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早有腹稿,聞言回應道:“陛下明鑒,威嚴仁德之君,古來有之,不在少數。可能成千古霸業者,卻少之又少。”
“因而并非每位威嚴仁德之君,皆能被稱為明君。僅以方才陛下之所行所言,便已顯失格,幸而陛下善于納諫,仍不失賢明。”
周宇的話很簡單,目的就在于再抬一抬自己的身價,日后劉邦才會更加重用。
既然已經成功的展現出了自身價值,那他自然有資格矜持一些,正如被三顧茅廬的諸葛孔明。
原因無他,一來他數日前還隸屬于韓信,若輕易轉投劉邦麾下,不僅顯得廉價可得,且有損周宇立下的忠義人設。
二來人們一向對更難得到的東西更珍惜一些,剛好劉邦目前對周宇興趣正濃,便是周宇調整難度的最好機會。
而劉邦一聽周宇所言,頓時心中一震,直呼一聲好家伙。
這王炎竟似乎在評估朕?!并且還敢直截了當的說出來!
往日他從未遇到過如此膽大包天之人,當真是劉邦所見的最悍不畏死之人了。
但很多君主還就吃這一套!
不愛財,不謀利,不懼死,敢直言,有忠義,有智略,有勇武……簡直是最標準的千古賢臣神將模板,各種屬性增益都快在周宇身上疊滿了!
這才令君主更想收服,收服后也會更有成就感。
劉邦強行收斂住面上的情緒,假裝冷漠道:“君可知汝之言已有取死之道?”
此言一出,空氣中已如灌了鉛般沉重,即使周圍親兵都感背脊發寒,只覺這王炎是死定了。
這便是大漢帝皇的氣勢!
氣勢可并非虛無縹緲之物,正如長期久經沙場者,言行舉止間都有肅殺之意,長期身居高位者,自有這樣能隨手掌控他人命運生死的氣質,是外人壓根模仿不來的。
——更何況還是位居于漢朝權力之頂點的天子!
其實周宇內心也有點沒底,他能依托的,唯有從史書中記載的劉邦生平所推斷出的性格,與完全不懼死亡這兩點而已,但后者令他更能兵行險著。
于是周宇連顫抖一下都沒有,語氣鎮定的回道:“若死,那便死吧。天隱門人無一畏死,不過是在下眼拙罷了。”
不僅不求饒,還要再暗諷一下自己眼瞎沒看清劉邦是昏君,這果真是名副其實的視死如生不畏生死。
劉邦滿意的點點頭,臉上瞬間毫無卡頓的切換為笑容,其順暢程度連半點停滯不適都見不到。
“炎說笑了,朕豈是此等昏庸之君?方才朕已言自省,當為金口玉言,亦不會因言獲罪。炎既不愿領賞,那便算了。”
這事到此就告一段落,半點好處沒撈著還被周宇臭罵一頓的田肯也不好發作,只得瞪了周宇一眼后悻悻離開了。
但此間言語卻成了一樁奇談,在隨軍將士和臣子間多有流傳。
實在是許多當日在現場之人,心中都覺得王炎著實太過膽大妄為,從沒見過敢在陛下面前如此肆無忌憚者,本以為絕對是必死無疑。
哪想到王炎不僅活了下來,還似乎受到陛下賞識!
這話也傳入囚車里的韓信耳中,令他不由得一嘆再嘆。
事到如今,他已如此落魄,王炎卻依舊不離不棄,并未順勢投身劉邦,且還敢在劉邦面前當面直言他非劉邦之臣劉邦也非他之君,其忠心義膽的程度便是韓信都為之震撼。
因此韓信對王炎是無絲毫怨恨,只遺憾為何王炎不早點表明身份才能,難道自己在天隱門人眼中,當真不是位夠格的明君嗎?
而周宇為了鞏固自身人設,也完全不考慮避嫌,在返回洛陽的途中多次前來探望韓信。
“炎不必再來,”眼看洛陽越來越近,韓信忍不住勸阻道,“漢天子必會生疑,不利于汝日后仕途。”
周宇淡然道:“無妨,若陛下非明君,那在下當隱而不仕,前程再大亦無用。若陛下乃明君,那自然不會因此多疑。”
劉邦看上去再大大咧咧,都絕無可能放松對韓信的警惕,囚車周圍早有暗藏的斥候聽聞此言,將此間交談事無巨細的匯報給劉邦。
劉邦聞言哈哈大笑,對陳平說道:“此為可信賴之輩,行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不躲不藏。”
陳平卻搖頭道:“王炎畢竟乃韓信舊部,如有機會,陛下當再試一次,以防沽名釣譽之輩欺瞞陛下。”
陳平作為劉邦麾下的頂尖謀士,六出奇計定天下,自然始終保持著多疑謹慎的態度。
劉邦也不以為意,道:“且安心,若有時機,朕自會再度試探。”
而在囚車那頭,聽到周宇如此回答的韓信也怔然片刻,不再勸阻周宇。
半晌后,韓信突然道:“待至洛陽之時,恐怕便是我身死之日。你待我情深義重,我無以為報,只有一身智謀可傳,你可愿隨我學習軍略?”
周宇當然知道韓信即便回洛陽也暫時死不掉,但眼前機會實屬難得,這可是跟大名鼎鼎的兵仙學習行軍打仗啊!
只不過此處定有盯梢之人,就算自己將劉邦夸得再大氣賢明,若被他看見自己和韓信有了師徒之名,怕也是再難容下自己。
畢竟古時候的師徒可和現代不同,乃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關系可親近的不行,不得不令劉邦為此感到疑慮。
所以周宇沒有立刻答應下來,而是微微一笑:“大王何須如此悲觀,我既為報恩,當踐行到底。”
韓信聽后吃了一驚,緊張道:“你欲何為?炎,勿要行蠢事,平白搭上身家性命啊!”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韓信自覺此行必死無疑,而臨死前又唯有王炎對他那么好,當然將王炎看得極重,不愿王炎為他無意義的送死。
但知曉歷史的周宇卻較有把握,本來即便沒他韓信都不會被殺,而他現在只是再助推一把而已。
于是周宇起身,沉聲道:“大王不必多言,我自會盡最大努力,保大王無憂!”
說罷,周宇瀟灑的轉身離去,宛若視死如歸的烈士,只留韓信在背后既感動又著急的大呼讓他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