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民初小說理論資料
- 陳平原 夏曉虹
- 591字
- 2023-04-20 16:38:38
金陵賣書記(節錄)
公奴
小說書亦不銷者,于小說體裁多不合也。不失諸直,即失諸略;不失諸高,即失諸粗;筆墨不足副其宗旨,讀者不能得小說之樂趣也。即有極力為典雅之文者,要于詞章之學,相去尚遠,涂澤滿紙,只覺可厭,不足動人也。今新小說界中若《黑奴吁天錄》,若《新民報》之《十五小豪杰》,吾可以百口保其必銷;《經國美談》次之。然龍溪固小說家之雄,如所撰《浮城物語》者,得詞章家以譯之,必有偉觀。
以小說開民智,巧術也,奇功也,要其筆墨決不同尋常。常法以莊,小說以諧;常法以正,小說以奇;常法以直,小說以曲;常法則正襟危坐,直指是非,小說則變幻百出,令人得言外之意;常法如嚴父明師之訓,小說加密友賢妻之勸。得此旨,始可以言小說。今之為小說者,俗語所謂開口便見喉嚨,又安能動人?
吾于小說,不能不為賢者責矣。小說之妙處,須含詞章之精神。所謂詞章者,非排偶四六之謂。中外之妙文,皆妙于形容之法;形容之法莫備于詞章,而需用此法最多者莫如小說。巴黎,文詞之淵藪也,其大文豪皆以戲曲著;坪內雄藏,為日本維新后之詞宗,而以《春也》著。比來海內諸同志,力矯厥弊,皆以排浮華、崇實學為宗旨,故尋常通問函件,或且不甚了了,而詞章一學,行且絕響。然果無此學,究不能顯難顯之情。飲冰室主人之文筆,夙為海內所嘆服矣,然吾得而斷之曰:實惟得力于詞章,故諸同志不欲為小說則已,如欲為之,勿薄詞章也。
1902年開明書店版《金陵賣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