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表達力:高頻場景下的職場表達解決方案
- 李忠秋等
- 14字
- 2023-04-25 10:45:27
導論 何謂結構化表達
第一章 好表達要有好的縱向結構
第一節 觀點明確:說了半天,對方聽不懂,怎么辦
說了半天,對方聽不懂,可能是沒有觀點
我們先看這樣一個場景。
假設我是你的下屬,我對你說:“領導,還記得上次我跟你說的那個項目嗎?現在項目出現了點問題,動態接口協議不符合要求,需要增加新頁面,而且必須修改頁面布局。要在新的頁面風格樣式上增加動態切換,讓客戶感覺風格的顏色可以換成冷色調,更加高大上,更加商業范兒……另外,如果系統性能得到優化,應用變得更簡單,并增加故障設置按鈕,項目開發效率就會更高……”
這是我們在商務溝通中經常遇到的場景,說的人通常會認為說得越細,對方就會聽得越清楚明白,真的是這樣嗎?當說的人沉醉于自己的細節之中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對方的需求,對方真的想聽這么多嗎?所以,當滔滔不絕地說了半天的時候,最后領導可能不耐煩地問一句:“所以,你到底想說什么?”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作首因效應,又稱第一印象效應,或先入為主效應。它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的過程中,通過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后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能在對方的頭腦中占據主導地位,并持續較長時間。這就告訴我們,當與他人溝通的時候,把我們的觀點最先呈現出來才更容易讓對方記住,否則對方是難以記住那么多內容的。
可以怎么說
“領導,為解決現有客戶的核心問題,特申請新開發動態頁面和增加故障設置按鈕的功能模塊,建議馬上立項。”說完這些,你再反饋遇到了哪些情況,出現了哪些問題。
對比之前的表達,我們發現,如果沒有明確的觀點,對方就會一頭霧水,不知道你想表達的核心是什么;如果有了明確的觀點,并且說在前面,對方就會很容易記住你想表達的內容。
什么是觀點
觀點是具有中心思想的一句話。我們稱之為有靈魂的表達,而靈魂指的就是觀點和思想。
例如,一位行政主管向老板匯報團建活動的進展:“老板,我這次主要和您溝通一下團建的情況,首先,是場地……其次,是交通……”他這樣的表達,算不算有明確的觀點呢?嚴格意義上來講,不算。為什么?因為他只表達了和團建活動相關的內容,并沒有表達自己的核心觀點和思想。如果你是他的老板,需要把他所講的內容全部聽完,才能知道他想表達的是什么,從而得出你認為有價值的信息。事實上,觀點是你對所討論的問題方案所持有的看法或態度。
如果這位行政主管知道表達時要觀點明確,并且說在開頭,他可以怎么說呢?
“老板,咱們的團建活動整體籌備得不錯,就是在交通費用上超出了一部分預算,需要您的幫助和定奪。”這樣一來,老板第一時間就能抓住你要表達的重點,知道你來的目的。接下來,你可以根據老板的反饋把具體的內容進行展開,詳細描述具體發生了什么導致交通預算超標。
又如,大多數職場人在談論明年計劃的時候都會說:“我明年計劃做三件大事,完成四個重點項目。”這些嚴格意義上講也算不上觀點,因為除了數字沒有明確的信息。我建議,你把做這些事情或完成這些項目的核心目的講出來。例如:“為了提高產品銷售量,我準備從三件大事入手。”這樣就比剛才好一些。如果你能把三件大事再高度提煉概括一下就更完美了,例如:“為了提高產品銷售量,我準備從產品優化、價格優惠、渠道拓展三件大事入手。”
觀點先行的適用范圍
你可能會問,是不是所有情況都需要先拋出觀點呢?恭喜你,能想到這一點,說明你已經初步具備“結構思考”的能力,開始全面看問題。當然,不是所有場景都需要先說觀點。例如,小李去醫院看病,醫生先讓他做各種檢查,檢查完畢后小李把化驗單拿給醫生,醫生如果馬上就說:“你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小李聽后一定會五雷轟頂。此種場景就不適合先說觀點。又如,情侶分手的時候,如果直接說“分手”就會傷害對方,于是需要準備大量鋪墊后再說分手的事,這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

我們來看一個工作中的場景。
現在經濟大環境不好,很多公司都準備裁掉一部分員工。假設你是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老板交給你一個任務,要求在一個月之內裁掉20%的員工。在了解公司員工的整體情況之后,你鎖定了目標人員。接下來,你需要與這些員工進行一對一的溝通。首先,你找來了小李,如果馬上就說:“小李,你被公司開除了,收拾一下東西,去財務部結算一下工資,下午就不用來了。”
此時的小李肯定接受不了,文明一點的會跟你講道理,詢問為什么要開除他,不文明一點的話估計就和你吵起來了。一般來說,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都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首先表明整個大環境如何不好,公司的運營也非常艱難等,最終才說出想表達的觀點,以便讓對方慢慢接受。
所以,以情感溝通為目的的場景就不適合先說觀點。一般來講,為了提高溝通效率,在正式場合快速傳遞信息是比較適合觀點明確且說在前面這種表達方式的。
總結一下
本節介紹了一種職場常見場景:說了半天,對方聽不懂,怎么辦?方法就是要觀點明確。什么是觀點?具有中心思想的一句話。觀點先行通常適用于高效溝通的工作場景,以情感溝通為目的的場景一般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