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好家風:溫良恭謙讓
- 米家文化編繪
- 748字
- 2023-02-17 16:40:47
前言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經過漫長歲月的沉淀,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璀璨的文化瑰寶。即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在各種新思潮、新學說大碰撞的時代,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也有義務繼承宣傳我國的優秀文化傳統。
但對于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形的兒童來說,究竟哪些傳統美德適合他們首先去讀呢?這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家庭教育的深耕。習近平同志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可以說,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家風建設相結合,是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需求,也是今后孩子能夠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勃發的生機去面對、融入更美好社會的根本。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的,“家風正,則民風淳”,“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
叢書選取人修身養性最根本的15個字“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作為傳統文化第一課,講給千千萬萬個家庭,使每個家庭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夠在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樹立起新時代的優良家風。
其中,“仁義禮智信”指的是人應崇尚、追求的五種高尚品德,“溫良恭儉讓”指的是人應培養、陶冶的五種高尚品性,而“忠孝廉恥勇”指的是人應信守、踐行的五種高尚品格。三者中,品德是基礎,品性顯現的是品德自身的外現形態,而品格顯現的則是品德表象化后的典范。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這15個字作為代表中華傳統美德的有效概括,在國家大力提倡傳統美德教育、重視家風建設的今天,在網絡文化日益擴大影響,許多孩子沉迷虛幻網絡文字、游戲的今天,每個家庭都很有必要通過這些生動的故事重樹良好家風,讓少年學子們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激勵下振奮精神,培養健康心理,優化社會風氣,為實現中國夢盡我之責。
編者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