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首戰告捷
書名: 南宋末年:幫助呂文煥守襄陽作者名: 京西南路制置使本章字數: 2110字更新時間: 2023-06-30 18:00:00
“砰!”
“砰!”
“砰!”
......
忽然,元軍戰船后陣傳來震耳欲聾的響聲。
汪惟正轉頭望去,只見北面的山坡上,連續不斷的有炮彈飛出,砸在江面上,激起一條條的水珠。
“有埋伏!”
原來,昨晚親自勘察了戰場地形之后,呂師圣就命令郭襄領著炮營,連夜將剩余的四十門內力炮,全部搬到橋堡山來設伏。
陽頂天領著龜陵城五百守軍,與炮營一起,牽著騾馬,在高低起伏的山間小道上,艱難的把內力炮搬運到位。
今天開戰之初,宋軍水師戰船上只是用原裝的火炮,稀稀拉拉的放了幾炮。
趁著兩軍戰斗陷入膠著之時,郭襄一聲令下,內力炮瞄準了敵船后陣,開始發炮。
經過第一輪的試射,宋軍炮兵迅速微調炮口。緊接著又是一輪齊射。
這一次,炮彈紛紛落在了元軍戰船上。元軍尾部的七八艘戰船中彈,有兩艘吃水線以下破了洞,開始下沉。
宋軍的炮兵,經過幾個月的訓練,操炮已經非常熟練了。而且,通過大量的訓練反饋,馮時中也對炮彈做了數次改良。
原來動物脊骨做成的發射包,用銅做彈殼。但是目前還是從前面炮口裝彈藥,每次發射完,褪彈殼就很麻煩。
改進之后,直接用麻布包著發射包,先放入炮管中,再放入炮彈,就可以直接發射。
用火藥做動力的火炮發射之后,還需要用濕抹布清理殘渣,防止有殘余火星引燃下一發炮彈。
而內力炮不是用火點燃的,因此就省了這一步。打完之后,直接再丟一個發射包進去,然后放入炮彈,就可以繼續發射了。
因此宋軍的炮彈射速很快,密集的鐵彈已經擊沉了好幾艘元軍戰船。
“對準受傷的敵船,擊沉為止。”
郭襄再次強調炮擊的原則。呂師圣昨天在這里定下的計劃,就是出其不意,將元軍后陣的戰船擊沉十幾艘,阻塞航道。
如此以來,元軍這一萬水師就沒辦法逃跑了,必定要被全殲在這里。如果重慶那邊,還有支援的敵船,也會被沉船阻擋,無法來參戰。
山坡上的炮彈還在連續不停的發射,元軍后陣的戰船陸續被擊沉。
汪惟正此時已經洞悉了呂師圣的企圖,他連忙發下好幾道軍令:
“令投石船迅速調轉船頭,對準山坡的火炮,進行壓制?!?
“令所有戰船加速,沖進戰場,不要堵塞航道?!?
“令步軍全部上岸,把敵軍的火炮全部干掉?!?
汪惟正這次出來劫掠,除了水師以外,船上還帶了兩千步兵刀盾手。因為要上岸攻打宋朝軍民的營寨,搶劫糧草財物,都需要步兵動手。
元軍的投石船紛紛靠近北岸,開始向宋軍的炮兵拋出石塊。
郭襄將炮兵分作兩隊,一隊繼續炮擊元軍后隊船只,另一隊與投石船展開炮戰。
投石的威力、射程都比不上宋軍的內力炮。每次發射,需要士兵轉動絞盤,先把配重的巨石吊起來,再安放石塊。擊發時,巨石下落,將石塊拋出。
整個操作過程繁瑣,耗時很久,射速也遠遠比不上內力炮。
投石船如果拋錨不動,就很容易被宋軍瞄準擊沉;如果在江面上航行起來,自己又很難瞄準宋軍。
所以壓制作用有限,宋軍的炮彈還是連續不斷射來,元軍的戰船還在不斷的被擊沉。
元軍步兵悄悄的爬上北側山坡,一路潛行,繞到后方。準備出其不意,直沖宋軍炮兵。
慢慢的摸到了炮兵陣地的后方,前面的山坡上是一片稀疏的樹林,已經能夠看到宋軍操作火炮的身影閃動。
元軍不再隱藏身形,直起身來,發起了沖鋒。
突然一腳踏空,跑在前面的幾十個元軍掉進了陷阱了。
“哈哈哈,本將軍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給我殺?!?
呂師圣早就算準了元軍會來偷襲炮兵,陽頂天率領的五百守軍,運完炮之后,就在后方護衛。
陽頂天見炮兵忙碌的安置炮位,炮擊元軍。而自己的人卻在一邊閑著,于是也發動起來,先挖了一些陷馬坑。
如今元軍沖來,正好掉入陷阱里。
陽頂天手拿單刀,領著龜陵城的五百守軍,就沖了上去,和元軍戰在一處。
郭襄見狀,又調撥五門內力炮,調整炮口,前去支援陽頂天。
陽頂天也是神勇無敵,沖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左右砍殺。將元軍殺的連連后退。
龜陵城守軍早就知道這位陽衙內英勇善戰,跟在他的后面奮勇殺敵。
汪惟正聽到山坡上喊聲震天,以為自己的妙計見效。
許久之后,卻不見宋軍的炮彈減少,炮兵依然在有條不紊的發射。而自己的后隊戰船已經沉了二十多艘。
“糟糕,山坡上也有埋伏?!?
“如此以來,只能指望重慶的援軍早些到來,將敵軍擊退。”
然而他已經等不到重慶的援軍了。
又經過幾輪炮擊,元軍后隊的沉船基本上把航道全部堵死了。
宋軍水師那邊突然爆發出一陣整齊的喊聲:“退路已斷,速速投降!活捉汪惟正?!?
緊接著,交戰河段的北面山坡上,忽然豎起了大量旗幟,戰鼓聲響徹戰場。到處都在喊著“活捉汪惟正!”
北岸這一帶,是陽立領著兩百龜陵城守軍,在樹林中故意設下的疑陣。他們多設旗幟,敲響戰鼓,等到炮兵截斷元軍后路之后,立即發動。
元軍水師,見后方航道早已被自家的沉船堵死,戰船不能撤回,后方的支援也不能到達。
而宋軍卻還有埋伏,頓時軍心不穩,陣型開始慌亂。
呂師圣趁機領著前鋒營向前猛沖猛殺。元軍抵敵不住,紛紛后撤。
汪惟正見己方士氣已經崩了,被擊潰只是時間問題。嘆了一口氣,命令旗艦向南靠岸,領著親兵,棄船上岸,逃命去了。
南邊有一條黎香溪,汪惟正沿著這條小河,穿過崇山峻嶺,直奔重慶而去。
元軍見主帥上岸逃走,全軍潰散,紛紛向后逃走。有的駕船,有的跳船游泳,都向南岸逃去。
“投降免死!”
“投降免死!”
宋軍紛紛呼喝,東川行樞密院的士卒,普遍都沾滿漢人的鮮血,不敢投降,越來越多的人跳江逃跑。
宋軍在船上射出箭矢,把江里的潰兵一一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