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唐朝的那些事(三十三)
- 趣談隋唐史鑒
- 作家rTT0sc
- 1448字
- 2023-02-23 10:58:57
玄武門之變(六)
626年,武德九年,7月2日,一大早,李世民就帶著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段志玄等一幫人進宮了,同時在玄武門設下了埋伏(《資治通鑒》:庚申,世民帥長孫無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門)。
這里有個問題,為什么是玄武門?李世民就不怕李建成走其它的門嗎?
玄武門始建于隋朝,是大興宮的正北門,唐朝改建大興宮為太極宮。太極宮是李淵居住辦公的地方,玄武門是其北門,一般我們稱之為“后門”。
太極宮的正門在南邊,名字叫承天門,平時一般是關著的,只有舉辦一些重要慶典或重大活動時才開啟(《大唐六典》:若元正、冬至大陳設,燕會,赦過宥罪,除舊布新,受萬國之朝貢,四夷之賓客,則御承天門以聽政)。天安門原來也叫承天門,意思是一樣的。
平時進宮覲見皇帝,一般都走玄武門。
處理家事,特別是丑聞事件,確實沒有開承天門的必要。
因此,玄武門是進宮面見皇帝的必經之路。
李建成、李元吉已跨入玄武門就覺得不對勁了。急忙回頭想回太子府,但為時已晚,李世民騎馬過來叫住了他們。李元吉連發三箭,均被李世民躲過,李世民反手一箭,直接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也被尉遲敬德射殺。
李世民斬首計劃告捷。
但危機還未解除。
危機1:老爺子李淵還不知情,如果他下旨或者被挾持下旨將李世民的玄武門事件定性為叛亂,那勢必將李世民及追隨者陷入巨大困境。
危機2:李建成的太子府還有2000多名親兵,戰斗力很強,如何解除他們的武裝?
危機3:如果太子府的親兵攻打秦王府,以秦王府的人為人質怎么辦?
因此,李世民迅速派尉遲敬德帶兵控制老爺子李淵,挾老李頭以令天下。
老李頭一看尉遲敬德戎裝帶兵進來,嚇了一跳,急問:“發生何事?”
尉遲敬德說得很客氣:“李建成、李元吉謀反,秦王李世民已經將他們誅殺了。怕驚動了皇上,派我過來保護您”
老李頭一聽,自己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骨肉相殘了。
旁邊的蕭瑀、陳叔達一看木已成舟,只能勸李淵順勢而為,將軍國大事都交給李世民處置。
尉遲敬德也向老李頭要了敕令,讓李建成李元吉的親兵放下武器,聽從李世民的調遣,以平息外面的亂戰。
此時的玄武門外,李建成手下將軍馮翊、薛萬徹正率領太子府親兵攻打玄武門,他們還不知道里面的情況,只知道太子被困在里面了。
尉遲敬德拿著李淵敕令,提著李建成、李元吉人頭過來,太子府親兵一看領導都沒了,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全潰逃了。
李建成6個兒子和李元吉5個兒子全部被誅殺,并從宗室族譜中永久除名。
626年7月5日,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所有軍國大事全部委托給皇太子處置,老李頭這里只要報備一下即可(《資治通鑒》:立世民為皇太子。又詔:“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后聞奏”)。
老李頭開始放權,做好退居二線準備了。
9月3日,老李頭頒發詔書,將皇帝位傳給李世民。自己稱為太上皇,正式退居二線,這一年他59歲7個多月。李世民28歲。
老李頭退休后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播種。據統計,從退休的626年開始計算,到635年去世,老李頭在9年時間里又生了30多個孩子。
其中最小的兒子叫李元嬰,生于630年(一說628年,按照老李頭超強的繁育能力,應該630年比較可靠),比李世民最大的孫子李欣(生于632年,魏王李泰的長子)也只大了2、3歲。
這個李元嬰在歷史上還比較有名,他成年后被封為滕王,特別喜歡造宏偉建筑。675年,14歲的詩人王勃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這里的滕王指的就是李元嬰。
老李頭退休生活應該是現在許多人夢寐而求不得的:老有所依、兒孫美女作伴,沒事約幾個老友一起游樂一番,不用操心房貸車貸,不用操心工作生活壓力。
身體倍棒、吃嘛嘛香,開心順心。
工作的壓力來到了李世民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