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創新:騰訊憑什么贏
- 成旺坤
- 1350字
- 2023-07-07 19:35:52
從扎根本土到布局全球
互聯網天生具有跨地域、跨時空的特性,因此,互聯網企業也就先天有著國際化運營的趨勢。
騰訊出海已經有幾年的嘗試,在2011年時,騰訊就從高盛挖來了詹姆斯·米歇爾,命其擔任騰訊的首席戰略官,主打的就是海外投資。
在早些時候,騰訊主打的還是微信,騰訊針對海外用戶開發的WeChat的注冊用戶正在快速增長,目前用戶已經超過了7000萬。除了我國國內,WeChat還成功進入了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墨西哥、巴西等國家和地區。
為了開拓海外社交市場,騰訊做了很多嘗試,曾經不惜重金與明星們簽約廣告。2013年,騰訊聯手足球巨星梅西,大力推廣海外版微信。這個廣告在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均有上線,如圖2-3所示。
同時,騰訊也沒忘記和海外的知名企業合作。例如,在泰國,騰訊就與當地知名飲料品牌Chang密切合作,為Chang開通了官方賬號,開展表情定制、線上與線下的聯合運營等。

圖2-3 騰訊開拓海外社交市場
這種主打社交產品的海外布局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Facebook等國際重要社交巨頭的打壓下,騰訊卻有些舉步維艱。有統計顯示,Facebook在全球已經擁有超過20億的用戶,活躍用戶數量約占全球活躍互聯網人口的60%。
為了與Facebook搶占市場,騰訊也做了一些嘗試,例如,仿照Facebook的版本推出“社交+購物”的產品。但這些嘗試的效果還沒有顯現出來,同時它也是一種非常燒錢的舉動。那么,有沒有一種成本低廉,既能賺錢又能迅速擴張至全球的產業布局呢?
在這種情況下,騰訊改變了方向,選擇以游戲為主、社交為輔的方式,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騰訊的布局并不是直接將國內的產品推出海外版的方式,而是加大海外戰略投資和并購力度,以此來打造全球游戲的投資組合。
從2013年開始,騰訊頻頻出擊,大肆燒錢投資和收購海外游戲公司。例如,花費86億美元收購Supercell,花費30億美元收購Rovio Entertainment。2017年8月1日,騰訊又以1.563億元人民幣對英國游戲開發商Frontier Developments進行了戰略投資,成為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從游戲引擎到游戲的制作發行,騰訊都在出擊,幾乎涉及了游戲行業的每一個方面。
過去的5年,騰訊總共在全球游戲投資和入股中花費了625億美元,這一數據遠超中國其他互聯網巨頭,如阿里巴巴、百度等,騰訊也成為在全球游戲領域里最活躍的參與者。
這一系列動作也為騰訊帶來了豐收。2016年年底,騰訊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游戲廠商,超過了傳統的Sony、EA等知名企業。
除此以外,騰訊還在全球進行了包括云計算等方面的布局,而這個布局目前主要是為騰訊的游戲帝國服務。綜合來看,騰訊的海外投資主要集中于游戲、電商和社交三大領域,其中游戲占比達70%。
近年來,《和平精英》的巨大成功更是讓騰訊看到了“游戲+社交”的巨大希望,騰訊很可能基于這種模式,利用并購和參股的產品進行嘗試,來與其國際化的主要競爭對手Facebook相抗衡。
2017年6月22日,騰訊游戲云全球化建設和生態戰略在騰訊“云+未來”峰會游戲專場上亮相,騰訊游戲云資深產品經理馬亮在會上說:“中國游戲出海每年至少保證在35%的增長,而中國企業關注的游戲市場每年都有20%以上的增長比例。中國游戲企業在當下的時機出海,成長空間非常大。”
在全球化進程中,騰訊逐漸從扎根本土走到了布局全球,并且成為一家以游戲為核心,帶動社交、云服務、內容、廣告、電商等方面業務的全球化公司,并且還在不斷攻城略地。所有這一切來得太快,讓我們不得不細致拷問:在騰訊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