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姑廟,距離安寧有四十里的路程,其中供奉著圣姑娘娘。
據傳說,這圣姑娘娘本姓郝,生前是有名的孝順之人。
為了照顧父母,圣姑終生未嫁。
父母死后,她寢氈枕塊在墓前守孝三年,按時祭祀毫不懈怠。
最終孝感天地,化為神仙。
原本這圣姑廟只是當地為感念孝道而建,但之后每逢有人為解病痛在此禱告,總能得到好轉。
久而久之,圣姑廟可解病痛的說法也流傳開來,這里的香火也越發的旺盛。
幾經更迭,圣姑廟的規模越來越大。
時至今日,在吳書語來到這里的時候,見到的已經是一片建筑群。
遠遠的望去,圣姑廟香火繚繞,頗有氣勢。
站在大殿之前,吳書語靜靜的看著供奉在其上的圣姑像。
“為什么要挑這個圣姑來寫呢?”
這個疑問打從他了解的圣姑的事情之后,就一直在他的腦中盤旋。
按說圣姑的事情,已經在十里八鄉都傳遍了。
這已經遠遠超過民間傳說的范疇,而是成為了供奉的對象。
這種情況下,寫一篇關于圣姑的故事,甄子良究竟是想看到什么呢?
“總不能是希望我把圣姑按照邪祟的套路去寫吧!”
褻瀆神明這種事情,在這個世界做了倒也無妨。
但是圣姑這種有了相當名望的神明,隨便褻瀆總是要小心一些。
天譴之類的還在其次,主要是寫出來之后,萬一引起民眾不滿,那以后就別指望還能靠著寫書討生活了。
更別說是引發流言獲得能力了。
本以為是個像血蓋頭一樣,胡亂寫寫就能了事的差事。
可現在吳書語卻發現,這事兒遠比想象中要麻煩一些。
望著圣姑像發了會兒呆,他輕輕的嘆了口氣。
“既然沒法胡寫,那就把圣姑的典故加工一下,隨便編一個應付了事吧。”
打定了主意之后,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在廟中逛了一陣,他便離開了圣姑廟,雇了輛馬車來到了沃土村。
這地方據說是圣姑生前居住的村莊,憑借毗鄰圣姑廟,現如今也成了往來香客聚集的地方。
隨便找了家客棧住下,吳書語漫無目的的在村中閑逛。
因為圣姑的關系,這村中的村民早已不再以務農為主業,全都做些香火生意。
又或者弄些孝經之類的書籍,印上圣姑畫像,進行售賣。
香客們為了以示虔誠,每每來此都會買上一些。
不過吳書語對此毫無興趣。
在他的眼中,這不就是旅游景點外售賣紀念品的地方嗎。
買回去毫無紀念價值,也沒有丁點兒用處。
一路閑逛,不知不覺間他就走到了村外。
看看周圍也沒什么極致的景色,感到無聊的吳書語就準備回到客棧寫寫稿子。
可就在這時,一個挽著籃子的老婆婆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這里,像這樣拎著香燭去圣姑廟祈福祭拜的人很多。
可這個老婆婆的籃子里,卻隱隱的散發出一股與邪祟相同的陰寒氣息。
再看這位老人,面容慈祥卻連帶憂郁,明顯在為什么事情而感到憂慮。
打開【詭事記】翻看了一下,沒有新的內容出現。
證明這老婆婆并不是邪祟。
可籃子中的邪祟氣息,卻異常的明顯。
感到奇怪的吳書語悄無聲息的跟在這老婆婆的身后,一路隨著她走到了村子邊緣的一間小土房前。
眼看那老婆婆走進了土房,吳書語緊走了兩步跟了上去。
“這位婆婆,請等一下。”
望著突然喊住自己的吳書語,老婆婆愣了一下。
“我是在這里游玩的,不知能不能的向您討口水喝。”
看了看吳書語的模樣,老婆婆笑了著說道:“原來是要喝水,那快進來吧。”
讓到了屋子里,老婆婆給吳書語端了碗水。
“鄉下人家,不像你們公子哥家有茶水,你湊合喝一口吧。”
聽到老婆婆的話,吳書語絲毫不在意的端起碗,咕咚咚幾口把水喝了個干凈。
“婆婆說的哪里話,我哪是什么公子哥,我就是個窮書生。”
吳書語親和的態度很討老婆婆喜歡,忙又給他倒了一碗。
“你慢些喝,別嗆到了。”
那話語好像吳書語是個孩子一般。
正說話的功夫,里屋傳來了一陣虛弱的咳嗽聲。
老婆婆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有些擔心,趕忙從籃子里掏出了一個紙包。
此時吳書語也發現了邪祟氣息,正是從那紙包中散發而出的。
眼看著婆婆將紙包中的灰色粉末用水化開,他隨意的問道:“婆婆這是抓的藥?”
聽到他的話,老婆婆露出一絲無奈。
“我家哪有閑錢去抓藥,這是從圣姑廟求來的。”
“圣姑廟?”吳書語瞥了一眼碗中灰蒙蒙的液體。
“這圣姑廟雖然也散藥,但是價格好像比郎中抓的要貴吧。”
輕輕的嘆了口氣,老婆婆一邊攪動著碗里的灰色液體,一邊說道。
“誰說不是呢。”
“不過我這個不是從那個圣姑廟求得,是從另外一個圣姑廟求來的。”
此時藥粉已經徹底化開,老婆婆端著碗向里屋走去。
掀開門簾的時候,吳書語看到一只枯瘦的手臂耷拉在床邊。
看樣子應該是個孩子模樣。
而那些藥粉在被水化開之后,原本的邪祟氣息居然消失了。
吳書語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怪事,一時有些發楞。
此時,老婆婆已經扶著床上的孩子坐了起來,細心的將那碗水喂了下去。
原本劇烈的咳嗽聲,在喝下那碗來路不明的藥粉之后,居然平息了。
只是聽那孩子的喘息聲,身子還是十分的虛弱。
吳書語見狀也不多言,打了聲招呼直接離開。
跑到村子里買了些菜蔬和豬肉,拎著東西又返回了那老婆婆家。
看著突然離去,又拎著一堆東西回來的吳書語,老婆婆滿臉的疑惑。
吳書語卻笑著說道:“我今晚沒個住處,想在您這里借宿一晚。”
“這些就全當是借宿的感謝了。”
說起來吳書語的做法實在是很冒失,但是面對這一堆的吃食,老婆婆實在很難拒絕。
想來自家也沒有什么招人惦記的東西,而且吳書語看著也是面目和善。
老婆婆便接過了東西,再一次將他讓進了屋里。
烹煮了食物之后,老婆婆先吳書語端了滿滿一碗,接著又給里屋端去了一小碗。
最后她才給自己盛了些菜湯,就著發黃的干餅吃了起來。
看著自己碗中的肉食,吳書語直接走到了老婆婆的身邊。
將自己的菜分了一半過去,又掰了老婆婆半塊餅。
“我看這餅挺不錯,和您老換換。”
說罷,大口的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