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朱元璋會就此拉著馬皇后離開,沒想到這家伙大手一揮對著在場的眾人道:“你們都暫且退下吧,咱和太子有事商議?!?
“是,陛下!”
一聲令下,朱元璋帶來的那些太醫、太監宮女以及寢宮里的太監和宮女全都有序退下。
只留下馬皇后和常氏以及朱雄英有些疑惑的看向朱元璋。
“咋地?朱重八!太醫才剛說標兒沒事,你又想干嘛?”
“剛才你老朱不也說了,你們父子倆要勞逸結合,咋地,剛說完就給忘了?”
馬皇后有些不悅的道。
“嘿嘿,咱就與老大商討商討事情嘛,馬上就好,你們就先帶著雄英到偏殿玩去?!?
朱元璋再次擺了擺手。
然而馬皇后擰的很,并沒有絲毫要離開的意思,生怕自己家這位老朱又氣著太子爺了。
見馬皇后三人依然杵在原地不動,朱元璋有些不耐煩的道:“怎么了,后宮還想干政不成?”
朱標自然知道,朱元璋這是真的有重要的事情要和自己商量,于是,見現場氣氛有些尷尬,趕緊打圓場:“母后,兒臣剛好也有事情要向父皇稟報,還勞煩母后暫且到偏殿休息休息?!?
見朱標親自開口,馬皇后這才有些不情愿的帶著常氏和朱雄英離開。
“老大啊,你的老師宋濂和李善長,咱本想也讓他倆教教雄英來著,結果這兩個老家伙都致仕了,然后這文華堂又少了兩名大儒,你看,選誰遞補為妥啊?”
見眾人離開,朱元璋便直接放下架子,拖了一張太師椅,慈父般坐在了榻前。
朱標本以為,朱元璋會首先與自己商討軍國大事,沒有想到的是,朱元璋與自己商討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由誰來擔任朱雄英的遞補老師!
由此可見,朱雄英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就連軍國大事都要暫且放一放。
“父皇心中可是已經有了合適人選?”
朱元璋這么問自己,肯定是已經有了心儀的人選,只不過是想聽聽自己的意見罷了。
“嗯,你看方孝孺咋樣?”
朱元璋十分有把握的說出了方孝孺的名字。
果然不出朱標所料,朱元璋還是提到了方孝孺!
方孝孺乃是開國第一文臣宋濂最得意的門生,過幾年宋濂去世后,這貨也成為了大明讀書人之首,也是之后朱元璋為朱允炆欽定的三大顧命大臣之一,號稱“建文三傻”之一,也就是朱棣攻破南京后要求朱棣誅他十族的那位爺。
此人就是純粹的書呆子,迂腐了一些,和鐵鉉一樣軸得很!
不過,客觀一點的評價,這貨也算頗有謀略吧,為朱允炆提出了不少的好計策,只不過與齊泰、黃子澄兩人對比,存在感較低,而且削藩計策的制定與他并沒有多大關系。
這人嘛,要說讓他做做學問倒是可以。
就像有的磚家,你讓他抄抄論文、吹吹牛倒是可以,你要讓他真抓實干搞科研?
門在哪里都不知道!
所以,就此人要給皇孫當老師,我看還是算了吧,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好好的一個朱雄英就怕被他給教成了傻子。
瞧瞧朱允炆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方先生乃是老師的首席門生,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只不過.....”
朱標先是肯定了方孝孺的學問,隨后卻表現出頗為為難的表情。
“哦?”
朱元璋本以為自己提出的這個人選,朱標會穩穩的接受,但是沒想到竟然讓朱標感覺到了為難,于是有些疑惑道:“老大,你有話直說吧,畢竟這個給你的兒子找老師,至少也得入你的法眼才行吧。”
“兒臣認為,實干興邦,對于皇子皇孫應用實學教導,不僅要重文亦要重武,文治武功均不可偏廢,應以實際的經歷訓導子孫,要他們明白創業的不易,守成的艱辛,一般文士,光是記誦辭章,一無好處,方孝孺雖為吾師之首徒,但是為人迂腐,對教授雄英無益,所以.....”
朱標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總之,方孝孺這個人可以讓他做學問,但是自己是堅決不會讓他教朱雄英的!
“好,好,說的好!哈哈哈!”
朱元璋聽罷,忽然一拍大腿一直叫好,并大聲笑了起來!
先不說自己的這番說辭會力求朱元璋馬上認可,但也不至于一下子一起朱元璋的如此激動的反應。
朱元璋笑罷,旋即又道:“老大啊,其實我早瞧你哪個老師宋濂不順眼了,學問是有學問,但是迂腐的令人發指??!當初啊,我都怕這老家伙把你給教成傻子了,還好我老朱家是天選血脈,這才出了個你這么優秀的崽子,至于方孝孺,我看都一樣,一口一個‘之乎者也’,動不動就‘圣人有云’,聽著煩都煩死了,就他這樣的,萬一把咱雄英給教傻了咋辦?”
聽著朱元璋大肆的數落起宋濂和方孝孺,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朱標忍不住想笑,在心里嘀咕著:“我說老朱,這個姓方的當初還真把你的一個皇孫朱允炆給教廢了,最后還被我四弟給篡位了,那段歷史在我們那嘎嘎的火,都夠拍好幾百部電視劇的,而他的老師方孝孺就是您老人家欽定的哦,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桀桀桀......”
“等等!”
數落完宋濂和方孝儒,朱元璋表情突然一變,旋即有怪異的看向朱標:“不對!咱以前在你面前數落宋濂和那幫儒生迂腐的時候,你從來都是持反對態度,堅決維護你老師和那一幫儒生的,今日,你倒是自己主動說起這些儒生的不是了?這不像你?。∑婀?!”
“......”
朱標當即愣了一下!
老朱,我能告訴你我不是真標,而是穿越過來的假標么?
當然和你的好大兒的性格不一樣咯。
于是,想了一套說辭便道:“咳....之前兒臣愚鈍,只出于尊師重道對老師萬般維護,現在想明白了,也看清楚了,才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說來慚愧!”
“呵!咱的兒子終于開竅了,真是可喜可賀??!哈哈哈!”
朱元璋說罷,十分滿意的大笑起來。
朱標:“是是是!多虧了父皇的諄諄教誨和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