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的備戰正在進行中,體能增強、抗擊打、更多的防守和反擊方式,基本的戰術動作和動作流暢性...我從沒想過拳擊的知識可以如此鋪張開來,我終于明白那天水哥給我看的一張“麗國運動協會項目難度排名表”上,為什么拳擊運動赫然排在第一名了。在寫這篇日記之前,我把之前水哥教我的花式打靶的動作,全部照搬到沙袋上,進行加速練習出拳的流暢度。
我最近聽水哥講了一個,關于“莫江老人”的故事,這是唐總的親身經歷。水哥說到現在還經常陪唐總故地重游呢,我還在想什么地方可以這么容易經常去,后來水哥一說我就明白了。
故事由兩個小故事串聯。聽水哥說完后,總讓我覺得意味深長,卻又因為詞窮說不出個所以然。但作為一名局外人,我卻十分想把這故事給記錄下來。
第一個故事,和夏季、雨季有關。
唐總自開始練拳,到有保持路訓的習慣以來,一直都是在江燕山跑山。那時候還沒有工作室,更沒有道魔公司,唐總也才二八年少,就在那年入伏前后,唐總和當時的女友“好聚好散”,失戀之后,一直沮喪低迷。
夏季雨水之多,不知怎么的,心情沉悶的唐總就漸漸養成了一個習慣:每逢雨天路訓。
唐總會穿上速干服,無論蒙蒙細雨或是漂江覆水,都是不可阻擋的往江燕山上奔赴。
我對于淋雨沒有正面理解,我想正常人在淋雨時心里都想著躲;至于唐總,我猜想他也在躲,只不過是躲在雨里反而讓他更舒服吧。
唐總路訓的目標亦是江燕山的空擊平臺。
幾十年前,空擊平臺的樁基、平臺、圍欄和臺階,都還是清一色的木制結構,唐總那時每逢下雨就路跑至空擊平臺,爾后在最東側的圍欄上,用隨身攜帶的小刀,刻下一道輕微的劃痕。
唐總和水哥說,不知道為什么,他覺得劃痕累積到一定數量,他就會找回或者找到真正屬于他的愛情。
那個夏天,唐總在圍欄上一共刻下了34道,輕微的劃痕。
那之后,空擊平臺經過數次粉刷翻新,劃痕早已難以辨認,水哥剛來道魔和唐總去江燕山路跑時,空擊平臺更是完全變了模樣,像現在一樣,已經是金屬制的基座和欄桿、平臺也換成了石材。至于那劃痕,也早就消逝在光陰之中。
唐總告訴水哥,自己經常在心里想一句話,來自于他很早之前一位騎友的網絡簽名:“那時候我們喝酒旅行,那時候我們相信姑娘和愛情...”
我對愛情實在沒有什么概念,只是覺得自己早晚會有個愛情觀,別人和你說的再多,那都是他經歷的事情,所以有時聽別人說的話,我還會有一些抵觸。不過這肯定也會影響你對面前事物的判斷吧,或多或少,或有益或有弊,只不過沒想到,唐總也是個多情種,重情重義。
下山來到莫江邊,第二個講的是唐總在莫江邊騎行,休息時遇見一個老者言談之間的故事。
那時候唐總剛開始擴大道魔公司的規模,又是一個將近十年前的故事。
唐總騎著一輛公路自行車,從道魔公司到莫江公園,順著莫江一路向西,再從大路繞回公司,恰恰十五公里的距離。
唐總習慣于在一處涼亭停車靠邊休息。水哥說唐總對于騎行有著一些強迫,所以自行車的邊撐被唐總拆掉了。有不少騎車的人也和唐總一樣,追求輕量化亦或是極致的平衡,像職業騎手那樣,這使得他們每次只要停車,停的急就直接把車輕輕靠在地上,不著急,你就可以看到他們慢條斯理的將腳踏搭在路牙邊,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三角平衡,讓車子可以停穩。
水哥說,在莫江邊,以前有不少“鐵三人”訓練,游泳、騎車和跑步,這就是鐵人三項。哪怕你只是騎友、跑友,和這些鐵三人之間也可以進行默契交流:當你們碰面時向對方打氣的喊出“加油!”那么不管對方是否認識你,都會大聲回應你:“加油!”以互相鼓勵。
這是一種氛圍,我又想到健身房里饒有“色彩”的現代化健身健康產業,相較于此,莫江邊曾經有那樣的氛圍,真可謂一片凈土。
莫江老人,應該是一位老鐵三人。他和唐總互相點頭示意,唐總喝了幾口水之后,看老人一直遠眺莫江,便問他到底在看什么,那么有神,老人說了一席話,唐總后來用紙記了下來,水哥拍了照片一直留存著,他也發給了我,我現在把這些話抄下來:
我看那莫江之水東流入海。
我看有錢人面對死亡那無助的眼睛,空洞中充滿了恐懼,他們認為金錢萬能,卻買不來健康,抵御不了病魔;
我看窮人面對死亡的堅毅,他們明白自己空有一副傲骨,所以撐到最后一刻也不露難色、不說悲傷、不言苦痛;
富人往往至死,腦中還想著自己,窮人一輩子,心里都只裝著別人;
我見過有修養的人安詳的離開,我見過心事未了的人郁郁而終,昨天還滿懷希望,今天卻要生離死別,明天,日子還要過下去,或者也不用過下去,也沒有其他選擇;
我還見過許多不屬于這個世界的天使,他們墜落,他們又飛升;
我只見過一點點人,相較于這個大大的世界,簡單而又復雜的世界。
......
唐總安靜的聽完莫江老人說的話,我感覺得到他在那一刻享受著聆聽,聆聽箴言和滔滔流水。
水哥說,老人說完之后唐總沒有再說話,只是久坐,只是也看著江面,看著江水,爾后繼續騎行。
我突然覺得,莫江對于有些人來說,亦是存放記憶和感覺的地方,那江水不枯,江風習面,江面上永遠照應著白晝和黑夜。
說那之后,唐總雖然也經常去江邊騎行,卻再沒有見過“莫江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