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陽猶豫了好一會,剽了幾眼路佛,隨后看向張角,嘴角抖著:
“小人與路大人仇怨已過,我早已忘哩。”
話說一半,路佛插嘴道:
“你大可說來,不必畏我,今我來此,并非欺你,無論你提何條件,我保證日后不在尋你,你我愁怨兩清,可好?”
那呂陽聞言,依舊沒有開口,而是轉頭看向張角,見張角點頭,方才起身,雙手朝著張角作楫,開口道:
“小人先謝張公賜我申冤之情。”
“小人曾在太守府上言,路佛霸我妻。”
他頓了頓,咽了口唾沫,接著說道:“但此事,路吏已賠我銀兩,此事你我兩清。”
“可還有一事,那日路吏將我妻買走,家中無人,小人只得一人下田勞作,空留我那小兒一人在家。”
“待我歸家,我那孩子已經被從犬叼走。”
說著,聲音略顫抖,站著的身體也有些不穩。
“銀兩,仆妾,還是其他的,你盡管開口,只要吾有,盡滿足與你。”
呂陽轉頭看向路佛,雙眼已經濕潤,眼中略帶紅絲,沉默了好一會,方才開口說道:
“那是小人的骨肉,已經六七個月大了,若是路吏能賠我,我便原諒你。”
路佛依舊半跪在地上,臉上表情已經平靜如水,看不出喜怒哀樂來。
約莫過了半柱香,路佛忽地站起身來,直直的盯著呂陽。
高大的身軀讓呂陽不自主的退了一步,但隨后反應過來,又向前走了一步。
路佛左手放低,按在隨身攜帶的佩劍上,手一甩,佩劍便被拔了出來,指向呂陽。
呂陽見狀,臉色一白,身形不自覺的走到張角的身后。
坐在路佛身后的張寶臉色大變,右手一拍桌,左手隨之放在一旁的刀鞘上。
只要路佛有任何舉動,他有把握,趁他亂動前將他一刀砍死。
路佛手腕一轉,劍花一甩,劍身調轉回來,劍鋒對準了他自己。
劍光明明,血液在夕陽下顯得更加鮮艷。
“咣當!”
一條胳膊砸在地上,發出響聲來。
甩掉手中的佩劍,路佛將地上的斷臂撿起。
剛才的一劍,他砍向了自己的右臂,將整條臂膀完整的砍了下來。
他是個左撇子。
“某無兒。”
路佛的聲音平靜,似乎砍的不是自己的身體一樣,根本感受不到疼痛。
“六月的孩子,不過幾十斤重,我這右臂,份量完全足夠。”
“孩子是你的骨肉,這手臂是我的身體,此般償還。”
“汝可滿意?”
呂陽站在張角身后,有些癡愣的看著發生的一切,聽見路佛的話,猛地一個激靈,連忙開口說道:“滿意,滿意,路吏真豪杰也!”
說著,腳步橫向移動,身形逐漸向外走,待完全從張角身后走出時,猛地向外跑去。
“慢著。”路佛臉色因失血而變白,但說話的聲音仍中氣十足。
聞言,呂陽本已經跑到門口的腳步一瞬便停了下來,直直的站在棚門口。
路佛左手一發力,整個被砍斷的右臂被他扔到了門口。
“把這個一并拿走。”
呂陽側過身子,但腦袋并沒有轉過來。
拽著斷掉的胳膊,一踉一蹌的向外面奔去。
見呂陽走遠,路佛用左手撿起佩劍,將它以一種極其別扭的方式插回劍鞘里。
“咚!”
失血過多,站不穩了,路佛跪在了張角面前,僅憑左臂一手,來完成作楫的儀式來。
“學生路佛,拜見大賢良師。”
張角雙眉低下,表情平靜,右手探入衣袖,不知從何地抽出兩張符紙來。
開口問道:“需要一只新的右臂嗎?”
路佛愣了一下,隨后搖了搖頭:“此為恩怨盡消之憑證也。”
張角點頭,沒有多說什么,左手上的符箓消失,右手上的符箓貼在了路佛右臂還在流血的斷處。
只一瞬,血便不在流了,不消片刻,斷處便重新結痂。
張角見狀,將座位擺正,工整的做到了路佛的面前,高聲開口道:
“正衣冠!”
聞言,路佛站起身來,走到了張角面前,為張角整理衣物。
盡管手因失血過多有些許顫抖,但還是恭敬的整理好了張角的衣物。
“打盆水來,拿一段干凈的絲錦。”
張角轉頭對著張寶說道。
正衣冠這一步結束,接下來的環節便是凈手。
張寶雙手端著一個打滿清水的銅盆,肩上搭著一個薄絲巾,將盆輕放在張角與路佛兩人之間,絲巾放在了張角的手上。
張角坐在椅子上,路佛低著頭,虔誠的跪在他的腳邊。
張角雙手接過絲巾,放在水中,浸透的三遍,方才拿出。
“伸手。”
張角輕聲的對著路佛說道。
身下的路佛伸出左手,張角用絲巾將他的手裹住,擦了兩遍,方才滿意。
凈手此步結束,接下來便是六禮。
路佛站起身來,向門外走去,走出棚外,不多時,便走了回來,他的左手上拎著一袋青菜與肉。
袋中有六樣物品,也就是常說的拜師六禮,又名束脩六禮。
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于勤;
蓮子,寓意為苦心教育;
紅豆,寓意為紅運高照;
棗子,寓意為早早高中;
桂圓,寓意為功德圓滿;
干瘦肉條,寓意為表達弟子心意。
物品由張角接過,接來之后,張角從袖中拿出兩道畫像,分別的掛在墻上。
一張正是老子,一張則是黃帝。
禮既送達,接下來便是由張角拜祖師,上達祖師,表明此子有禮有節,可為門徒。
兩人一前一后,分別跪在畫像面前。
張角先上香,后再由路佛上。
將香火插在畫像面前,煙灰未斷,便代表祖師接受了此子,認可了這個門徒。
此步結束,接下來便是朱砂點痣,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寓意學習一點就通。
張梁在一旁捧著朱砂,張角將食指深入其中,沾了沾。
隨后在路佛眉心處點了一下,開口說道:
“吾所學乃太平經書,今取太平二字,立太平道。”
頓了頓,開口說道:
“路佛!”
“學生在。”
“你當為太平道首徒。”
“我定謹遵師命,不負師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