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的時候,我是一個文藝青年,如今叫作“憤青”,總想執筆寫點東西去發表。現在想來,當時的我是十分幼稚可笑的,書沒有讀幾本就想著去寫作。我對于法律的學習,有點聽之任之,毫無心情,總希望離開法律的學習,到語言文字中去尋找審美觀和人生意義。
正好,那年月,文學青年滿大街走,歷史似乎是在拐彎處發出咔咔的聲音。這聲音如同吉祥鳥的召喚,給了那一代人新的希望。印象最深的是,西南政法學院的高樓平房,層...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上大學的時候,我是一個文藝青年,如今叫作“憤青”,總想執筆寫點東西去發表。現在想來,當時的我是十分幼稚可笑的,書沒有讀幾本就想著去寫作。我對于法律的學習,有點聽之任之,毫無心情,總希望離開法律的學習,到語言文字中去尋找審美觀和人生意義。
正好,那年月,文學青年滿大街走,歷史似乎是在拐彎處發出咔咔的聲音。這聲音如同吉祥鳥的召喚,給了那一代人新的希望。印象最深的是,西南政法學院的高樓平房,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