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出國去的是歐美,而我初次出國到的卻是小小的越南。越南,是毗鄰我國西南邊陲的一個海岸線長達4000多公里的半島國家,擁有國土面積僅32.96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00萬。感謝我供職的上級部門組織了赴越南進行教育文化學習的考察活動,給了我一次始行越南感受異國風情的機緣,過了一把“出國癮”。下面采擷的就是這次始行中心靈軌跡的點滴印記。
海上桂林下龍灣
從我國境內(nèi)北海乘坐明輝公主號豪華游輪赴越南,登上海岸的第一站就是美麗神奇的下龍灣。她是越南最著名的風景區(qū)之一,距越南首都河內(nèi)170公里,199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走進下龍灣,讓我驚嘆叫絕的是:不愧為“海上桂林”的下龍灣,歷經(jīng)數(shù)十萬年的海水及波浪的淘洗,在天然的妙斧神功之下,這一帶的石灰質(zhì)山石已磨雕成無數(shù)形狀神奇的島嶼和山洞——“斗雞石”“驚奇洞”“貞女洞”“駱駝峰”“漁夫礁”……一處處仙境般的勝景,令人目不暇接,遐思遄飛,詩情噴涌。相傳這里三千多個島嶼,乃昔日海底世界龍宮王母娘娘下凡的遺跡。
游過下龍灣,我心中不禁感嘆起來:世界之奇,宇宙之神,自然之美,乃非人之目力心力所能及。
河內(nèi)名字的由來
入境越南學習考察,越南首都河內(nèi)是我們此行的必去之處。
河內(nèi),位于紅河流域之中心,是一座具有千載文化歷史的古城。她儼然越南國家歷史的見證者,飽受戰(zhàn)爭的摧殘與世事滄桑的變遷,仍保存著豐富的歷史古跡:森嚴的廟宇,古色古香的百年馬路,熱鬧非凡的古街區(qū),殖民式的別墅,無不令人流連忘返。與繁華的胡志明市或抱殘守缺的順化故都不同,河內(nèi)以其綠蔭婆娑的街道,靜謐澄澈的小湖,肅穆莊嚴的寺廟,給人一種心曠神怡難以忘懷的幽靜悠閑的感覺。
當我告別河內(nèi)之際,問起身旁相伴三天的越方翻譯小吳:河內(nèi)名字的由來時,翻譯小吳利索地回答我說:環(huán)繞河內(nèi)城紅河堤岸長達140公里,整座城市完全被紅河包圍著,其間通往城內(nèi)架有九座橋梁,故取名曰為“河內(nèi)”。
密似蟻群的路上摩托
旅次越南短暫的三天時間里,我有了一個驚奇的發(fā)現(xiàn):那就是無論是行走在越南的都市大街,還是行走在越南的山間公路,很少見到汽車奔馳,見到的是一路路滾動著的黑壓壓密似蟻群的摩托車“浪潮”,氣勢好不壯觀。據(jù)翻譯小吳給我們介紹:摩托車是時下越南城鄉(xiāng)居民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城鄉(xiāng)居民,平均每戶擁有摩托車兩輛以上,居世界上其他國家摩托車戶均擁有量之首。越南城鄉(xiāng)路上奔走的這些摩托車,清一色是產(chǎn)自中國大陸的“木鈴牌”摩托車,所有摩托車后座均不裝箱,也不裝防盜保險鎖,日里夜間隨處擺放,無須擔憂賊人偷盜。尤其令人咋舌稱道的是,越南國內(nèi)上至部長級領導,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騎坐自家購置的摩托車上下班,全無貴賤特權。難怪我在瞻仰胡志明故居(現(xiàn)仍為越共中央辦公地)時,雖正值上午上班高峰期,也很少見到小轎車進入,進入的全是司空見慣的一輛輛摩托車。越南的公仆們?nèi)绱丝饲诳藘€,清正廉明,很是值得同為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公仆們學習效仿。
【原載《衡陽晚報》2003年12月20日“閑趣”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