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黑開的幸福論
- 這么一些些毒舌
- 沈嘉柯
- 1376字
- 2023-05-05 17:00:18
最近在飯局上見到朋友,他們紛紛表態說,你完全是房事專家了,還當什么作家,趁早轉行當售樓經理吧!抽成都賺翻了。
我把臉一沉:喂喂,什么房事,還專家……多難聽。捫心自問,充其量是個偽專家。
怪只怪我熱情泛濫,利人不損己的事情,反正對別人有好處,對我沒損失,只不過是知識的傳經送寶,何樂不為呢?抱著這種心態,我鼓動了一批人。遠的有混在北京的某出版社編輯,近的有當老師的本地好友,再到朋友的老公,一個在研究所埋頭不問人間房事的理科工程師,再遠到朋友親戚的親戚,一對在杭州工作的小夫妻,都下手買房了。有的還不止一套。
屈指一算,這兩年我大概直接加間接鼓動下,促使了二十多個朋友同行買了數十套房子,總價過幾千萬了。這么一算,我的心肝立刻顫抖了,要是房價扭一下腰,他們這些人對我還不千夫所指?一人戳幾指頭,我從此就得捂著臉做人了。
我之所以這么鼓動他們——照他們的說法是“蠱惑加上課”——起因是因為出于好奇心。如今人人為房而瘋,大家都怎么了?
于是從國務院和各部委發的文件,到天涯房市論壇的小黑開(傳說中的三線小城市黑心開發商)的自我爆料,從經濟學家的各類報刊文章,到著名大房地產商任志強微博上那些普及專業房地產知識的解答,到身邊密切觀察的實際經驗,逐一學習研究一番。最后發現,房子這東西,如果你買得起為什么不買呢?不管是算租金,還是算升值,正規開發商正規開房,城市地段不錯有發展空間,你有經濟承擔條件合法合情合理購買,那就買啊!
不久前還看見新浪微博上一個編輯調侃另外一個北京某大報的編輯,這家伙老是在鼓吹別買房,自己居然在天價一般的京城買了近五套,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行為呀?
下一句話我真想積極接上去:哼,這是一種忽悠老百姓的行為。
這么一比較,任志強才是真君子。任志強說,應該是人人有房子住,而不是人人買得起房,人人買房那是不可能的,最發達的美國都做不到。所以得靠廉租屋和經濟房解決大部分人的問題。
可是話說回來,長遠來看當然是獲益的,誰不樂見財富的增長。但短期內的漲跌,政策變遷,可就難說了。前些天被鼓動下手的朋友之一,就在網上跟我喜悅地匯報,她那樓盤最近上漲了四百塊。
哎呀,看來她就快要掉到患得患失的泥坑里了。
我按捺著心肝的顫抖,決定趕快跟她“上課”,平衡下她火熱躁動的心。
不管是不是買了房,大家關心更多的是房價的漲跌本身,而不是我們是否能在這種變化的環境中幸福,至少自己感覺幸福地活著。這就不好了。
買房這事,給自己一個容忍底線,總額+月負擔,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未來生活進行規劃,確定一個讓自己十年或是二十年后快樂的目標,不“怨婦”,不眼紅(這是最容易讓你智商下降的誘因),對于定下的目標不拋棄不放棄。然后,請享受路上風景吧。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其實都是幸福地在天堂對話,不管是攢錢還是按揭,那只是實現目標的手段而已,你沒有感覺到她們的幸福嗎?
其實這話不是我說的,是天涯房市的那個小黑開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這是個有境界的小黑開,簡直可以當心理咨詢師了。
最后,你問我自己買了沒?
我實話實說,居住之外,這些年賺的一點錢買了小小的一套小公寓,略有回報,挺開心的。搞文字工作的可真沒干售樓的賺得多,甚至不如那小公寓升值得多。但把小黑開的話多想想,我肯定是不會轉型干售樓的,也不會為了買房瘋狂賺錢,為了賺錢瘋狂買房,進而損害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喜歡寫東西,當作家我當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