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密謀
- 救宋
- 嘒星小風
- 2039字
- 2023-04-11 22:51:53
趙孟啟這邊也發生了許多事。先是趙孟啟在文德殿及冠賜字,是為邦壽,他現在就算是趙邦壽。不過,估計也沒幾個人敢這么稱呼他。
后又出閣,出閣就意味著趙孟啟算是就此獨立了。
雖說出閣后的皇子就該是獨立了,也不得隨意進出禁中,可趙孟啟卻沒有這個限制,這也是皇帝趙昀給他的特權。
不過,太子之位才是趙孟啟的進一步目標,接著就是皇帝。
沒錯,皇帝。
他需要權力,只有把權力都握在自己手上,才能夠去做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
這幾日他卻突然想起了之前自己派到北邊去的那些人,他們的名字趙孟啟大多都記不清了,唯獨記得龐志遠和那王頌。尤其是王頌,趙孟啟想起他的時候,還有點歷歷在目的感覺,就好像這人就在自己眼前一般。
太不真實了,他們明明只見過那一面。
趙孟啟遂向梁生詢問北上等人的消息。
這消息不好從北邊傳過來,又過了幾日趙孟啟才知道,北上的那些人早就杳無音訊了。有人聽說他們其中有人被殺了,有人直接隱姓埋名不干了,而有人則是徹底地失去了行蹤,不知是死是活……
趙孟啟心想,王頌不會也就此死了吧?
趙孟啟雖然有些失落,可大概也料到會是這個結果,從一開始他就知道、也有許多人勸說過他,北上爭取金國后裔是個愚蠢的行為。
不過趙孟啟覺得沒什么關系,因為他本來就沒指望過這北上的一行人能做出些什么驚天動地的舉動來,只是沒有料到他們消失的這么快……
說到底,他們只是趙孟啟拋出去的一個漂流瓶罷了。趙孟啟真正放眼的還是大宋朝廷這邊,要從這里去拯救大宋才是最佳途徑。
~~
蒙古素赫這邊,南永忠帳下的一偏將周德榮卻頗為煩惱。
這日,他同自己平日里關系要好的人閑聊。
“這段時日,為蒙古人辦事,覺得如何?”周德榮問道。
“不好……”許裕說道。
“有想過會是這個結果嗎?”
“什么結果?”
“當然是在這里給蒙古人做事了。”
“哪里能想到這個?本來我還以為自己會為國盡忠呢,或許就是平平安安地脫去戎裝回家去……哪里會想到投降蒙古人,而且還做了蒙古韃子的士兵?”許裕也是相當無奈。
“說到底也不能完全怪我們自己,倘若不是跟了南永忠,我們也不至于成了賣國賊。”周德榮解釋道。
許裕卻連連擺手:“不不不,事情還怪我們自己,如果我們信念足夠堅定,也不至于如此。我們如果當時就反對南永忠,他又怎會那么輕易就投降了呢?說起來,我們甚至不如鄭炳孫,不如一介文人……”
“聽許兄的意思,是有過重新歸宋的打算?”
“當然有了!昨天做夢還夢到自己回家去了!其實說起來我不是心念大宋,而是心念著家。”
“嗯……”周德榮同意道,“那說明許兄對大宋還是有好感的,如果我跟許兄說,我們有機會重新回到大宋呢?”
“怎么回去?我們現在都在這了,能怎么回去?殺了所有的蒙古韃子嗎?!”許裕說著,有些激動。
周德榮示意他安靜一些,道:“我有法子,而且很可能我二人還會為大宋立功,事成之后封官加爵估計都不成問題。”
許裕一聽,果然來了興趣。雖然說大宋的加官進爵往往也只是形式上罷了,畢竟大宋賜的官位爵位是數不勝數,只是都不頂用,可到底來也比一個賣國賊的名聲要好呀!
“怎么做?”許裕問。
周德榮立馬示意許裕靠近些,又仔細望了望周圍,在確定沒有別人的時候,他才小心翼翼道:“我有法子。前段時間,我便與統制段元鑒通信,已經對那邊有所了解。如果我們和段元鑒,里外相互配合,那不僅能逃出去,估計還能大敗蒙古一場。”
許裕一想,直呼:“妙計!不過,感覺風險也不小。”
“風險小的事,收益也小。這事要是成了,你我往后都是大宋的功臣了。再忙活幾年,拿了賞錢軍餉就回家去,娶幾個小妾,快快活活過完后半輩子,豈不美哉!”
許裕已然被周德榮說動了,當即就同意了。
“何時開展計劃?”
“先別急,找好機會,且兩邊都安排妥當,再動手絕對萬無一失。”
“好,都聽你的。”
周德榮沒有耽擱,當即寫下一封信,由自己的一親信送出。
信里自然是想要統制段元鑒做好準備,隨時準備接應他們,在夜里發動突襲,里應外合,給蒙古人來個奇襲。
信封就此送了過去。
段元鑒在收到信之后,也當即同意,且決定就在三日之后準備開展計劃。
此事若成,必能重挫蒙古一次,也好好滅一滅素赫的銳氣。
可信封在送回周德榮那里卻出了個意外,應該說是致命的意外:信封被南永忠手下的人攔截了。
南永忠看完信后,先是震驚與恐懼,接著就是無盡的憤怒。
過了些許時候,他冷靜下來,一旁的郭教給他出主意,讓他好好利用這個送信人。
南永忠憑借著威逼利誘終于打動了這個送信人,送信人也就此成了南永忠的人。
而這封信,還是回到了周德榮手里,只不過性質已經變了。
周德榮收到信之后自然大喜,與許裕暗中準備。
而狡猾的南永忠選擇按兵不動,直到三日之后的那個夜晚再出手。
三日終于到了,周德榮等不及要出手了。南永忠也一樣,他也等不及了。
夜間,周德榮和許裕與自己親兵進行最后的一次對話。
周德榮向眾兵士說道:“諸位!你們本都是我們大宋的好男兒,好軍士,蒙古韃子奸惡無道,我們豈能就這般跟著南永忠給蒙古韃子打仗?如此茍活,有甚么意思!今日夜里,我等聚義于此,事若成,則得一世功名,若不成,不過粉身碎骨而已!現在,諸位喝完這碗酒水,與我一同殺了那些蒙古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