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點頭,緩緩開口說道:“你且聽好門規。”
無規矩,怎能成方圓。
既然立此教,便定要立下規矩來。
“一曰:憐憫”
“人之病,需治,天之病,亦需治。”
“今天之病久已,致使今天下疾病四起,餓殍滿地,百姓痛苦。”
“吾等太平教眾,不得欺壓百姓,應學符水之法,以醫天下黎民。”
言罷,張角食指內扣,用關節在路佛頭上敲了一下,然后緊接著說道:
“二曰:無為。”
“圣人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此萬物自然,道法自然也。”
“清靜無為,順應自然,去甚,去奢,去泰,以至釋然,恰然,自然之境。”
說罷,張角便又在路佛頭上敲了一下。
“三曰:教化”
“今民多愚笨,吾等多傳道與民,廣開民智。”
“教化萬民,以獲功德無量。”
說罷,張角最后在路佛的頭上重重的敲了一下。
“此三條門規,你定要謹記,勿要忘記。”
路佛低著頭,左手放在右胸前,微微彎曲,說道:
“學生謹記先生教誨。”
張角點了點頭,隨后拿起一柱煙來,點燃,走出門外,抬頭望天。
“太平之道,立!”
話出口,整個陋棚附近,狂風大作,卷起地上的黃土,震出道道黃煙來。
周圍的災民,或是躲在一旁,或是躲進簡易的草房內。
風不大,也就只能讓人睜不開眼睛。
張角站在風的中心,筆直的站著。
張角感覺體內的氣在瘋狂的增長,是成指數的暴增。
氣,或者可以叫成靈氣,靈光,靈能,皆可。
先圣管子曾言:“靈氣在心,一來一逝,其細無內,其大無外。所以失之,以躁為害。”
萬般皆是它。
在老子口中,它叫道;在管子口中,它叫靈氣;在先秦的方士口中,它叫靈光,靈能。
張角感覺自己體內的靈氣在瘋漲。
并非是簡單的量變,如果以法術來說,張角以往使用“撒豆成兵”只可以召出幾十人。
那現在,他可以毫不費力的揮手拉出一支千人的“豆兵”。
約莫一盞茶的時間過去,風便停了。
這風來的也快,去的也快。
張角站在中間,腰直著,手中的煙依舊燃著。
甚至煙灰都未斷。
抬頭望向天空。
天色突然暗淡下來,原本血紅色的夕陽不知何時消散在了天邊。
或是被厚的云朵遮蓋住了。
天空中雷聲大作,暗淡的天空布滿了云朵,似乎是陣陣烏云。
老天爺好像要下雨了。
蒼天似乎被捅出個窟窿來。
大雨傾盆而下,有趣的是,只有張角周身五米內在下雨。
煙依舊燃著。
一道紫色的閃光突然照在張角的頭上。
光很亮,閃的讓人睜不開眼。
電先來了。
不給人一點的反應時間,緊接著一道雷劈在張角手中的煙上。
煙燃的更盛了。
雷與閃電又來了兩次,一道劈在張角身上,一道劈向了煙。
煙灰未斷,人亦無事。
烏云散了,老天爺似乎累了。
蒼天好像要死了。
烏云散去,夕陽重新露出了地平線。
像是大漢的江山,要走到了盡頭。
夕陽血紅中帶著一抹金黃。
將張角頭頂的天空染成了黃色。
蒼天變成了黃天。
良久,張角方才動身,鼻子一動,猛地吸了一大口,煙點燃飄出的香火,被張角吸入鼻中。
煙燒盡了。
張角伸了伸腰,骨頭間傳出了陣陣噼里啪啦的響聲,明明只過了不到幾盞茶的時間,身體卻像站了好幾個時辰一樣。
躲在一旁圍觀的災民們,紛紛探出頭來,小心翼翼的望著張角。
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他們只敢躲在暗處看。
但他們知道現在天亮了。
他們小心翼翼的探出頭,有些迷離的看著張角,眼神里面充滿了崇拜之情。
先是狂風,再是暴雨,后又是閃電加身,如此天災加于一身,休說傷痕,就連衣角都未皺,怎不算神人?
眾皆伏地,無一人不崇拜,無一人不信仰,口中大喊著:
“大賢良師!”
“大賢良師!”
“大賢良師!”
張角見狀,身形一盤,便坐到了地上,從袖中掏出一卷經書來,正是《太平經》。
轉身轉頭,張寶,路佛等人站在棚口,屋檐下面,望著張角。
張角揮手,招呼著幾人過來,幾人來到張角下方,災民前方,跪坐在了地上。
眾人心神一凝,屏住呼吸。
張角要講經傳道了。
見狀,張角點了點頭,太平經書工整的擺放在腿上,右手緩緩將經書打開,口中說道:
“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
“故吾自號曰:大賢良師。”
“今日講道,傳經授法。”
“大開民智,汝等皆入我太平之道。”
眾災民伏地,口中齊喊,“聽大賢良師教誨。”
張角點頭,靈氣蘊在口中,經書齊講。
不識字者,文字浮現腦海,諸圣典故印在腦中。
善辯者,聞之乃名家之典籍。
善斗者,聞之乃兵家、儒家之典故。
心細者,聞之乃醫家、農家之典故。
......
張角能感覺到隨著自己的講解,天地間的靈氣正在復蘇。
蒼天破了,靈氣一點點的漏了出來。
如果說以前天地間的靈氣量淡薄如霧,那現在的靈氣量便是如水滴,能夠滲入到張角的每一個毛孔里。
大道之言逐漸從張角口中講出,約莫兩個時辰,方才停下。
天色黑了下來,已是深夜了。
眾人沉浸在講道的想象里,此時張角的話一瞬停了下來,讓眾人醒了過來。
眾災民先是迷茫,后變成了憤怒,最后完全清醒過來,眼中是感恩與崇敬。
眾人起身,分別向著張角鞠躬三下,以示感激之情,報傳道授業之恩。
災民變成了秀才,都有了各自的緣法。
眾人恭敬地站在張角面前,等著張角的訓話。
“汝等今入我太平教,乃貧道幸也。”
“今入太平道,定要教化萬民,善待萬物。”
說罷,看向路佛,開口說道:“你為太平道首徒,且替貧道管理好教眾,莫要欺壓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