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法會(二合一)
- 大明在逃天子
- 青帝一處開
- 5377字
- 2023-05-18 21:17:11
這會開不下去了。
在場諸人,思緒各異,再難平復,朱肆所幸延遲半個時辰再開。
眾將借著尿遁,不知走到哪里,撫慰內心。
文臣留在會場,也是怔怔出神。
“陛下,恕老臣斗膽!”雷躍龍忍了許久,終究還是開口。
朱肆低頭不知想什么,聽到有人問話便仰頭:“閣老但說無妨。”
“陛下之仁德,如烈日高懸,普照萬物,但也需晝行夜潛,陰陽才能調和,綱常才能有序······”
朱肆明白話中含義嗎,只是有些奇怪這些話是從雷躍龍口中說出:“我知道閣老意思,治理天下需要道術并用,權謀該用則用。不要畏之如虎。”
雷躍龍見天子聰睿,一點就明,反而更加奇怪:“既然陛下知道此理,為何對于吳三桂之事如此執著?就算陛下要殺,先騙過此時。”
朱肆聽后苦笑,連忙擺手:“閣老素來剛直,沒想到也會對朕說出這樣的話,這不是人臣之言,以后不要再講了。你想過沒有?今日我能騙吳三桂,來日也能騙你,此事莫要再提!”
如此堅決的態度讓雷躍龍遲疑了許久。
天子不愿行陰毒治天下,這他是知道的,但是要說天子是一根筋,完全不知變通,他是萬萬不信的。
單說早些日子昆明城中那些祥瑞、童謠,就證明天子絕對是知道變通的。
之所以現在強硬,怕是陛下另有辦法刺探韃子軍情。
想到這里,雷躍龍平靜了許多,顯得成竹在胸。
果然,會議重新開始,天子就開門見山的說自己有辦法知曉韃子大營的一切動向。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地上看不見,咱們去天上探查韃子大營的動向。”
眾人聽到這里,以為自己聽錯了。
若不是天子向來有諸多奇思妙想以及威信頗重,他們定然會笑場。
“陛下,您可知道您在說什么嗎?”有了水泥船的教訓,宮彝現在真的有些吃不準這位帝王,也不敢斬釘截鐵的否認了。
朱肆輕笑一聲:“事關軍國大事,朕怎會如此兒戲,諸位知道孔明燈吧?”
天子這樣一說,有機敏的人立刻就想到了什么:“孔明燈能飛天,只因為其輕小,若是要載人,那得多大?”
“事在人為,原理一樣,不過是需要一些能工巧匠罷了。相關的材料,幾日前我已經吩咐天工院去做了,你們耐心等待幾日。”
眾人雖然疑慮頗重,但是天子這樣說了,他們還能怎么辦?
若是真能成功,那指不定會引起多大轟動。
若不成功,那就會放棄刺探韃子軍情,放棄進軍曲靖,好像也不是什么壞事。
想到這里。大家都閉口不言,沉默等到。
事情既定,朱肆便到了天工院。
不得不說,這種類似于傳銷的升官體制,讓天宮院的眾位匠人絕無藏私的行為,非但如此,在教育徒弟上,這些工匠已經達到了變態的程度。
傾囊相授的都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行為,簡直恨不得將自己畢生所需往徒弟腦子里面灌,畢竟徒弟升官了他們也能跟著升官。
畢竟大字不識的人能夠一躍成為朝廷命官,還能夠遞減一級傳給自己的兒子,簡直是天上降下甘露。
這也是水泥制作工藝能夠快速提升的一個重大原因,這片土地上的能工巧匠單說技藝在整個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
唯一遺憾的是不成體系,并且這些工匠大多也不會識字,許多技術已經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了。
水泥船基本上沒有任何難度,后世也有人弄過這玩意,雖然不如木船欠扁,船底還容易被腐蝕,用個一年半載就不能用了,但是這東西本就是沒打算長久,能夠用一段時間就行了。
熱氣球是下個世紀的產物,現在已經是1659年,下個世界初,西方便有熱氣球出現,對比于這個時代,技術并沒有大規模進步。
所以熱氣球的技術難度,其實只在于用于加熱的噴燈。
球體用普通棉布就行了,頂多縫制兩三層,便可以使用。
后世的尼龍材料也不是完全不透氣,不需要很高的密封技術,只要有源源不斷熱氣就行。
當然為了防止棉布被點燃,最下方的缺口需要涂上一層朱砂,用于防火便可。
唯一的難點便是點火器,要支撐這么大的氣球上天,需要的熱量可不是一點半點,不可能燃燒一盆石蠟或者火油就能成功的,雖然依舊能上天,但是效率太低,燒個半天才有可能。
燃料不能用石蠟或者火油,朱肆下意識就想到了酒精。
而酒精,通過幾次反復蒸餾酒水便可得到。
至于酒精噴燈,但凡上過化學課的就知道這玩意制作簡單。
他完全不用燈芯去點燃,就是在酒精壺上方弄一個銅管相連,銅管與酒精壺之間有閥門調解火焰。
而噴燈直接在銅管里面點燃,形成的高溫又可以讓壺里的酒精蒸發,透過閥門燃燒,以此形成一個循環。
三日后,昆明城中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齊聚滇池旁,看著那艘做好的水泥船都蔚為驚嘆。
水泥船下水是有一個儀式的。
朱肆坐在制作的高臺上,看著下面人聲鼎沸,不由的心潮澎湃。
百姓們議論紛紛,紛紛覺得此事神異不已。
民眾都聚集在了此處,各個寺廟的大和尚自然放了假,但也都沒閑著,而是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在大船一側開壇祈福。
其他寺廟都是意思意思,但圓覺寺的和尚尤為賣力。
他們這樣做倒不是為了討好皇上。
而是這艘船一側用朱砂寫上了“圓覺寺號”幾個大字,將他們直接綁上這艘船。
這東西能下水還好,皆大歡喜。
萬一這東西沉了,皇帝把黑鍋扣在他們身上怎么辦?
為今之計,只好賣力的做法,希望萬一搞砸了,也能不看僧面看佛面。
昆明各大寺廟的主持都與朱肆在高臺上就坐。
圓覺寺的主持明法和尚自然也在。
朱肆見他憂心忡忡,故作不悅道:“法師可是擔心朕的法子不靈?”
明法和尚已經六十五了,肥頭圓耳,皇帝招呼,他不由的打起十二分精神。
“陛下乃上天之子,口含天憲,說能成自然能成的。”
聽到這里,朱肆輕笑了一聲:“可我聽說法師昨晚一夜沒睡,不是在憂慮此事?”
明法和尚聽后,悚然一驚,昨夜自己單獨入睡,身旁并無人,皇帝是如何知道的,錦衣衛真有這么大本事,還是陛下真的有什么法力不成?
想到這里,明法和尚不怎么敢撒謊了。
“說來慚愧,貧僧修佛五十余載,不得真章,事到臨頭還有些心潮起伏。”
朱肆知道他沒睡得好,自然是懵的,這種事情用屁股想象也知道這和尚睡不好。他聽到這和尚的馬屁后,巍然一嘆。
“法師說笑了,倒是朕做這皇帝真失敗。半輩子窮于奔命,無所建樹。唯一能夠稱得上于國有功的只有水泥一物,太后生前信佛,朕未能盡孝,所以才把將這半生功業,這艘大船寫上貴寺的名字,一來表達朕崇佛之心,二來感謝圓覺寺這些日子的功勞,朕一片赤誠,還望法師不要見笑。”
噗!
身旁的雷躍龍實在忍不住,差點笑場,滿臉憋的通紅,連忙用咳嗽掩飾。
都說天子至圣至明,但是坑這些和尚的時候半點心里負擔都沒有。
太后雖然信了基督,但那為了西方教會的支持的權宜之計,所以皇家有意封鎖,民間也不知其信仰,這才能任由朱肆胡說。
明法和尚一心盯著那艘水泥船,哪里注意到雷躍龍的異動與皇帝的胡說八道。皇帝既然這么表態,他這個主持還能說什么,連忙說道:“此物神妙,水浸火燒都不怕,乃上天降下來的無上法寶,比任何黃金珠寶都貴重,陛下能夠將大船以鄙寺為名,實乃無上的恩賜。在貧僧看來,此物與其叫水泥,不如叫天泥更為恰當。”
聽到明法和尚說水泥比黃金還貴重,朱肆笑的真是一臉的燦爛。
這不,一旁的不少官員武將聽到這話后都憋不住了。
朱肆之所以設這個局,自然是因為圓覺寺的佛像最大、也最重,實心不說,外面還渡了層金,并且還不只一尊。
不愧是云南第一大寺,不愧是從唐朝就傳下來的千年古剎。
單是他們一座寺廟就能搜刮幾十萬兩銀子,叫朱肆如何不苦心造詣部下此局。
朱肆此時也打蛇上棍:“將法師這話記錄在案!法師既然如此認可水泥,說來也巧,朕在最初研制水泥時,產出的第一窯水泥還未使用,改天尋個日子,將朕親手煉制的這世間第一批水泥給圓覺寺做個東西,賞賜給你們!”
“并且不僅是圓覺寺,凡是于國有功,此次出力甚多的寺廟,朕都有賞賜。”
各大主持聽后,歡騰無比,紛紛領賞。
朱肆了卻此事,也是大為開懷,這些寺廟畢竟在云南影響力巨大,能不用強最好不用強,現在這樣做,日后也能給這些寺廟一個臺階下。
那些大和尚得了賞,也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那艘水泥船上了。
朱肆雖然能通過計算,得知造多大的船能夠便能夠載人,但為了以防意外,又為了能夠讓那些官員直觀的感受到科技的威力。
他特意將這船做的很大,四十米長,十米寬,足以稱得上龐然大物了。
既是站在遠處仍能感受到其巨大。
這船的造型也與這個時代不一樣,沒有采用這時普遍的平地船,而是做成了倒三角形,既增加了吃水,又讓船體顯得更加平穩。
這個時代沒有起重機,大船下水也需要一些功夫。
上千名民夫開始發力,幫助這艘大船,通過下滑的凹槽下水,凹槽里面鋪滿了油脂。
為了防止床底磨損,朱肆特意吩咐工匠在底部嵌上了一層薄鐵片。
大船通過凹槽,在人力幫助下急開始緩緩的朝湖中劃去。
和尚們的誦經聲音也不由的加快了。
這個時候,眾人大氣不敢出一口,生怕這玩意一入水中就如同巨石落水,沒于水中。
大船滑動的速度越來越快,闖入湖中激起了陣陣浪花,而后穩穩當當的停在了水中。
頓時昆明城內爆發了山呼海嘯的聲音。
真的可以?
比水重的東西能浮于水面,這是什么原理,是天子施了什么法術不成?
明法和尚見到水泥船真的成功了,不禁大喜過望,心想水泥那玩意真的這么神奇,莫不真是“天泥”不成?
百姓與百官歡慶之余,對于天子不免更加畏服,繼而排山倒海的萬歲聲此起彼伏。
朱肆叫了幾次平身都未能成功,只能等眾人的情緒穩定后才說道:“朕說過不僅水泥能造船,這鐵器也能造船!”
朱肆話剛說完,又是一陣狂熱的萬歲聲。
百姓們自以為是天子施法,哪里在乎朱肆話里真正的含義。
唯有文武百官們才知道天子為什么這樣說。
給匠人封侯嘛?
雖然文官心中頗有抵觸,但還到不了要死要活的地步。
因為當朝的工部尚書,王應龍就是鐵匠出身,跟著張獻忠起事,一路升上來的,大明都到了這個地步,有些東西他們還真不怎么在乎了。
連太后皇后都信了番教,大明的怪事也不差這一樁,只要能打過韃子就行了。
朱肆又等待了片刻,等大家的情緒穩定后,繼續宣布:“凡是能夠解答其原理的,不論什么出身,不論是男是女皆封侯!”
朱肆說完,百姓沒有沸騰,天工院那幫工匠開始沸騰了。
盡管這些日子不少小道消息都傳出陛下要因為此事封侯,他心中多少有些準備,但真到了這步,他們才知道這究竟意味著什么。
咱們工匠再也不是什么賤戶,是可以直接封侯拜將的生計,是一條擁有無限可能的康莊大道。
而現在這些工匠無比的期盼,陛下接下來將要宣布的驚天消息。
朱肆站在高臺之上,當眾宣布:“諸位請看前方高臺,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朕今日就派遣先鋒,直抵上蒼,幫諸位一探究竟!”
什么?
大臣一陣恍然,陛下所說之物這么快就做好了?
想到水泥船能下海,這白日飛天難道也可以?
在場諸位大臣心中忍不住有些顫抖。
那可是飛天!
轟隆!
在場的百姓聽說朱肆說要派遣什么先鋒上天,以為皇帝要白日飛升,皆是有些惶恐和不舍,這么好的皇帝就要飛天了?
朱肆身旁的諸位大師,此時也顧不得什么君臣禮儀,嘴唇有些打顫,問道:“陛下,此言是真的?”
朱肆笑道:“自然十足真的,不僅如此,為了感謝諸位這些日子的支持,我將你們寺廟以及各位主持的名字,還有你們信奉的佛祖都刻在了上面,一同上天,不信,你們自己看。”
說著朱肆把手中打磨好的望遠鏡遞給了明法和尚。
透過望遠鏡,他們赫然看見了前方高臺上的竹籃,竹籃上真的寫上了寺廟以及他們的名字。
而后竹籃旁邊有個中年壯漢,兩腿有些打顫,強自鎮定的站在那里。
這個人,他化成灰也認識,不就是當日收拾他們這些和尚的馬寶嗎?
陛下也是,怎么能讓這廝無德之輩上天?
前方空臺上,馬寶雖然極力控制自己,并且想說些豪情壯語,但是話到了嘴邊,怎么也說不出口,既有恐懼、又有興奮。
眾將一見是馬寶,紛紛道難怪這廝幾日都不見蹤影,原來是得了如此美差。
奶奶的,萬一真的能上天,平白讓這廝得了成仙的機會。
竇名望此時臉已經黑的不成人樣,酸酸的說:“要是老天見那廝尖嘴猴腮,直接一道雷給劈了下來,你們還覺得美嗎?”
眾將聽到此言,俱是一驚,悻悻的想也是,這些年來,那個手上沒有些無辜的鮮血,欺男霸女的事情也做過,還真有可能被老天給劈了。
大家思緒紛擾,熱氣球的噴燈已經點燃,隨著火焰不斷的加熱,熱氣球不斷膨脹。
而后漸漸成型,馬寶站在竹籃中,心中再無旁念,腦海中把這輩子他遇到過的所有神仙佛祖都念了一個便,保佑此行順利。
念完這些還有些不放心,又把一些苦主的名字念了念,讓他們不要冤魂上升,阻止此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熱氣球越來越鼓,然后漸漸的開始脫離地面。
竹籃有繩子牽住,倒也不怕亂飛。
隨著熱氣球升空,百姓們的祈禱聲開始四起。
十米。
五十米。
一百米。
兩百米。
三百米。
隨著熱氣球越來越高,大家已然徹底失神了。
神跡降臨。
撼動不可名狀!
各位主持見到狀,看到自己名字與寺名隨空而起,仿佛自己已然坐地成佛。
修行一生不就是為了這個嘛?
眼前這位天子能讓巨石入水,能讓人白日飛升。
不就是真佛降世嗎?
想到這里,昆明十三座古剎寺廟主持齊齊對著天子行三跪九拜。
“鄙寺愿為佛皇差遣!”
朱肆不想竟然有如此意外收獲,當然不想放過這群和尚心神失守的時候,換做其他時候,未必有如此效果。
“我佛慈悲,朕就將爾等編為僧兵,負責救治病患,為王前驅,愿爾等此生修成真佛,不渡輪回!”
“阿彌陀佛!”諸位主持口稱佛號,閉目盤坐,向上天祈福。
就在大家紛紛失神之際,熱氣球的竹籃里拋出四條長長的橫幅。
每條長達數十米,上滿滿是密密麻麻的字跡。
百官見狀,恍然大悟,心想天子這幾日讓他們將自開戰以來,亡故的士卒、民夫的名字一一寫上,原來你為了今日。
上面的名字林林總總五六萬之多。
“若上蒼有靈,希望名字所寫之人,俱的安息。”
朱肆公然說完,然后雙手合十告慰亡靈。
百姓聽后,一陣恍然,明明隔著千尺之遙,仿佛從那些橫幅之中找到自己親人的名字,往日歷歷在目。
一念于此,紛紛肅然淚下。
天子超度,直抵上蒼,倒也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