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卜力:一直做下去
- (日)鈴木敏夫口述 柳橋閑整理
- 728字
- 2023-01-31 11:25:27
前言
一直以來,我都不屑于回顧自己的工作。我著重于如何完成眼前的作品,如何規劃下一部作品,只考慮未來的事,然后一鼓作氣往前走。
眼下在吉卜力成立30周年之際,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公開上映了23部劇場版動畫。隨著宮崎駿宣布從長篇制作中隱退,制作部門也處于停滯階段。2015年,公司舉辦了以“吉卜力大型博覽會——從《風之谷》到《記憶中的瑪妮》”為主題的回顧展。在構想展會內容時我突發奇想,是不是也該給自己過去的工作做個總結了?
電影要賣座,三大要素必不可少。首先是“制作”,作品內容無趣的話,后期無論做什么都是枉然;“發行和排片”也很重要,如果不能為觀眾提供良好的觀影環境,觀眾人數就不會增加;將兩者聯系在一起的是“宣傳和廣告”,它負責向大眾推廣作品如何有趣,讓觀眾走進電影院,這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
我從事這項工作始于1980年,那時電影產業已經沒落,什么都不做觀眾就會走進影院的時代已經終結。于是我不得不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向大眾推廣自己公司的作品,不斷精進自己的推廣技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30年也是進入大眾消費社會的一個過程。在此期間,廣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回過頭來,我們會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滯銷時代,不僅電影行業,幾乎所有行業都陷入苦戰的泥沼。我認為這不能統統歸罪于通貨緊縮或經濟不景氣,是時代開始發生巨變。
做什么樣的作品、如何宣傳才能賣座?恐怕沒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不過,我們曾經為“讓電影賣座”所做的事,也許能為后來者帶來一些啟示——這就是我出這本書的初衷。
接下來,我會闡述什么是賣座,什么是電影,吉卜力的電影給觀眾留下什么印象,給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過去的30年是一個怎樣的時代,以及我所做的工作到底有什么意義。
首先,就從吉卜力真正的起點——《風之谷》的故事開始說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