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武俠小說征文大賽
書名: 從1990開始當制片人作者名: 時與塵埃本章字數: 2124字更新時間: 2023-06-16 18:30:00
“現在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具體的文星你考慮吧。”
當晚,司文星就接到了林如東的電話,林如東是在自己家,司文星是在蹭公家的電話。
林如東的話講的很簡單,他隱去了商務印書的運營方案,這畢竟不能外漏。
但是兩個人交談的核心是清楚的。
書很好!
這是毫無疑問的,不僅是林如東還有老林都認同。
所以商務印書想要使用射雕做一些系列活動,司文星需要簽合同,在保留版權的情況下,全權委托商務印書進行運營,商務印書將以二十萬的價格,一次性支付司文星射雕的稿費,這大概相當于每千字二百塊錢,毫無疑問屬于頂級作家的稿費了,而后續(xù)的版稅,每一本書,司文星可以分到售價的百分之五。
而相對的,商務印書如此巨大的付出,顯然是有條件的,司文星需要在未來,寫出三部武俠小說交由商務印書進行出版發(fā)行,且在字數上需要與射雕相近。
商務印書特別要求,必須是武俠小說。
顯然是看重了司文星的武俠小說寫作能力。
講道理,司文星感覺這完全不合理,什么時候出版社會對一個新人做出這么大讓步?
射雕雖然好,但是新人新作,出版方不會發(fā)瘋到這個程度。
司文星想不明白這里面商務印書在打什么主意,他畢竟就是個剛畢業(yè)的學生,做節(jié)目是專業(yè)技能,出了影視制作相關的圈子,他也就是個普通人,雖然他是穿越者,但是穿越者也不能生而知之,穿越者也是人啊!
當然他搞不清楚,但是這并不妨礙司文星明白,這肯定是林如東在其中運作。
正常情況下出版社打壓新人才是正常道理。
“謝謝了,如東。”
“客氣什么,書是你寫的,我就是個搬運工,你自己考慮一下吧。”
司文星覺得沒什么考慮的了,林如東這種業(yè)內人士肯定把什么都辦好了,當下笑道:“沒什么考慮了,就這么辦吧。”
林如東在家也笑道:“那就這么辦了,這兩天你等商務印書的電話。這幾天我就不和你聯系了,我要進行新一輪的訓練了。”
“那我就祝愿未來的大明星出道順利了!”
司文星誠摯的送出了祝福。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隔天,老林拿著司文星的書稿,到了他上班的地方,也就是商務印書,之所以又拿了一次,是因為昨天晚上老林從商務印書把書稿拿回家了,他沉迷其中的故事,又看了一遍。
商務印書就坐落在燕都二環(huán)之內,作為種花家出版發(fā)行的巨無霸,在出版發(fā)行方面,本身有著無可比擬的權威。
每天嘗試給商務印書投稿的作者不能說是車載斗量,也是一個足以令人膛目結舌的巨大數字,畢竟在90年代,如果說誰是個作家,那足以令人高看一眼。
即便不提名望,就是稿酬方面也足以令人滿足。
按照國家關于出版發(fā)行方面的保護規(guī)定,種花家1990年,對于出版發(fā)行的稿費是有明確的數字規(guī)定的。
最低千字十元!
可別小看千字十元。
這年頭一個人的工資,一個月才能有多少錢?
司文星在央視工作,算是最頂級的單位了,還是技術崗位,不提他論外的獎金數字,他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才366塊錢,這還是燕都啊。
就更不要提整個種花家的平均工資了。
這可不是三十年后自費出書的年代,這年頭一個人如果能夠進行寫文發(fā)表,那真是名氣和金錢同時來到。
而作為在出版機構工作的編輯們,那也是個個頂級大學文學系畢業(yè)的高材生,這份工作方方面面都稱得上優(yōu)異。
老林是商務印書妥妥的高層,也是最年輕的高層,商務印書是央企,所以某種意義上兼具著企業(yè)和單位的管理方式,從行政層面老林也是級別不低的。
他一路走來,打招呼的人多如牛毛,老林也都笑著點頭。
到了辦公室,老林就讓秘書去找流行文學科室的負責人,讓他來一趟自己辦公室。
在商務印書這樣的巨無霸,對于內部結構有著明確的劃分,也不是什么科室都要負責出版發(fā)行的任務,這些科室中,有些是教育書籍、有些是工具書籍、有些是翻譯著作、有些是學術著作,林林總總、大小不一的科室足有十幾個。
而流行文學科室作為最大的科室之一,它們主要負責對于小說之類的流行文學進行收稿、編輯和出版,而整個流行文學科室之下還有更多的細分。
但是老林作為高層,肯定是直接見流行文學的總負責人。
總負責人名叫宋盾,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見到宋盾走進來,老林道:“坐,最近出版銷售的情況怎么樣啊?”
誰也不喜歡見領導,尤其是這種管著銷售的大領導,好的時候未必能得到夸獎,壞的時候肯定是少不了幾句批評,所以聽到老林這么問,宋盾下意識心里就是一緊。
“還可以,銷售數據和上個月對比沒有太大的波動。”
老林沒有說話,點了點頭。
宋盾一看老林不說話,想了想還是自己多說點吧,免得不好收場。
“現在市場比較平淡,今年到現在也沒有什么特別大的爆點,整個流行文學部門,今年百萬銷量的佳作也僅僅只出現了一本,和咱們體量差不多的各家出版社也一樣,目前市場情況只能說是平穩(wěn)。”
老林當然明白宋盾的意思,甩鍋嘛,不奇怪。
思量后,他說道:“武俠小說的庫存清的怎么樣了。”
宋盾心里一咯噔,心說老林今天有事,武俠小說今年特別不好賣,賣的最好的也不過是十多萬的銷量,顯然受眾對于武俠小說有些厭倦了。
而這些信息,前半年已經做了不少匯報了,老林不可能不清楚,而現在老林居然明知故問,顯然這里頭有事,但是他不知道老林到底什么意思,只能謹慎的說道。
“總監(jiān),武俠這兩年沒有佳作問世,整個市場都比較低迷,武俠市場比較穩(wěn)固。”
看著宋盾的小心翼翼,老林是很理解的,他也發(fā)愁這方面,但是今天不一樣了,老林樂呵呵的往自己的椅子靠背上一靠,他看著宋盾。
“老宋啊,你說,咱們搞個武俠小說征文大賽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