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亂
- 大明:離京三年,嚇壞了朱厚熜
- 華盛文方
- 2130字
- 2023-06-03 23:36:50
等將他們送走后,朱載晉才打開那個包裹,看到里面有幾十條番薯根莖被泥巴包裹著。
雖然長相不好看,葉子發蔫了,但確實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番薯。
“王爺,這東西真有這么神奇?”左延看著這丑不拉幾的東西,忍不住問道。
“那是自然!”
朱拓笑道:
“這東西雖然平平無奇,但是可以做糧食、做面、做菜,更重要的是,這玩意畝產十石,見過這么高產的糧食沒?”
“畝產十石?”
左延當即虎軀一震,腦瓜子嗡嗡嗡作響。
畝產十石……
一石也就是后世的一百二十斤,而十石就是一千二百斤。
雖然聽著并不是很多,但在這個時期,粟米、小麥每畝地也就產一百多斤。
現在有一種作物能夠畝產一千多斤,整整翻了十倍啊。
左延當即不淡定了。
“不僅如此啊,這玩意還適合貧瘠的土地,也不用精心打理。它的葉子,也能做成蔬菜。它的果實,曬干后能儲存三年。”
左延又仔細看了看,青黃色根莖,蔫了吧唧的,怎么看都是平平無奇的樣子。
就這,畝產十石?
儲存三年?
左延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很明顯,他對此持懷疑態度。
“王爺,你是不是被人騙了?”
“放屁,本王英明神武、無所不知,向來只有本王騙別人的份,騙本王的人還沒生出來呢!”
朱拓當即就急了。
左延又問道:
“那王爺又怎么知道這東西如此神奇的?”
“呃,本王從小就博覽群書,這玩意從書上看到的。”
“那書呢?”
“被本王燒了。”
左延嘴角一抽,又拿著那根莖琢磨了好一會兒,問道:
“王爺,這玩意……番薯種多久一熟?”
“慢則四月,快則兩月。”
“什么?兩個月?”
左延差點驚掉下巴,這玩意熟的這么快,早熟啊!
“這玩意得看品種,有的早熟,有的晚熟,還有的結出來黃果實,還有的結出來白果實,不能一概而論,還有,這也和地質有關。”
想到這里,朱載晉突然覺得,得找點熟悉農業的人才,再劃出一塊試驗田,專門搞農作物實驗,最好能多搞出來幾種品種。
臨川人才還是太少了啊!
“左延,去城外找塊地,把這些番薯苗種上。”朱載晉立刻吩咐道。
“王爺,如今已經是深秋了,這玩意種上后能過冬嗎?”
左延不自信的問道。
“不能。”
“那王爺為何把這番薯種上?”
朱拓摸了摸下巴,苦口婆心的問道:
“左延啊,你覺得本王好不容易造出來鏡子,是干什么用的?”
“照鏡子,愛美?”
“放屁,在你眼中,本王就是這種庸俗之人?”
“那就是為了坑外來的客商?”
左延又道。
朱載晉斜撇了他一眼,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左延啊,本王一直誠誠懇懇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哪像你這么猥瑣,只想著用鏡子坑外面的客商。”
“我告訴你啊,這鏡子還有個大用處,就是在冬天也能培育蔬菜瓜果!”
“真的假的?”
左延疑惑,他記得大王在研究鏡子的時候,就是為了照鏡子好看啊,后來順便坑外地沒見識的客商。
當時他還勸過朱載晉,不能搞這么華而不實的東西,結果被大王給訓斥了。
“當然是真的,本王一向深謀遠慮,豈是你這種凡夫俗子能懂的?本王告訴你啊,用這鏡子搭成一個棚子,通過陽光折射,棚子里的溫度能迅速上升,就算在寒冷的冬季,里面也是像夏天一樣暖和。”
然后愛吹牛逼的朱載晉開始胡扯,什么光合作用啊,什么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啊……
對此,左延早就見怪不怪,附和道:“對對對,大王說得對。”
“王爺之聰慧,堪比堯舜禹!”
一旁的侍衛實在看不下去這一對賢王與賢臣,提醒道:
“王爺,城南有一處溫泉,溫泉附近有十畝地,土質疏松肥沃,最適合種植莊稼。”
“好,左延,拿著這些番薯,咱們去城南一趟。”
朱載晉當即吩咐道。
在城門處,有一行農民,約十七八個人,正遠遠的看著朱載晉等人。
“你們在看什么?”
那城門處的士卒注意到這行人,猛地舉起長矛,直直的對著這些人。
那農人中有個領頭的,急忙用蹩腳的漢語說道:
“我等是南面過來的百姓,想在臨川定居,見這位大人身份高貴,多看了幾眼。”
那士卒嚴肅的提醒道:
“你要是想定居,就去官府領符牌!那位大人不是你能招惹的,速速離開!”
“是,是。”
那一行人謙卑的彎下腰道謝。
經過臨川幾次人口遷徙,現在在臨川這地方,基本什么口音都能聽到。
再加上朱載晉來到臨川后,廢除了很多嚴苛的律法,也不限制百姓的自由,對于那些想來臨川居住的百姓提供便利,所以臨川的人口在急劇增加。
但是增加人口的同時,人口也變得混亂,什么民族都能碰到。
等朱載晉率隊離開后,那一行農人低著頭,背著木柴,遠遠的跟在朱載晉身后。
領頭者的雙眼緊緊盯著那騎在馬上的朱載晉,瞇著雙眼,他的步伐越來越快,完全不像是個農人。
馬車的速度越來越快,他實在是無法追趕,只能說道:
“你們幾個人散開,不要引起別人注意,分布在各個路口,如果看到他,便及時通知。”
“大哥,他們有侍衛。”
“有侍衛又如何?那豎子殺了我家主君,君辱臣死,今天他好不容易出城了,給咱們創造了機會,所以一定要殺了他,為主君復仇!”
“是!”
眾人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