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事物太多人歌頌,難免造成“幸存者偏差”,要看到美好的前方,也不能忽視缺陷背后帶來的影響。
我們無法直接定義一個人,以及所有對他們未來的遇見,也只是主觀性、暫時性的?;蛟S以后他們宏圖大展、平步青云呢?
無所謂朱輪華轂、侯服玉食,只得見賢思齊,非賢自省。
——2023.1.7星期六
沒有宗教信仰,是唯物主義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但挺喜歡一些作詞里的風云變幻的歷史命運感。天道無常,道不可說,古人推演至竭力的超脫、出世感令我愧嘆。積極心境以唯心推動,身處世間以唯物為準。
——2023.1.14星期六
學得越多,反而越覺得自己無知。
——2023.1.25星期三
無法不承認一個人的包容是有限的。氣球充氣過度,就會爆炸,對一個人的失望,是慢慢累積的。
幡然醒悟,只是當局者迷。當無法再承受壓力,主動的決裂,也是人生必不可少要經歷的痛苦與磨難。有些陪伴是短暫的,你無法分清這是恩賜,還是懲罰。
回想種種快樂不是沒有,卻無法覆蓋難過,所以這段友情并不能稱之美好,也不愿再多提。多年后又與一位朋友告別,即使難過,發現回憶里快樂成分之多,堅信這些回憶美好,這段關系,才最是值得。
昨天我說我堅信回憶美好,也嘲笑它如今的一文不值。因為曾經確實美好,卻也只能是曾經。
二十二歲就被父母(尤其是母親)催著去談戀愛。作為一個從沒戀愛過的人,還真不喜歡被催戀,一身反骨。長輩們總覺女人生來就是如此,這更令我反感婚姻是原生家庭的婚姻并不好,也是心理陰影。為了反抗,沒少和母親鬧翻。這次今天又是一頓說教,我們都已經無奈對方了。我告訴母親,我現在的想法就是這樣,不行就是不行。希望她也能理解現在的我,并記住我說的話:人的想法隨很多因素改變,如果以后我還是結婚生孩子了,不是因為我聽了她今天的話,而是時候到了,我可以承擔了。又無論任何變故,也不是因為我后悔今天沒聽她的話,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在我想法改變時,她不是以一種“你看,我早就說過了,你還不是結婚生小孩了?!边@樣的態度對待我,否則我真的會心痛到失去生存的欲望,每次爭吵都是一種內耗。可能我反抗多了,她也不似曾經那么反應激烈。唉,慢慢來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2023.1.27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