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佛
- 大明在逃天子
- 青帝一處開
- 2226字
- 2023-05-17 00:03:08
晉王神游物外,昨夜勸諫的那些大臣也不遑多讓,齊齊面色凝重,不知想什么。
天子的親軍表現驚艷,那么自然而然,李定國那番計劃便提上了日程。
朱肆為此再一次召開了軍事會議,這次朱肆允許內閣和一些大臣旁聽,但只是將他們當做秘書使用,負責記錄文書,絕對禁止他們發表意見。
晉王的權威必須得到尊重,尤其是在眼下這個檔口。
因為無論朱肆有什么奇思妙想,大明此時的擎天柱當之無愧的還是李定國,所要依仗的還是晉王的軍事才華。
李定國也當然不讓的主持會議,開宗明義說道:“新軍成型如此之快,臣以為可以適當擴軍。”
李定國剛一說完,在場大將都倒吸了涼氣。
這兵他們做夢都想擴,但是銀子從哪里來?糧草從哪里來?這又不是征集民夫,只要管口飯吃就行了。
按照以往的規矩,凡是選做戰兵日支米一大升,家口月支米一大斗,生下兒女未及一歲者,月給半分,至三歲者如家口,除此之外還有月俸二兩,豆類,食鹽之類,還有冬袍、夏衣、布鞋等等,再加上配給士兵的武器,日常的養護折損。
粗略計算養一個戰兵一個月怎么也得五兩銀子。
以現在的國力根本支持不起擴軍。
正當大家還在疑慮之際,朱肆開口了。
“晉王需要增兵幾何?”
天子雖然沒有表態,但這種隱隱的支持,還是讓李定國十分感動的。
“兩萬!”
“不可能!”戶部尚書龔彝不顧禁令此時忍不住跳出來。
“堂前咆哮,按律十個軍棍,龔尚書,先下去把軍棍領了再說。”朱肆對于龔彝這種咋咋呼呼的毛病也是頭疼,一個雷躍龍就夠了,這位更是重量級。
無論是清官還是能吏,毛病坑定一大堆,必須小心駕馭,可不會向阿諛小人讓人舒心。
“哼!”龔彝甩了甩長袖,脫下官服就出門領罰。
對于領軍棍他到沒有話說,軍規在此不說,皇上事先破例讓他列席會議也跟他說好了,不準妄論軍事。
李定國對此視若無睹,文人這些臭脾氣,他早就領教過,這龔彝不僅僅是孫可望的人,對皇上還屢有不遜,對他有此態度也不出奇。
“本來臣是沒這個打算的,但是看到新軍成軍之速,才有此念。但也只能說是臨時擴軍兩萬,半年遣散。以此作為守城后備之軍,以防不測!”
本來諸位文官聽說要擴軍,臉臭的不得了,但是一聽是用來守城的,這臉色明顯就好了許多。
朱肆對此自然是全力支持,于是沖著內閣說道:“諸位大學士可有什么對策,說來聽聽!”
內閣幾位互相看了看,這幾個大多是吉祥物,哪里有這等本事,否則也不會讓討人嫌的龔彝占據戶部尚書的職位。
雷躍龍沉吟了片刻出列道:“練兵一月就需要十萬兩銀子之多,但是韃子怎么也撐不到半年,最多一個月,頂天了兩個月就會潰散。所以實際的缺口只有二十萬兩銀子。”
“眼下國庫是拿不出這么多銀子但是之前奸相扶綱抄了不少寺廟的家,而后天子親政,為了安撫僧侶,返還了一部分,但是還是有一些截留,大概七萬兩銀子是有的。”
眾人聽到扶綱的名字,心中不由的一沉。
他的遺澤至今還有······
“不僅是那些浮財,更有一些字畫古董,已經告知寺廟已經被奸相摧毀,但是這些東西在一時不好脫手,至少在云南不行。”
在場諸人聽后齊齊一嘆,這些東西雖然貴重,但卻是死物。
云南百姓多信佛,這些“贓物”在云南肯定是賣不出去的。
“但是!”雷躍龍話鋒一轉。
“那些寺廟大雄寶殿的佛像都被搬到了府庫,至今未還,如今國難當頭,所幸將這些給溶了!”
雷躍龍語不驚人死不休。
寺廟的大佛基本都是純銅打造,甚至有些小的還是鍍金。
這些才是寺廟的主要財產。
而不是那些字畫古董,甚至浮銀。
但是云南百姓多信佛,這些和尚在百姓之間的影響力十分強大,更何況這些和尚也恭順,沒有給大明添過亂,你如今二話不說,把人家的佛像給溶了,那代表可不僅僅是財物,而是他們的精神信仰,只怕到時候這些和尚會和你拼命,玉石俱焚。
要知道這些佛像到現在沒有歸還,是因為朝廷告知寺廟現在人力不夠,都去修墻燒窯去了,等戰事結束,自然送回。
并且這些和尚也被分配到了各處傷病營,給人治病,寺廟也分配了百姓居住。
這才沒有歸還。
換句話說,是這些和尚信任朝廷,把最看重東西放在你哪里,結果你轉頭就溶了。
這官司就算打到天庭去,也是朝廷理虧。
而且大明也沒到最后一步,不管洪水滔天,只管最后爽一把?
所以雷躍龍說出這個對策,無人響應。
但是朱肆卻來了興趣,想了想,輕輕說了聲:“準奏!”
“陛下!”
在場官員齊齊變色,紛紛想阻止皇帝沖動。
朱肆不以為意:“朕之后會還他們一個佛像,保證讓各大寺廟滿意。”
“敢問陛下,用什么還?”剛領完軍棍的龔彝不顧身上的疼痛,想知道這位天子又有什么奇思妙想。
朱肆忍不住一笑:“當然是用水泥做一個還給他們。錢財乃是身外之物,朕親自給這些佛像開光,保證讓那些大和尚滿意!”
話音剛落,在場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了朱肆身上。
觀感復雜。
說好的圣君呢······
但是這樣流氓的樣子,好喜歡怎么辦?
李定國是知道那些大佛的分量,溶了那些大佛不用說兩萬新軍半年的軍餉,就是再多兩倍也足夠了。
只是這事雖然解決了,但是他也不知道怎么感謝皇上。
只好和那些大臣一樣,裝作沒發生這個事情,實際上心里已經在盤算了多出來的錢怎么花了。
“有這兩萬新軍打底,昆明城防應該再無疑慮,所以現在明軍要做的就是兩件事,一是能否打造足夠多的船,將士兵運出昆明。二是如何保證弄清清軍糧草狀況,不要被其迷惑。”
在次之前,不少人對于李定國這個計劃十分不看好,但是現在既然解決了昆明的城防問題,那么大家也就放下所有顧慮,全心全意為李定國出謀劃策。
“木料大多已經拿來修建塢堡,已經練炭,石灰窯,水泥工坊每日耗費頗多,不能將所有木料用于造船,晉王若是需要悄悄運出去兩萬,非常困難!”戶部尚書龔彝如數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