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貨幣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小時候在農(nóng)村長大,那時候還沒現(xiàn)在這么“摩登”,我家的祖屋(現(xiàn)在早沒了)是名副其實的大青磚壘的,瓦縫里還真長著狗尾巴草,后墻上大片的苔蘚,屋檐下面還有個燕子窩。奶奶還有自己存起來的銅錢,我們的方言叫它“爬錢”,后來,這些銅錢全被我拿來做成毽子踢飛了。根據(jù)我不靠譜的記憶,錢上好像都有“××通寶”的字樣,難道當年我踢飛了我們家不多的幾筆遺產(chǎn)嗎?
但實際上我之所以會把那些“爬錢”踢飛,當然是因為那些錢已經(jīng)不能當做錢用了,如果沒有收藏和歷史的意義,那么那些“爬錢”就是廢銅爛鐵了。這就牽扯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那就是貨幣的演變歷史和配套的貨幣制度的更換。
貨幣是用什么材料來制作的?是用貝殼還是銅鐵?金銀還是紙張?貨幣材料是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自然產(chǎn)生的,但國家要對此從法律上給予肯定和保護。古代的金、銀、銅幣、交子,現(xiàn)代用的紙幣等都采用了不同的材質(zhì),但這并不影響貨幣滿足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需求以及方便商品交換的功能。因此,貨幣的材質(zhì)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狀況達到什么階段了,以及能否得到大家的認可,也就是貨幣的信用能否被接受。
實物貨幣是最早的貨幣。這是由普通商品充當?shù)模颈3衷行螒B(tài),且在交易過程中不固定地充當交易媒介的貨幣。古代歐洲以牛為貨幣,其他地區(qū)也有以鹽、煙草等為貨幣的。中國很多跟財富有關系的字都有“貝”字旁,就是因為咱們最早的實物貨幣是貝殼。
接著我們的貨幣就進入了“金屬時代”,青銅、鐵器的冶煉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貨幣也進入了以金、銀為基準的金銀本位的時代。金屬貨幣因為其價值比較高,不易磨損,易于分割,統(tǒng)治貨幣制度很長時間。實物貨幣與金屬貨幣統(tǒng)稱為商品貨幣,因為它們既可以作為貨幣使用,也可以作為商品使用。
最早的金屬貨幣是金屬條塊形狀,是一條條、一塊塊的。由于金屬條塊每次交易時都要鑒別真?zhèn)巍y量成色、進行分割,非常不方便,所以鑄幣就出現(xiàn)了。在我國秦朝以前,鑄幣的形態(tài)五花八門,并不都是圓形方孔的。有的形狀像一把刀,有的像一把鏟,有的像車輪。大約在戰(zhàn)國,當時的齊國、燕國、秦國才出現(xiàn)了圓形方孔的銅錢。面對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鑄幣,秦始皇在統(tǒng)一中國時沒有忘記在公元前221年堅決廢除各種貨幣形態(tài),統(tǒng)一規(guī)定為圓形方孔模式。那為什么自秦以后歷朝歷代的鑄幣多承襲秦制,是圓形方孔的呢?這其實是蠻有道理的。
古代鑄造銅錢一般采用泥范澆鑄法,所以錢的邊緣比較毛糙,不但不美觀,而且時間長了穿錢的繩索容易被割斷。只有外形變成圓的,才能較好地解決這兩大難題。
要知道,那時候的銅錢是輔幣,1000個為一貫。為了方便鑄造時的細加工,需要把銅錢穿在一根圓棒上。后來把圓棒改成方棒,在銅錢當中開方孔,就能保證加工時銅錢不會亂轉(zhuǎn),這樣就幾十、上百倍地提高了銼磨效率。而且圓形的貨幣與其他形狀(如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貨幣相比,不容易刺破衣服、損壞運輸工具。圓形中的方孔雖然不大,卻能節(jié)省1/4的銅料,這在古代來說非常重要。更不用說這樣的方孔便于用繩串在一起,既便于計數(shù),也便于運輸;方孔的位置便于錢幣上的文字定位,便于人們辨別錢幣的真假。
說起來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了,歷朝歷代對錢的稱呼也很多,以下摘錄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跟大家分享一下。
泉。泉在戰(zhàn)國時期與“錢”近音,直到現(xiàn)在,集幣迷們?nèi)匀灰匀严喾Q,錢學家也被稱為泉學家。
鄧通。鄧通是一個人,曾被漢文帝破例允許開礦鑄錢,此時的貨幣因此而得名。
貨泉。王莽稱帝后十分嫉惡“劉”字(因為他篡奪的是劉姓的江山),而劉的繁體字“劉”正好是由“卯、金、刀”三個字組成的,而錢的繁體字“銭”中又恰好有“金、刀”兩個字,于是他下令稱錢為貨泉。
白水真人。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后,對王莽所定的“貨泉”十分欣賞,究其原因在于其中的“泉”字可以分拆成“白”“水”兩個字,而他當初起兵的地方正好是白水鄉(xiāng),所以他干脆把錢改稱為白水真人。
阿堵物。南北朝名士王夷甫為人清高,從來不提錢字,而是把它稱之為“阿堵物”。阿堵是當時的一種口語,意思是“這、這個”。
青蚨。據(jù)《搜神記》介紹,青蚨這種蟲子產(chǎn)子后會“飛去復飛來”,所以,把錢稱之為青蚨,多少寄托了希望它“久用不減”的心愿。
上清童子。唐代《博異志》中提到與一位名叫上清五銖的童子一番對話后揀到一枚五銖錢的故事,以此表示錢就是上清童子的化身。
沒奈何。宋朝張循王家里非常富有,他把每1000兩白銀熔成一個大球,稱之為“沒奈何”,意思是說連竊賊也對它無可奈何,絕對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把這個大球搬走。
所有貨幣名稱中,流傳最廣的是“孔方兄”。孔方是對貨幣形狀的一種描述,因為它們的四周是圓的,圓的內(nèi)孔卻是方形的。這個典故出自晉惠帝元康年間,那時候社會非常功利,處處唯利是圖。于是文學家魯褒專門寫了一篇譏諷世風的文章叫《錢神論》,其中有“親之如兄,字曰孔方”一句。文章廣為傳頌,孔方兄就成了錢的同義語。
金屬貨幣盡管有種種優(yōu)點,卻也有缺點,貴金屬大多很重,存儲攜帶均不便,大宗交易尤甚,于是后來就發(fā)展出來代用貨幣作為經(jīng)濟活動中金銀貨幣的代用品,代用貨幣通常是由政府或銀行發(fā)行代替金屬貨幣流通使用的紙幣。這種代用貨幣事實上是一種可流通的實質(zhì)貨幣收據(jù)。比如早期的銀行券就是由銀行發(fā)行的,可兌現(xiàn)的紙幣,以金、銀為發(fā)行保證,可以隨時兌換為金銀,這就是貴金屬本位的代用貨幣。
代用貨幣的進一步發(fā)展就是信用貨幣,只作為信用關系的產(chǎn)物,不再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物,不能與金屬貨幣相兌換,是純粹的貨幣價值符號。因而它是一種債務型貨幣,國家把你工作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拿走,然后給你紙幣作為他虧欠了你多少價值的憑證,這份憑證可以互相交易,所以信用貨幣必須要以國家信用為擔保,才能發(fā)揮作用。
- 數(shù)據(jù)思維:讓大腦更清醒(套裝共4冊)
- 新時期農(nóng)村土地熱點問題研究:以重慶為例
- 梁小民的極簡經(jīng)濟課
- 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誕行為學
- 企業(yè)文化:管理思維與行為
- “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能源互聯(lián)(2018)
- 成渝經(jīng)濟圈經(jīng)濟效率評價與治理研究
- 長尾理論
- 美元陷阱
- 采購談判實戰(zhàn):合作策略+議價技巧+合同達成+價值鏈構建(第2版)
- 人類世的“資本論”(譯文坐標)
- 循環(huán)式增長:企業(yè)如何在萬物智聯(lián)時代持續(xù)盈利
- 大數(shù)據(jù)在智能物流中的應用
- 開放藍本: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
- 人力資源管理新邏輯:人人都是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