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察官論(上)
- 魂穿神狄:全職傳承人
- 煙波云海
- 3868字
- 2023-03-09 20:15:57
李艾說的唐鴻臚卿,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貞觀四年滅DTZ一戰(zhàn)時,奉命出使突厥說降那個唐儉。
當(dāng)時,唐儉官拜鴻臚寺卿,于貞觀元年出使過一次突厥,那時他安全返回,而第二次出使,則是要配合大將軍李靖的進(jìn)軍。
后來,唐儉借說降之計,使突厥人兵眾弛懈,不復(fù)西逃,李靖則乘勢攻入王庭牙帳,他則幸運地脫身返回。
太宗皇帝的凌煙閣里,唐儉多少也算是一號人物,當(dāng)然,晚節(jié)不保也是他。
李艾就是借著他的故事,訴說自己的處境。
他的計策想要成功,除了叩關(guān)出去修筑土堡的李靈的流民部曲,在一個,就是要狄公平叛后的幽州大軍。
其實,只要李艾等到吉利可汗被狄公救下來,和他好好談一談,代、朔二州也就能回來了。
但這只是治標(biāo)不治本。
最起碼,鄧康縣主李靈在這件事上沒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她麾下的大批流民也沒有得到妥善的安置。
就像李靈說的那樣,如果完全用外交手段解決代、朔二州的歸屬權(quán),北地邊境的權(quán)力基本上還是要被那些尸位素餐的世家大族掌握。
狄公在的時候,這里還是會吏治清明,人們服他。
可狄公一走,像方謙這樣的官吏還是會出現(xiàn),北地的民眾本來過的就疾苦,沒有雁門天險的防護(hù),那日子過的還會更加艱難。
李艾要修雁門關(guān)土堡,不止是為了簡單地圍困現(xiàn)在處于關(guān)上的那些突厥人,還是要為開拓雁門山新道做準(zhǔn)備。
雁門關(guān)古道實在是崎嶇路窄,根本不適合通商,元朝以后就被廢棄,改為在故道旁邊新開拓的山道作為通商道路,于是就有了明朝的內(nèi)長城防御體系,雁門關(guān)古堡的軍事要塞也就正式成型。
新開山道,不必再走崎嶇路窄的雁門飛狐道,算是開辟了新的商路,這是利在當(dāng)代。
而土堡的建立,則是建立起足夠強(qiáng)大的對草原騎兵的防御體系,這是功在千秋。
也算是不負(fù)為李艾背了這么久書的,那橫渠四句了。
念及此處,李艾嘿嘿一笑,伸手給李靈斟了一杯酒,也給自己斟了一杯酒。
“姑……呃,嗨,縣主,有了計出雁門的功績,你在這北地的聲望將更添幾分,如果有你在這里,未來數(shù)十年,北地人民安居樂業(yè),人口一定會增多,到時候你可以在此弘揚當(dāng)年魏武之威,那洛陽武皇的位置,你……未嘗不可一試。”
李靈沒有說話,她甚至沒有去接李艾斟的這杯酒。
她眸光變得深邃,讓李艾忽然有一種仿佛在和狄公對視的錯覺。
“太子尚可,無須更易。”
“哦……”
李艾悻悻地把酒杯放下。
完了,拍馬蹄子上了。
但這樣也好,鄧康縣主并沒有自己當(dāng)皇帝的想法,北地的民生就更值得托付給她了。
“說回此計,你說要我們修筑的土堡撐三五天便可,我退一步而言,就算你的土堡搭建方式極為簡便易行,但……我們依舊無法直接拿下雁門關(guān),只能做拖延用,那么你是在等什么呢?”
“等狄公。”
李艾笑著說道:
“半個月之內(nèi),狄公一定能把李青霞給收拾了,到那時,他會帶著幽州的大軍,瀕臨雁門關(guān)下,代、朔二州就不是外交上的交換,而是我們北地的軍民,一齊打下來的。”
李艾要的不止是領(lǐng)土,還有名義。
為啥先主劉備總是要強(qiáng)調(diào)“中山靖王之后”,為啥人們標(biāo)榜某某的重要性,總得提個“自古以來”,這就是名義的威力。
武周不是大唐,武皇更不是高宗、太宗,整個武周朝就沒有一個像樣的軍事名將,這段時期防守大過出擊,涵養(yǎng)民生絕對要比對外侵略更重要。
李艾用武力的方式拿下雁門,遠(yuǎn)遠(yuǎn)比突厥大可汗的一聲承諾更加堅實。
“我的就是我的,你突厥人永遠(yuǎn)也搶不走,就算你搶了,老子也能搶回來,跟你要還給我的,那是兩碼事!”
換句話講,當(dāng)李艾在名義上,用武力奪回了代朔二州以后,從回去赴任突厥大可汗的吉利身上能要來的東西,就不需要再考慮代朔二州要不要歸還的問題了。
畢竟,我們武周可是出兵幫你吉利打了莫度的,你吉利不表示表示,行嗎?
這代朔二州已經(jīng)是我們武周的了,可不能算進(jìn)你的謝禮哦!
別扯皮,說的就是你,突厥的牛羊、歲貢什么的不來個幾萬只、十幾萬錢的,能抵得上這代朔二州的分量嗎?
李艾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面前的李靈可不傻,能夠聚攏十二萬流民為己所用,她必然也想到了這一點。
戰(zhàn)爭是政治的延續(xù),只有往自己的天平上加入足夠的籌碼,才能在最后分得更多的葡萄酒。
嗯,的確,按照突厥人的尿性,從李艾為首的中原人這里吃了虧,這幫子突厥人一定會往西域那邊加壓了。
吉利可汗和狄公交好,他確實不會對武周動手。
但,不代表西域那邊他就仁慈了啊。
樓蘭、大月氏、土谷渾、吐火羅人的日子,未來可以預(yù)見的,不好過了喲。
“你憑什么會覺得狄仁杰能在半個月之內(nèi)拿下李青霞?你又憑什么判定,他會命令幽州大軍馳援雁門?”
李靈的問題也一陣見血。
她和李艾不同,她比任何人都知道李青霞的勢力有多么龐大,幽州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李青霞手里還握著一條鐵礦脈,還有一支已經(jīng)武裝完畢的流民部曲。
既是幽州城堅兵利,也不一定能抵擋住李青霞手里的這支部曲。
這才是李青霞謀逆的本錢。
但李艾并沒有直接回答,他說道:
“你愿意留在我這里一晚上嗎?”
“……”
李靈又審視了李艾一遍。
“明天白天,當(dāng)你看過狄公的安排,你應(yīng)該就能想明白為什么了。”
“好。”
“那,你睡我的床。”
李艾站起身,看到躲在被窩里的蛇蛇居然睡著了,他嘆了口氣。
小心翼翼地把被子連同蛇蛇一起抱在懷里,然后走出門,去了院子的偏房。
本來這里應(yīng)該睡的是供李艾使喚的仆役,但是今晚整個幽州城都在平叛,大都督行轅上下,基本就沒人回到房間里睡覺。
李艾把蛇蛇和被子放到床上,又從偏房的櫥柜里抱來了新的被褥,走回主屋,像個仆役一樣為李靈鋪好了床鋪。
“你……”
李靈不解的聲音輕輕響起。
“我從小就是一個人。”
李艾知道她為什么會問,他也平淡地給出了解釋。
“被武皇封為黃國公后,我就回了江州老宅,除了那個貼身跟著我的仆從是我娘老家的人,從小和我一起長大,我假死的時候他哭得最傷心,也只有他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說那個死人,不是我。
“為了保護(hù)他,潯陽縣令幫我把他當(dāng)作失心瘋病人給處理了,潯陽縣因此丟了七品縣令的官,但兩個人也都因為這件事留了一條性命,潯陽縣還能成為候補縣令,也算一件幸事吧。
“至于家里剩下的管家、廚娘、偏房的伙計,呵呵,全都是內(nèi)衛(wèi)。”
李艾整理好了床褥,平靜地說著已經(jīng)過去的事情。
“有些活,必須要我自己干,否則,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也算是解釋了自己穿越來后的一些和古代人格格不入的習(xí)慣。
李靈沒有說話,她和剛才一樣,伸手摸了摸李艾的腦袋。
李艾想躲沒躲開,只好忍受了她的摸頭殺。
主要是,她摸人家的腦袋都面癱賽的一點表情沒有,就跟個冷冰冰的機(jī)器一樣,甚至連個溫柔的眼神都沒有。
被這樣一個人的摸頭,還真是很難分辨對方是善意還是惡意。
“今晚上虎敬暉和李元芳都不會回吳園,你可以放心住著,我在偏房,有事情就叫我……嗯,有時候我睡得會挺熟的,你叫我我也不一定能聽到。”
李艾走到房門邊。
“那……晚安……”
李艾帶上了房門,他只是感覺盯在自己身上的視線終于被遮擋,并沒有聽到對方的回應(yīng)。
也是,這年頭還沒人會說“晚安”這個詞兒的。
李艾回去抱著蛇蛇睡覺之事暫且不表。
第二天晌午時分,浩浩蕩蕩的幽州亂局才算是落下了帷幕。
方謙逆黨總計一百三十二人,其中涉事的幽州大小官員悉數(shù)落網(wǎng),軍中凡有奸佞腐敗、同流合污者,也具都被軍法處置。
而與方謙過從甚密的商賈,狄公則是免了他們的死刑。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商賈不僅被罰沒了大量財物,還要充作苦役、勞役。
不過,狄公只是對首惡這么辦了,其他的從犯,他的懲罰還是很輕的,更是以拉攏為主,目的就是為了穩(wěn)定幽州民生。
無論如何,幽州這個地方不是南邊一點的河北道治所魏州,不是一個完全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上州,商人在這里扮演的角色還是很重要的,狄公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沒有對地位很低的商人們斬盡殺絕。
下午的時候,李元芳和虎敬暉盡數(shù)率軍安民而歸,大都督行轅聚集了幽州還留下來的各級官員,在經(jīng)過進(jìn)一步篩選的甄別后,狄公再次對一些幽州官場上的漏網(wǎng)之魚,明正典刑。
一道令牌從大都督的桌案上扔出,伴隨著清脆的落地聲響,兩名千牛衛(wèi)大步而出,將跪在堂下的一命身著緋紅色官服的官員拖出了轅門。
期間告饒之聲,不絕于耳。
李艾站在長階的上首第一位,李元芳就在他的身邊。
早上起來的時候他就沒找到那位鄧康縣主。
作為蛇靈有數(shù)的高手,這女人也是善于使用易容術(shù)、匿蹤術(shù)的,所以,只要自己身側(cè)的李元芳和虎敬暉兩人沒有什么異動,李艾也就不需要擔(dān)心她。
當(dāng)然,來到大堂前還有一個小插曲,李艾和虎敬暉見面的時候氣氛稍微有些詭異,當(dāng)時身邊只有李元芳,他執(zhí)軍法血戰(zhàn)了一晚上,現(xiàn)在還有些疲憊,倒也沒有察覺。
忽然,狄公高聲說話,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過去。
“諸位!方謙、吳益之二賊,欺心逆天,壓榨百姓,貪污巨款,中飽私囊,幽州四圍民生凋敝,變亂頻仍。”
這第一段是對前面三四天事件的總結(jié),因為權(quán)力變化實在太快,場中甚至有不少官員都還不知道事情的脈絡(luò)。
“本閣秉皇帝旨意,嚴(yán)加查察,事發(fā)之后,二賊不思悔改,竟喪心病狂,意圖謀反,現(xiàn)已伏誅!”
但現(xiàn)在,所有官員都清楚了,幽州官場發(fā)生了巨大變革,以前壓在他們頭上的方謙,沒了!
“自即日起,幽州一切軍政要務(wù),均由本閣負(fù)責(zé)處置。凡附逆二賊者,即刻到本閣處言明狀況,視情節(jié)輕重予以處分。”
而這第三段,就是狄公非常高明的政治手腕,他這是在以懲處首惡的余威來安定幽州官場,順帶著,還想著能不能從這些人的口中挖到更進(jìn)一步的線索。
于是,場間幽州官員山呼:“謹(jǐn)遵鈞命!”
“幽州長史何在!”
從狄公下方右手處,走出位列第一人,他一身緋紅色官袍,身材微胖,步幅穩(wěn)定。
他的語氣也十分淡定,想來這是一位沒有被方謙攻略下來的幽州官員。
他一出列就保持著拱手、低眉的姿勢。
“卑職在!”
李艾回頭注視著狄公,他知道,狄公接下來的高論,一定會讓場內(nèi)所有人信服。
這是李艾對武周朝第一宰相的信任。
也是千百年來傳頌狄公名聲的平民百姓們,對這樣一位,為民做主的官員的信任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