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馨香
我生長在成都,望江公園里的薛濤井去過幾次,印象很深。
改革開放使萬眾青年變文青,我也因此不能免俗開始寫詩,妄想以詩作為人生的敲門磚。1981年5月21日,新創刊不久的《文學報》發表了我的第一個作品——小詩《薛濤井》。
當時我23歲,有鶴立雞群之傲。從此一發不可收之,連續在《文學報》發了近十首詩。這得益于從青海以右派平反歸滬的著名詩人黎煥頤的大力扶植。多年前他已去世,...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人物馨香
我生長在成都,望江公園里的薛濤井去過幾次,印象很深。
改革開放使萬眾青年變文青,我也因此不能免俗開始寫詩,妄想以詩作為人生的敲門磚。1981年5月21日,新創刊不久的《文學報》發表了我的第一個作品——小詩《薛濤井》。
當時我23歲,有鶴立雞群之傲。從此一發不可收之,連續在《文學報》發了近十首詩。這得益于從青海以右派平反歸滬的著名詩人黎煥頤的大力扶植。多年前他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