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貴妃娘娘vs偏執廠公(4)
- 快穿:逆襲后她成了反派白月光
- 小月野
- 2031字
- 2023-01-16 20:20:10
次日。
晨昏定省結束。
皇后單獨留了淮月敘舊。
登時。
大殿里只剩下皇后、崔女官,淮月和唐見清以及鈺琪五人。
淮月靜靜品茶,表情淡漠,波瀾不驚:“看來皇后娘娘已經查明事情原委了。”
皇后故作鎮定地笑了笑,面色和藹:“說起來,本宮該謝謝妹妹提醒,才不至于被旁人算計了去。”
“娘娘真想謝臣妾,就多派些人在皇上身邊盯著。”
淮月抿一口清茶,接著道:“還有您身邊的那個梁女官,希望您早做提防。”
聞言。
皇后指尖輕顫,僥幸說道:“此事未必就一定與她有關。”
淮月挑眉睨她一眼,語氣輕緩,波瀾不驚:“這兩日臣妾甚少見梁女官在宮中服侍,想必是娘娘已經起了疑心,只是覺得梁女官是您的陪嫁丫鬟,不愿相信她也會被人收買吧?”
“……”
被挑明心思的皇后沉默著沒有接話。
“可娘娘您不妨仔細想一想,這巧不巧的,偏她碰過臣妾的早膳,得虧臣妾沒有一時沖動徹查此事,否則不管您信與不信,定然會查到您頭上來!”淮月繼續道。
終究。
皇后輕嘆一聲,微微閉眸:“你說的沒錯,本宮不愿相信,可事實如鐵證一般擺在本宮跟前,本宮不得不信。”
“您既已知整件事的始作俑者是誰。”
淮月頓了頓:“皇后娘娘,您得早做打算才是。”
“妹妹希望本宮怎么做?”
皇后的語氣很是沉重。
淮月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端詳著她。
“臣妾想與娘娘結盟,提前防患于未然,哪怕不為了榮華富貴,就是為了家族安平,保全族人安危和自身性命。”
她一字一頓,十分清晰。
皇后沒有立即作答。
她看了看身邊的崔女官。
垂下眼眸。
似是在認真思索。
又仿佛在糾結猶豫。
約莫過去半刻鐘。
皇后再度抬眸,眼神越發堅定:“若是妹妹信得過本宮,本宮自然愿意給妹妹一個保障。”
此言。
便是同意了淮月的說法。
直到此刻。
淮月面上才揚起一抹淺淡的笑意。
“臣妾母家從武,都是粗人,不比皇后娘娘出身文臣世家,心思細膩,日后諸多事宜,還望仰仗皇后娘娘庇佑,臣妾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淮月說著,舉起茶杯作出敬酒的姿勢,一飲而盡。
皇后唇角微勾,禮貌地笑了笑:“妹妹言重了。”
只是她這笑容。
少了幾分真切。
多了些許牽強。
臨走前。
淮月剛起身,突然頓住步伐,回眸道:“對了,有一事臣妾認為還是告訴皇后娘娘比較好。”
“什么事?”皇后詢問。
“陛下想南下一趟,去民間微服私訪,屆時天子在外,恐有變數,還請娘娘悄悄派人跟著,以免錯漏什么重要消息。”
她剛才想了想。
最終還是決定把這個消息透露給皇后。
哪怕今日說好結盟。
皇后與她也是姐妹相稱。
但到底不是親姐妹。
皇后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縱然嘴上親熱,心里未必就這么信任自己。
與其到時候由自己把蘇憐的存在告訴給皇后。
不如讓她自己去留意。
自那日過后。
淮月和皇后算是正式結盟。
為了不讓蕭聶起疑。
二人依舊我行我素,并不過分親密。
如果有什么消息。
就由唐見清在其中奔走相傳。
很快。
到了月底。
蕭聶將一切打點好,安排妥當后,出宮南下,微服私訪去了。
盡管皇后對淮月不是十分信任。
但還是留了心眼。
買通了一個隨行太監,跟在蕭聶身邊傳遞他的消息。
不日。
暗探傳回一封書信。
皇后看到書信,臉色都變了。
顧不得許多。
她連忙吩咐崔女官去請來淮月,共同商討。
淮月收拾了一番,低調前往。
壽康宮內。
“本宮剛剛得到最新消息,陛下在江南結識了一民間女子,與她相識相愛,并且打算帶她回京城。”皇后開門見山地說道。
聞言。
“哦,是嗎?”
淮月卻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看來日后宮里又要熱鬧起來了。”
“不,陛下想要將她安置在京城別院,金屋藏嬌!”
皇后咬牙切齒地說出這句話。
臉色差到了極點。
淮月理解她的心情。
按理來說。
嬪妃入宮須得知會皇后。
而蕭聶此舉,無異于是踐踏了她作為皇后的威嚴與臉面。
“娘娘不想讓此女子入京?”淮月隨口問道。
皇后眉頭輕蹙,滿臉凝重:“聽說那女子將陛下迷得神魂顛倒,這等妖媚惑主之流,怎可讓她留在陛下身邊?”
淮月坐直了身子,微微頷首道:“臣妾倒有個不同的看法。”
“說來聽聽。”皇后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自陛下登基以來,軍權在臣妾母家手中,而皇后娘娘您的父親貴為丞相,乃文官之首,陛下手中實則并無太多實權,因為大權旁落,所以他不忍自己心愛女子在后宮與人纏斗,才會想要金屋藏嬌,由此可見,他對此女的重視與偏愛。”
聽她說完。
皇后依舊有些不明所以:“妹妹的意思是……?”
“不如將此事拆穿到臺面上,屆時允她入宮,可她既然是民間女子,出身必然低微,就算入宮也頂多封個最末的采女,而陛下隱瞞在先,于情于理,他都有愧于您,自然不會再多說些什么。”
雖然任務里沒有要針對蘇憐的意思。
可淮月卻沒打算要讓她過什么好日子。
她無辜嗎?
當初蕭聶本是想廢后。
并沒打算讓原主死的。
是蘇憐看到原主那張酷似自己又勝于自己的絕美容顏,心生嫉妒,非要蕭聶賜死了她。
所以。
她一點都不無辜。
皇后似乎是覺得淮月說得有道理。
點了點頭,認可了她的提議:“那就按妹妹說的辦。”
只是皇后看她的眼神,變了又變。
最后染上了幾分莫名的哀愁:“本宮覺得,妹妹不似從前了。”
皇后細細凝望著淮月。
腦海中不由回憶起彼時淮月剛入宮,二人初見的場景。
那時的淮月堪堪十二歲,天真活潑,見誰都愛笑,像極了自家小妹。