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別人:我一拒絕,對方就會生氣
討好型人格的人之所以無法拒絕別人,首要的原因就是內心關于“別人很脆弱”的底層信念?!拔乙痪芙^,對方就會生氣”“我一拒絕,對方就會受到傷害”,這都是對于“別人很脆弱”的預期。這份預期可以很好地解釋我們拒絕他人時的一部分恐懼,當我們和一個一碰就會碎的人在一起的時候,當然要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讓對方粉身碎骨。在這種預期下,但凡有一點良知的人都會深感恐懼、如履薄冰。
脆弱的父母
“別人很脆弱”的底層信念一部分來自我們過去的經驗。很多人認為討好型的人之所以常有討好行為一定是因為他們有著強悍、權威的父母,而實際上,這類人的父母往往是脆弱的、敏感的。當孩子對他們的要求說“不”的時候,他們的反應不是勃然大怒說:“看我不打死你!”而是感到自己深深地被傷害了。他們會面帶委屈、淚水漣漣地對孩子說:“你怎么可以這樣對我,我真的太難過了?!薄澳氵@樣做了之后,我一連五天都在失眠,飯也吃不下,工作的時候也不能專心,以至于被老板罵了一頓還扣了工資,現在真的不知道怎么辦好?!?/p>
這樣的經驗,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們告訴自己,千萬不要拒絕別人,因為我一拒絕,對方就“心碎”了!
脆弱的投射
“別人很脆弱”的底層信念也來自我們的投射。所謂投射,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機制,就是我們將自己的感情、沖動或者愿望歸結在另一個人的身上,并因此扭曲了我們對他形成看法的過程。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去郊游,在碧水之中看到一條紅色的鯉魚游來游去。這個時候我們心想:“這條魚是多么幸福而自在呀!”魚到底是不是幸福而自在的呢?沒人知道,真正幸福而自在的其實是暢游在青山碧水間的人。這就是投射,我們將自己愉悅的感受歸結到了魚的身上,以至于認為魚是幸福而自在的。
而你之所以認為別人很脆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將自己的敏感與脆弱投射到了別人身上。
不會拒絕的人,往往是非常善良的人。正是因為他們自己在遭到拒絕的時候會感到很受傷,會懷疑對方的拒絕是不是“不再愛我”的意思,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了對方,對方才會如此無情?所以他們才無法拒絕別人,以免他人因此承受被傷害的痛苦。
但是他人真的這么脆弱嗎?也許是,也許不是。就好像魚到底是不是自由自在,沒人知道一樣。重要的是,你將自己的脆弱投射到了他人身上,并因此讓自己陷入了無法拒絕的艱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