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昝萬壽
- 南宋末年:幫助呂文煥守襄陽
- 京西南路制置使
- 2005字
- 2023-07-25 08:00:00
“老郭,你可是把兄弟們都害慘了。我們這幫四等人本來日子就難過,你搞個獻城投降,我們更是處處被猜疑。你如今又到處當說客,我要是不砍了你,晚上忽敦就會知道你來過了,馬上奏我一個通敵之罪。”
“你先別擔心晚上的事。現在呂家軍就在城外,你是打算聽我一言,獻城投降?還是砍了我的人頭,取信于韃子,頑抗到底。然后被攻破城門,斬首示眾?”
昝萬壽聽到這話,笑了起來:“樂山城比你的登高城堅固,火炮、回回炮、床弩一應俱全??刹皇沁@么容易被攻破的?!?
“你樂山城墻就算是鐵打的,和劉垓、也速答兒的九萬大軍相比如何?還不是談笑間灰飛煙滅?常勝將軍呂制使,親率大軍就在城外。他念著你我幾人,也曾經力抗韃子血戰十年有余,也曾經守護一方百姓免遭屠戮,才愿意讓我進城,給你一個機會?!?
郭漢杰不愧是專業勸降使者,對于談判的語調、語氣、用詞都拿捏的非常精準,甚至連挑眉毛、拍桌子的動作,也恰到好處。
“老郭,你如今到那邊有兩個月了,我有兩個問題想要問你。我們這么多年的交情,你要對我說實話。”
昝萬壽的心里一直認為,呂師圣派人來勸降的目的,根本不是因為念著什么以前的功績,只是為了快速通過這里去取成都。
他同樣也明白:如果自己在這里抵擋對方,對方固然可能拿不下成都了,但花上幾天時間把樂山踏平還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他才愿意把郭漢杰放進來,聊一聊投降的事。關于投降,他有一直有兩個疑慮:
“第一,我們畢竟是降過元朝的人。目前有用得著我們的地方,過去之后還能茍延殘喘。等川蜀平定,朝廷會不會秋后算賬?
第二,蒙元勢大,大宋朝廷還能堅持多久?我們降而復叛,若是等上兩年,大宋被元朝滅了。那時候,恐怕再劫難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所有宋朝降將都擔心的問題。眾所周知,大家都討厭反復橫跳的小人。
所以凡是降過一次的人,再降第二次的時候,往往比第一次更謹慎。
但是,如果降了兩次都沒事,那么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以后會反復的降來降去。
“我跟你說實話,這兩個問題,我對大宋朝廷一點信心都沒有。但是,我對呂制使有信心。
他這個人,能征善戰,智勇兼備,心胸寬廣,志向遠大,重信守諾,用人不疑。
我城破勢盡才降,他卻馬上放我一人去虎頭城內勸降;大戰來臨之際,他卻讓我單獨領原來的兵馬守城;我營中士卒,糧餉裝備都是相同的標準供應。
有這樣的統帥在川蜀,何愁打不贏韃子?”
郭漢杰越說越是動情,作為守護敘州十幾年的父母官,他當年是糧草耗盡,要求韃子承諾不屠城之后才投降。
無論是從情感上,還是從他所受的教育來說,他都更愿意看到漢人振作,收復失地。
如今總算是夢想成真,他每次談起來,總是忍不住激動不已。
昝萬壽跟郭漢杰又有不同。
昝萬壽之前領兵反擊成都,反攻云頂城,數次取得大捷,被宋朝封為成都府路制置副使、知嘉定府。
這已經是一方大員,所以他本來是打定主意,要與樂山城池共存亡。當年他在城外設下埋伏,又在城內固守,準備趁元軍不備,內外夾擊。
誰知道,被元軍看穿了計策,先在外圍大肆搜撿,殺死了伏兵;又日夜攻城,打破了城墻。
到了臨死報國的最后一刻,昝萬壽卻退縮了,他不想死了。
“水太涼”是每一個亡國之臣都要面臨的終極考驗。
于是,昝萬壽在城破之后,跪地乞降。做出了這樣的事跡之后,他的價值觀也發生了改變,如今追求的是實用主義了。所以昝萬壽說道:
“呂制使此人,我也耳聞已久。他雖有大才,比之余玠又如何?有如此朝廷存在,他的上限就是余玠第二。到時候自身難保,更不用說保我們這些人了?!?
“哈哈哈,哈哈哈。”郭漢杰聽了此言,放聲大笑起來。
“有話就好好說,你笑什么?再笑,我可就真的斬了你的頭去邀功了?!?
“老昝,先寄下我的大好頭顱。我之所以笑,就是因為我之前和你有同樣的擔憂。但是,呂制使絕不會是余玠第二。
有些話,我在這里也不敢明說。我只能告訴你,呂制使手下有兩員大將:一人名喚余守直,是余制使的孫子;一人名喚王安節,是王堅的兒子。”
郭漢杰說完這幾句話后,就不再言語,端起桌上的茶杯,慢慢的咂著味道。他要給昝萬壽時間,來消化自己的話語里隱含的信息。
余家家破人亡的事,川蜀之人皆知。余守直領著江湖草莽在川蜀混跡多年,既反朝廷,又抗蒙元,川蜀之人也知。
昝萬壽反應的時間,比郭漢杰想象的要短,片刻之間,他的眼睛就變得明亮有神,激動的看著郭漢杰。
“是的,就是你心里想的那樣。”
對于昝萬壽和郭漢杰這樣的降將來說,他們很難再對宋朝產生誓死效忠的心態,反而更傾向于效忠同樣信奉實用主義的強者。
“呂制使身邊目前只有江湖義士郭家和余、王兩人算是真正的心腹。你、我這樣的人,可以真的被收編成呂家軍。對他來說,會比用朝廷的那幫將領更放心。如果萬一有那么一天,我們只能跟著他走,朝廷的那幫人會跟著誰走,就不一定了。”
郭漢杰已經把這個問題考慮得非常透徹了,朝廷原有那幫武將,目前都還在各地守城呢。而自己,卻可以隨師征伐。
“老郭,你別怪我謹慎。畢竟關系著自己的身家性命,還有手下兩千兄弟。我不能單憑你這幾句話就做決定。我的親自見一見呂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