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帝王家
- 大明:翻盤從崇禎遷都開始
- 新醅綠蟻酒
- 2086字
- 2023-05-26 21:32:11
這一路來朱云為了解決糧草供應的問題,每到一地必定會接見當地的官員,豪紳、世家大族等。
不知給多少高門大戶題寫了匾額,給他們的祠堂,還有族譜題了字。
當然了,這些大戶也都慷慨的進獻了,金銀財物和糧草輜重。雙方合作的十分高興痛快,甚至傳為了美談。
而且朱云還會召集當地的世子文人,名宿大儒一起,探討國事,求證問策。
禮賢下士,尊重文人的態度,做的十分完美。
以至于他還沒走到南京城,就靠著這一路的拉結宣揚,就已經把一個丟了首都,甚至是半壁江山的皇帝給洗白了。
如今整個南方傳頌的都是,朱云這個皇帝如何的雄才大略,如何的英明果斷。
在權衡利弊后,果斷遷都以待時機,然后再征討逆賊,收復北方。
儼然將會是一位中興大明的英明君主。
朱云,也趁機從中挑選一些有想法有能力的人為他所用。
于是乎朱云見識到了各種推薦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有自薦的,有他薦的,還有死薦的。
反正只要能引起朱云的注意,那就不計臉皮,不計代價,更不計手段的去吸引朱云的眼球。
當然了,除了這些送金銀送人才的,還有送女人的。
不管是那些大小官員,還是世家大族。
甚至是一些自持美貌的年輕女子,都覺得長途漫漫,朱云應該空虛,晚上應該沒有女人就睡不著覺。
所以都上趕著將自己的女兒姐妹洗好打包好,送到朱云的面前。
要是一個都不要,大家可能會感覺皇帝是不是受到打擊那方面不行了?再傳出什么閑話去。
所以朱云就適當的收了一些,主要還是一些地方大員和世家大族的女子。
自古以來聯姻就是鞏固關系的最好手段。
甚至有些想法大的心思活絡的,都盯上了太子妃和兩個王妃的位置。
不放過任何場合,明里暗里的試探。
把自家的女兒拉出來,像貨物一樣展示給朱云看。
但是朱云都不為所動,畢竟太子妃那可就是未來的皇后啊,可不能隨便選。
崇禎帝朱由檢一生共有七子三女,拋去夭折的孩子。
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入京城時,崇禎還有三子兩女在世,分別是長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次女坤興公主、三女昭仁公主。
獻愍太子朱慈烺,明思宗的嫡長子,生母為周皇后。
崇禎二年年初出生,次年便被冊立為皇太子。
李自成進犯京師時,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等人上書,請求讓太子朱慈烺到南京監國,旋因京師淪陷未果。
李自成入京后為收攏人心,封朱慈烺為宋王,并留于軍中。
不久,李自成東征吳三桂,令朱慈烺隨行,結果兵敗于山海關。
吳三桂在擊潰李自成后,本打算擁立朱慈烺為帝,但此時的朱慈烺卻已不知所蹤,或為亂軍所殺。
此時已經十五歲了,在古代是該到了議親定親的時候了。
定哀王朱慈炯,崇禎嫡三子,生母為周皇后。
崇禎五年年生,十六年獲封定王。
李自成入京后為收攏人心,封朱慈炯為定安公,并留于軍中。
不久,李自成東征吳三桂,令朱慈炯隨行,結果兵敗于山海關,朱慈炯于亂軍中失蹤,最終下落不明。
明朝覆亡后,反清人士于起事之際,經常會打出“朱三太子”的旗號,很多人誤以為便是崇禎的嫡三子朱慈炯。
其實,這些人口中的“朱三太子”實際上是崇禎的第五子朱慈煥。
至于因何有此“誤會”,緣于清廷故意混淆、歪曲真相。
永悼王朱慈炤,崇禎庶子,生母為田貴妃,生于崇禎六年,生前獲封為永王。
李自成入京后為收攏人心,賜予朱慈炤爵位,并留于軍中。
不久,李自成東征吳三桂,令朱慈炤隨行,結果兵敗于山海關,朱慈炤在亂軍中跟隨毛姓軍官逃難,后在鳳陽被一位王姓給事中收養,并化名為王士元。
滿清統一后,朱慈炤為避禍,定居在余姚,靠教書為生,一直不敢透露自己的身份。
然而在他七十五歲的時候,朱慈炤終于被識破,被清廷逮捕后處于凌遲之刑,妻兒老小全部被殺。
為掩人耳目,清廷故意將朱慈炤混淆為崇禎第五子朱慈煥,但朱慈煥年僅五歲便早夭,以故來證明朱慈炤的“朱三太子”身份為假。
這個騙術,也是后世經常分不清朱慈炤、朱慈煥二人生平的主要原因。
據民間傳說,朱慈煥在世時曾對崇禎帝講,九蓮菩薩(萬歷的生母李氏的封號)對他說,皇帝待外戚太薄,所以要讓他的兒子全部都死掉。
崇禎聽后大為惶恐,于是尊朱慈煥為“玄機慈應真君”,希望能感動上蒼以消禍。
正因為此,朱慈煥盡管早夭,但在民間極富神話色彩,所以反清人士于起事之際,經常會打出“朱三太子”的旗號,這“朱三太子”便是朱慈煥。
至于崇禎的其他子女,都早早夭折了。
古代嬰兒的存活率,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子還是公主。
實際上崇禎一生共有六個女兒,但是有三個女兒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由于這些女兒都是妃嬪所生夭折后也就沒有封號,因此后世沒把她們計算在崇禎子女之中。
在大明亡國之際,崇禎還有兩個女兒還在世,分別是年僅十五歲的坤興公主和年僅六歲的昭仁公主。
崇禎安置好兒子后,就把周皇后、嫂子張皇后、袁貴妃、等妃嬪給逼死了。
隨后崇禎就手提利劍向兩個女兒坤興公主和昭仁公主的居所走去,
當時昭仁公主看到父親來了,她可不知道大禍即將來臨。
她還很高興地向父親崇禎跑去,這一聲“父皇”還沒喊出來,崇禎提起手中長劍就直刺昭仁公主心窩,于是年僅六歲的昭仁公主前一秒還等著父親抱抱她,下一秒她就死在了父親劍下。
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時,沒有人能知道崇禎當時的心情。
但是可以想象崇禎當時心里絕對是萬分痛苦,賜死妻子和嫂子,又親手殺了女兒,崇禎的心情絕對十分痛苦難過。
他又提著長劍,走向了自己的另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