自豪感。
這學期接手新班,我就借用席卡來助力開學工作。當然,根據我的需要對席卡做了一些改進:要求孩子用紅、黃、綠三種顏色制作“三色席卡”,一面寫上自己的姓名,一面寫上新學期自己追求的目標,還有一面寫上“OK”。
三面分別有什么用?我跟孩子們解釋:寫上你的大名是為了讓新任老師盡快認識你;寫上目標是為了讓你自己明白新學期努力的方向;“OK”是你完成任務后發出的信號,既是你宣告勝利,也便于老師了解總體情況。三面顏色全班進行了統一:黃色一面寫名字,紅色一面寫目標,綠色一面寫“OK”。
今天早上孩子們把三色席卡都帶來了,要讓孩子重視它,課堂上要花些時間做些文章。
第一,展示自己的作品。昨晚所有孩子都動手參與了制作,不管漂不漂亮都讓孩子高高地把自己的作品舉起來展示給同學們看。這一過程雖然我沒有去評價制作的好與壞,但孩子們在左右環視中已經有了學習。
第二,交流新學期的目標。自愿上臺分享,一開始大家表現得有點羞澀,幾個孩子上來發言后場面就積極踴躍了,其實大部分孩子都愿意交流,他們講得也很實在。
有孩子寫著“爭取上課大膽舉手發言!”她補充說:“我其他方面表現都還行,就是膽子有點小,我想改變,讓自己有進步。”
有孩子寫著“把語文成績提高上去”。他解釋說:“四門功課,我的語文成績最不好,這學期補補短板。”
有孩子寫著“期末四科成績超過360分”。我問他:“你打算怎么努力?”他說:“我從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做起!”回答得字正腔圓。
孩子一個個輪流上來,其他孩子認真聽,聽別人的對自己也肯定有所觸動。因為時間有限,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分享的機會,最后請全體同學站起來大聲讀給自己聽,新學期目標牢牢記在心上。
三色席卡放在課桌上就像一盞航行燈時時提醒,時時指引孩子向著所愿努力,努力成為更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