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詩情·詩意·詩美——毛詩奇歌詞藝術賞析

論及云南的歌詞創作,毛詩奇始終是一位繞不開的人物。身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云南省公安文聯原副主席、云南省公安音樂舞蹈家協會原主席、《云南警察文學》執行主編、云南省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等多重身份的他,1964年就開始在《少年文藝》上發表文藝作品,半個世紀以來筆耕不輟,先是以詩歌創作的豐碩成果名世,而后又帶著豐厚的詩歌創作資源涉足詞壇,自第一首歌詞《雪花白·鋼花紅》在《詞刊》1986年第4期發表以來,一發而不可收,堅持一手寫詩、一手作詞,雙管齊下,迄今已在省級以上公開刊物上發表(含演唱、演播)詩歌、歌詞三百余首,出版了《毛詩奇詩選》,數十件作品被收入《百年中國千家詞》《云南百家原創歌曲精選》《云南當代歌詞選》《云南詞家詞選》等多種詞曲選本和許多作曲家出版的個人專集之中,大多數詞作與作曲家結為“秦晉之好”后廣為傳唱,成為七彩云南歌詞界同時擁有詩人和詞作家兩頂桂冠的響當當的實力派詞作家。

毛詩奇創作發表的一首首充滿著詩情畫意的歌詞作品,給我總的印象是除了具有一般常見的構思巧妙、意象清新、意境優美、特色鮮明、情真意切、意味無窮等藝術特點外,詩情、詩意、詩美是構成毛詩奇歌詞藝術個性的最大亮點。現就其歌詞做如下粗淺賞析:

濃郁詩情的營造。歌曲是一種集詞、曲、唱于一體的綜合聽覺藝術,始終以抒情見長,正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詩中所歌詠的“未成曲調先有情”,難怪有人如此說“無情不成歌”。法國藝術大師羅丹有一句精辟論述:“藝術就是感情。”郭沫若也曾經說過:“詩的本質,專在抒情。”作為詩的姊妹藝術——歌詞,是歌曲中不可分割的文學部分,與詩一樣必須是抒情的,不抒情不能成為真正的歌詞。這里所說的情,即人之常情,它既是純情,也是真情。有著數十載詩歌創作歷練的毛詩奇很懂得這一道理,下筆始終不忘“動人心者先乎情”,在歌詞中營造出一種濃郁的詩情氛圍,為后來的作曲家譜曲、歌唱家演唱提供了充分的可引起心靈共鳴和盡情抒發的情感基調。他創作的歌詞一經出爐,就有作曲家拿去譜曲,有歌手拿去演唱,甚至參加各類聲樂比賽,還被音像出版社制作成CD、VCD面向市場發行。這除了毛詩奇因才情出眾和人格魅力在樂壇贏得廣泛關注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歌詞作品所營造的濃郁詩情,深深感染了他所認識或不認識的作曲家、歌唱家。現試以他的《七色彩云南》為例:

我家住在彩云南/彩云生處有村寨/裁片朝霞做衣裳/又把暮云當炊煙/太陽用七色光線編織彩云南/月亮用柔情親吻彩云南/高原用血色紅土托起彩云南/萬物用七色生命渲染彩云南/啊 彩云南 美麗的彩云南/啊 彩云南 神奇的彩云南……

作者在這首歌唱家鄉彩云南的詞作中,將所抒之情融合進具體描繪中,“裁片朝霞做衣裳,又把暮云當炊煙”兩句,極其浪漫地渲染出家鄉“彩云南”詩情畫意般的特定地理環境,而后接連運用四個排比句,具體描繪“彩云南”的立體美,最后兩句直抒胸臆,點明主題,由衷而真誠地唱出“啊 彩云南 美麗的彩云南”,“啊 彩云南 神奇的彩云南”的贊美之情。整首歌詞一唱三嘆,以景傳情,情隨景生,充分展示出內在的抒情美。正如著名詩人、文藝評論家張永權撰文評價《七色彩云南》這首歌詞的藝術特色時所說:“這不僅是歌聲中的彩云南,也是詩人心目中的彩云南;這是人與自然互相依承和諧共處的彩云南,也是洋溢著濃郁詩情的彩云南。”

再以他的《在那小河淌水的地方》為例:

高高的紅巖坡喲寬寬的彌渡壩/有一條河在亮汪汪的月光下流淌/小河流淌著阿妹多情的歌啊/小河流淌著阿哥對愛的渴望//那優美的情歌繞山繞水繞著哥的心兒轉/那幽靜的小河拐來拐去拐向遙遠的地方/那亮汪汪的月光給情歌鍍上神秘的色彩/那清悠悠的河水引來嫦娥人間尋找情郎……

世人皆知,《小河淌水》是一首經久不衰的云南少數民族經典民歌,非常傳情,非常好聽。現在再來創作同樣題材的歌詞,除了構思立意要出新出彩之外,還要像古人所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要在“情”字上大做文章,也就是說詞作者要善于造情,要將一個個富有情感的歌詠意象貫穿于整個作品的描寫中。而毛詩奇的《在那小河淌水的地方》這首歌詞,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他把每一個描寫意象都傾注進豐富真切的情感中,從而誘發作曲家的綿綿樂思,為之譜寫出優美動聽的旋律。

盎然詩意的開拓。有人在論述詩意時說:何謂“詩意”,詩意是一種感覺,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詩的格調,詩的意境,詩的氛圍。歌詞作品如何擺脫標語口號式的概念化說教、無病呻吟的感嘆,或者膚淺直露的敘述,以及毫無剪裁地鋪陳,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增強筆下歌詞的文學性,寫出其詩意,使其具備詩的美質。已故湘籍著名詩人、詞作家于沙就曾在詞壇響亮地提出“我把歌詞當詩寫”的口號。毛詩奇深諳此道,他憑借深厚的詩學造詣和藝術修養,巧妙地將詩與歌詞這一對姊妹藝術的相同點有機地連接,融會貫通,用詩人的特有敏感度去體察生活,選擇題材,構思謀篇,從立意上提煉開拓出盎然的詩意,故而付諸筆端的一首首歌詞不落窠臼,形象鮮明,立意高遠,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凸顯出詩意美。讓我們先來品賞他首發于《詞刊》(2005年第8期)上的《蒼山雪 洱海月》:

蒼山雪 洱海月/十九座山峰似瓊宇/十八條溪水流碧玉/清波碧浪入洱海/冰心一片望明月//蒼山雪 洱海月/下關風送來花仙子/上關花忙報春消息/蒼山雪永留相思夢/洱海月圓了可會缺//啊 蒼山雪 洱海月/化作石騾化作云/生死愛戀心不移/白雪明月肝膽照/海枯石爛未有期

“風花雪月”是云南大理最著名的四大景觀,即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毛詩奇這首短小精悍、樸實無華的民謠體歌詞《蒼山雪 洱海月》,顯然是從當地至今還在流傳著的民謠“上關花,下關風,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演化而來,但在立意上更勝一籌,突破了原民謠僅僅停留在寫“風花雪月”四大景觀的表面上,而是將自然景觀與人文精神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把蒼山雪、洱海月歌詠成是一對“生死愛戀心不移,白雪明月肝膽照”的戀人,再現了白族民間傳說《望夫云》中南詔王的公主與她的情郎青年獵人相依相戀的情景,這樣高遠的立意,可見詞作者睿智的藝術靈性非同一般,可謂匠心獨運。

再讓我們來品賞他的《高原明珠香格里拉》:

啊,香格里拉/人間美景香格里拉/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黑頸鶴為你帶來福音啰/世紀之謎有了解答//三江并流出峽谷/雪山頂上飄彩霞/冰川匯成藍藍的碧塔海/草地開遍絢麗的杜鵑花……

香格里拉原名叫中甸,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1996年10月,云南發起了一次“尋找香格里拉”的考察活動。2001年12月17日,經民政部批準,中甸更名為香格里拉。毛詩奇創作于1996年5月的《高原明珠香格里拉》的藝術靈感,就是詞作者在這次“尋找香格里拉”的考察活動中獲得的,他以詩人的敏銳眼光,最先發現并捕捉到這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創作題材,并迅疾構思成篇。歌詞一經脫稿,著名白族作曲家碧波立即將它譜寫成藏族風格歌曲,經藏族歌唱家卓瑪拉初、云南藝術學院教授王碩等歌唱家演唱后,先后由中唱成都公司和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錄制成VCD,出版發行后大受歡迎,一時風靡于迪慶高原和云南各地,很快在群眾中流行開來,然后又流傳于全國的其他城市鄉村,后被收入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好歌不斷·民族經典必唱1》一書。著名贛籍詞作家秦庚云在一篇文章中論述經典歌曲時如是說:“經典有諸多特性,它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保鮮期’‘保質期’很長,有跨越時代的傳承價值。對于歌曲而言,能不能流行,主要在于音樂;能不能傳世,主要在于歌詞。”毛詩奇作詞的《高原明珠香格里拉》能做到久唱不衰、傳唱至今,正好印證了秦庚云先生的這一論點。

優雅詩美的凸顯。何謂詩美,概括地講包含三層意思:語言美、形式美、藝術美。一直以來,詞壇流行著一句已成共識的行話:一首好歌詞,就是一首好詩;但一首好詩,并不一定是一首好歌詞。這是因為詩是供人閱讀的視覺藝術,而歌詞是供人譜曲演唱的聽覺藝術。如何將作者筆下創作出來的歌詞真正成為“能唱的詩”,著名詩人、詞作家于沙曾在他的《歌詞,呼喚著詩美》一文中寫道:“詩人的本領,在于不但能認識美,而且還能創造美。對于長于寫‘能唱的詩’的歌詞作家,難道不也應該具備這個本領嗎?”兼有詩人和詞作家兩重身份的毛詩奇,經年累月地苦心經營著他的一首首心愛的詩作,同時,也在經年累月地苦心經營著他的一首首心愛的歌詞,不但從中認識美,而且從中創造美,故而每創作一首歌詞作品,都力求做到譜曲能唱,離曲能頌,使之具備詩的美質,從中凸顯出詩的況味、詩的神韻。現從他發表和出版的數百首歌詞作品中隨意摘錄幾首,以饗讀者諸君:

端起瀾滄江/從早晨潑到晚上/潑啊潑啊/把太陽潑成月亮/潑濕你的新籠裾/潑濕你的花衣裳/潑啊潑啊/潑成歡樂的海洋//……(《水水水——潑水節歡歌》)

寫傣族潑水節題材的詩、詞,可謂多如牛毛,汗牛充棟,但毛詩奇這首歌詞寫得極具藝術個性。看,“瀾滄江”可以像端盆子一樣用手“端”起來,“把太陽潑成月亮”,不但能“潑濕你的新籠裾……花衣裳”,還能“潑成歡樂的海洋”。詞作寫得大氣豪放、簡潔明快,虛實相間而又富有動感,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置身傣族歡樂的潑水節中,真令人拍案稱奇。

忘不了你那甜甜的笑/忘不了你的話語那樣少/眸子里有兩汪幽幽清潭/清潭里深情脈脈不用言表//笑靨像含羞草花蕾欲開未開/耳環像兩顆露滴瑩光閃耀/發波像瑞麗江水柔美舒曼/筒裙像孔雀翎絢麗妖嬈//頭巾像黛山上的白云輕柔繾綣/體態像鳳尾竹婀娜窈窕/歌聲像山泉流過花叢/容貌像一輪滿月初照……(《小卜少·含羞草》)

這首歌唱美麗清純傣族小卜少(小姑娘)的歌詞,把美麗羞澀的“小卜少”比喻成“含羞草”,既生動形象又新穎別致,標題就非同凡響。詞作開篇四句總寫記憶中的“小卜少”,然后連用八個比喻,從衣著外貌特征上,極其細膩地描繪出“小卜少”美麗清純可人的藝術形象,通篇沒有一句對“小卜少”空洞贊美的概念化語言,完全是用形象語言刻畫描述,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小卜少”既有她的外在美,更有她的內在美,從中凸顯出詩人出身的毛詩奇在歌詞創作中,有著駕輕就熟、巧妙運用詩意語言的深厚文學功底。據筆者所知,創作于1983年的這首詞作,作者是當作詩拿出去發表的,作品一經在刊物上登載,作曲家卻把它當作了歌詞競相譜曲,其中由云南籍著名作曲家楊非(曾創作過《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的詞曲作者)、碧波分別譜寫出兩個版本的歌曲,相繼被音像出版社制作成CD、VCD在全國發行,至今還廣為傳唱,成為一首不可多得的經典抒情歌曲。由此可見,滲透著詩美個性的詞作所煥發出來的巨大的藝術魅力和不朽的生命力。

江涌金沙走萬里/山舞玉龍鎮八荒/水繞古城百條街/獨木橋橫碧溪上/遠客憑欄觀魚游/近鄰浣衣說家常/家家屋檐掛燈籠/座座客棧連茶莊/東巴文化傳承久/白沙壁畫珍寶藏……(《美麗的麗江》)

如何在一首不足百字的歌詞中描繪出麗江的美麗,令多少詞作者游覽麗江后絞盡腦汁欲寫不能,望而擱筆。毛詩奇卻獨辟蹊徑,巧借電影蒙太奇的表現手法,由遠及近將麗江美麗的景致,用一個個鏡頭向人們層層推進。整首詞作用語簡潔凝練,音韻鏗鏘,跳躍跌宕,節奏明快,形象生動,極具畫面感,大有唐詩宋詞的古風神韻,讓人讀之難忘,吟之動情,產生無盡的遐想。

我與毛詩奇,一個在洞庭之南,一個在彩云南,遠隔千山萬水,至今未曾謀面,但因了省名中共有的一個“南”字,以及頗深的歷史淵源而神交已久。明朝朱元璋派30萬大軍西征云南后,實行“洪武調衛”的邊疆屯田制,數萬名官兵及其家眷親友來到云南屯田戍邊,其中移居毛詩奇故鄉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的湖南籍軍民就達2萬余人。上溯歷史,我們同為一脈,故彼此的詩情始終相連,彼此的詩心始終相通,唐代大詩人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一經典名句,就是我倆相知相交的最好注腳。祈愿毛詩奇飽蘸滇池、程海湖靈氣之水的生花妙筆,繼續左右開弓,一手寫詩,一手作詞,用綻放著七彩的奇詩麗詞,為繁榮華夏文壇藝苑再添風采。

【原載吉林《當代音樂》(理論版)2015年第4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瑞昌市| 商南县| 云浮市| 枣庄市| 孟连| 邹平县| 察雅县| 镇宁| 曲阳县| 吉林市| 武川县| 溧水县| 罗山县| 惠东县| 浦县| 辰溪县| 固安县| 视频| 寻甸| 隆化县| 隆化县| 青海省| 武功县| 武功县| 崇左市| 囊谦县| 凤山县| 红原县| 鹤山市| 舒城县| 台中县| 洪雅县| 太和县| 尉犁县| 山东省| 甘泉县| 高唐县| 新沂市| 广宁县|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