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公司資本制度
  • 王軍
  • 2430字
  • 2023-04-21 18:04:23

1.2.1 注冊資本與股本和資本

注冊資本中的“注冊”是指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關于什么可以登記為“注冊資本”,《公司法》的規則自1994年7月施行至今,有如下變化:

(1)根據1993年《公司法》,注冊資本是指公司在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實繳的出資額”或者公司“實收股本總額”。[25]

至于什么是“出資”,什么是“股本”,《公司法》未作規定。實際上,出資人投入公司的資產金額未必都計入注冊資本。企業會計準則在股東權益中區分實收資本(或股本)與資本公積。出資人實際投入公司的資產金額,可能全部計入實收資本(或股本),也可能一部分計入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另一部分計入資本公積科目(這部分金額被稱為“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出資人投入的資產金額中,計入注冊資本(因而對應一定數額或比例表決權和收益權)的金額應當計入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反過來說,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的金額反映公司的注冊資本額。出資人投入公司但未計入注冊資本的資產金額,應當計入資本公積科目,也即資本公積金不反映注冊資本的金額。[26]例如,甲投資者向某有限公司增資,實際投入1000萬元,其中600萬元計入實收資本,400萬元計入資本公積,則該公司注冊資本應增加600萬元,而非1000萬元。甲投資者的股權數額按600萬元計算,持股比例按600萬元與注冊資本總額的比例計算。如果說出資人的“出資”構成注冊資本并與其股權對應的話,那么甲投資者的“出資”應當是600萬元,而不是1000萬元。

在1993年《公司法》的“注冊資本實繳制”框架內,“出資”僅指實繳出資,所以,注冊資本=實收資本(或股本)=股東出資總額。但這個完美的等式被后來的“資本認繳制”打破了平衡。

(2)2005年《公司法》緩和了僵硬的“資本實繳制”,采取“實繳”和“認繳”并行的做法,注冊資本的定義也發生變化:有限公司以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為注冊資本,發起設立的股份公司以全體股東“認購的股本總額”為注冊資本;以上二種公司的全體股東在公司成立時至少須實繳注冊資本的1/5,且該筆首次實繳額須高于法定“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其余出資須自公司成立時起2年內繳足(“投資公司”可延至5年);募集設立的股份公司仍以公司“實收股本總額”為注冊資本。[27]

“認繳的出資額”和“認購的股本總額”,簡單說就是股東承諾要繳納的出資額或者要認購的股本額。據此,公司對作出承諾的股東享有一定請求權。該請求權性質上是一種債權請求權,在滿足一定條件時似應在會計上反映為一筆公司資產(例如“其他應收款”)。但根據目前的企業會計準則,公司資產負債表并不反映這一請求權,公司的實收資本(或股本)項目也不會涵蓋股東認而未繳的出資額。[28]

(3)2013年《公司法》對有限公司和發起設立型股份公司實行更大范圍的“資本認繳制”,廢除了原有的一些限制,總體上仍然是“認繳”與“實繳”并行: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另有規定外,有限公司和發起設立型股份公司實行“資本認繳制”,以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或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為注冊資本;募集設立型股份公司仍實行“資本實繳制”,以公司“實收股本總額”為注冊資本;同時,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另有規定外,一般性地取消了注冊資本最低限額要求、首次實繳出資的比例要求、實繳全部出資的期限要求、貨幣出資的比例要求以及強制驗資制度。[29]

《公司法》在使用“注冊資本”一詞時并不十分嚴謹。有時使用全稱,有時簡稱為“資本”。例如,“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劃分為股份,每一股的金額相等。”[30]這里的“資本”應是“注冊資本”之意。此外,“新增資本”說的也是“注冊資本”。[31]

在個別條文中,《公司法》又用“股本”一詞指代“注冊資本”。例如:“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占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32]這句話中的“股本”和“資本”均應解釋為“注冊資本”。

《公司法》中的“股本”與企業會計準則中的“股本”又不是同一含義。《公司法》創造了“認購股本”和“實收股本”兩個術語:發起設立型股份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其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募集設立型股份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其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33]“認購股本總額”等同于注冊資本總額,但只有股東實繳部分的金額才計入資產負債表的股本科目。“實收股本”指公司實際收到并計入注冊資本的股東出資額,其金額反映在資產負債表的股本科目。簡單說,《公司法》中的“實收股本”與會計準則中的“股本”是同義的,“認購股本”與注冊資本等額,“認購股本”中的“股本”與會計準則的“股本”不是一個意思。

在民事裁判文書中,注冊資本和資本的含義,除法官陳述案件事實時特指公司注冊資本金額外,也很難說遵循了一致的定義。例如,最高法院的一個判決寫道:

注冊資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資產,確定和維持公司一定數額的資本,對于奠定公司基本的債務清償能力,保障債權人利益和交易安全具有重要價值。股東出資是公司資本確定、維持原則的基本要求。[34]

由這段話可見,判決書作者是認可“資本確定”和“資本維持原則”的,認為公司“資本”是公司償還債務的基礎,具有保護公司債權人的作用。[35]不確定的是,這段話中的“資本”是否都是指“注冊資本”。(1)如果“資本”指的就是“注冊資本”,那么,說“確定和維持公司一定數額的(注冊)資本”對公司債權人有保護作用是有些夸大其詞的。因為,在實行資本認繳制的情況下,注冊資本并不表示公司實際收到的股東出資額,股東認而未繳的出資額在會計上不計入公司資產。“注冊資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資產”并非事實。股東認而未繳、公司尚未收到的出資金額,對公司履行債務有多大程度的幫助是不確定的。[36](2)如果“資本”指的不是注冊資本,那它是指什么?或許指的是實收資本(或股本),或許是與實收資本(或股本)等值的資產,或者另有所指。[37]我們將在后文(第1.3節)討論實收資本(或股本)。至于實收資本(或股本)如何“確定”和“維持”,對公司債權人有何保護作用,本書將在第三部分的各章中詳細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宁县| 莱芜市| 荔浦县| 罗定市| 阜新| 都江堰市| 东宁县| 大英县| 调兵山市| 米易县| 吉水县| 盐源县| 峨边| 淳安县| 郧西县| 资中县| 凭祥市| 竹溪县| 武宁县| 清远市| 荆州市| 霸州市| 尤溪县| 穆棱市| 交口县| 石屏县| 咸丰县| 石台县| 东辽县| 沧州市| 河池市| 林西县| 富平县| 都昌县| 蒲城县| 岱山县| 陆良县| 朔州市| 稻城县| 朝阳市| 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